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抗病毒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疗效分析

韩立梅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肝炎, 中西医, 抗病毒, 柴胡鳖甲汤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抗病毒疗法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5年5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后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柴胡鳖甲汤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另外经检测,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T细胞亚群指标的CD3+、CD4+、CD8+、CD4+/CD8+则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中,中西药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效果,改善患者的紊乱免疫系统,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98例,对所有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100%,使用率高的三类抗菌药物分别是头孢西丁、头孢替安、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例;药物使用频度(DDDs)进行排序,顺序为头孢西丁、头孢替安等;无联合用药情况,5例更换药物,平均疗程(8.12±2.13)天。结论我院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存在品种不规范、疗程过长问题,需要加强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作者:闫秋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本文通过护理干预应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呼吸内科收治的重症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综合强化护理,并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效果显著,使加重病情的患者大大减少,值得在医学临床中应用于推广。

    作者:吴清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7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入院体检正常者55名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尿糖以及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能够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进行相应的诊断,具有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赵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时间进行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起效、总体治疗时间以及疗效。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起效、治疗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12%,78.04%,观察组治疗方式更为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研究可得出在治疗心血管神经症时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起效快、疗程短、疗效显著,有极大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作者:郑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龄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风险处理

    目的:分析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且高龄患者在腹腔镜手术后的围手术期存在的风险。方法选择2015年1月~8月在我院治疗患者2例,分析围手术期疗效。结果低危6例,中危12例,高危8例。心肌梗塞死1例,心绞痛发作2例,心力衰竭1例,术后血压升高2例,肺部感染2例,心律异常例,形成深静脉血栓1例。结论针对心血管高血压合并的高龄患者,要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置。相关医师,如心内科、麻醉师、外科医生等要相互交流,密切合作,保证腹腔手术的安全,维护患者健康。

    作者:马燕;吴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靶点射频联合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靶点射频与胶原酶联合使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1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15例。对比组实施胶原酶注射,研究组实施靶点射频联合胶原酶注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手术后2周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0个月,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点射频与胶原酶联合使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疗效显著,患者病症有所改善。

    作者:于会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神经衰弱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神经衰弱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伴神经衰弱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伴神经衰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宋玉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观察组予以胃溃疡患者口服雷贝拉唑片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的病征消失时间、HP阳性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的病征消失时间、HP阳性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胃溃疡患者口服奥美拉唑的疗效较为可观,能改善胃溃疡患者的胃部体征,但雷贝拉唑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石志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骑跨半坐位体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采用骑跨半坐位体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尿道结石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的中药排石汤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通过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观察组治愈20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愈18例,总有效率为76.0%,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采用骑跨半坐位体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疗效显著,在治疗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不良的反应,治疗环境安全、可靠,操作方法简单方便,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冠状动脉介入术应用血管缝合器的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术应用血管缝合器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用血管缝合器止血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而研究组患者给予全面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5%(P<0.05)。结论对于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采用血管缝合器止血患者,给予全面优质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易被患者和家属接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冬灵;何慕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肌酸酶及其同工酶的相关性予以探究。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占有率不同,将其分为A组,B组,C组,D组,E组,各20例。具体测定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并计算出二者之间的比值,对比五组患者的比值情况。结果对五组患者进行测定后发现,C组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比血清肌酸激酶的比值明显低于A组、B组、D组和E组的比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老年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控制在7.00%~7.99%之间时,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血清肌酸激酶的比值小,有效降低了患者心肌损伤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红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于小儿心血管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心血管病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心血管病患儿42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针对性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其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显效13例(30.95%)、有效28例(66.67%),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无效率为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患儿接受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将使其获得理想疗效,对改善其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陈秀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骨科大手术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分析骨科大手术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骨科大手术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合并有高血压)30例和对照组(无高血压)28例。对比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中随着高血压等级的上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也逐渐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大手术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明显高于未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且血压越高、发病率越高,提示高血压是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高危因素。

    作者:吐逊阿依·帕拉提;努日莎·吐尔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律失常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单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患者3例(15%),低血压、头痛和心动过缓各1例,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2例(10%),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各1例,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的疗效更高,且不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陶先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秀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贵州基层缺血性脑卒中防治任重道远

    脑卒中(脑血管病),俗称中风,据中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死于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脑血管病已超过肿瘤,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因的第一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所占比例高达85%。缺血性脑卒中防治尤现其重要性。本文依据本院2015年《建立县级医院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项目相关统计结果,探讨:(1)缺血性脑卒中本市防治困难分析;(2)本市缺血性脑卒中防治的建议。贵州基层缺血性脑卒中防治面临:(1)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2)患者疾病认知低导致患者预防及诊治的实际困难。

    作者:王愚;周锡毅;胡安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耳穴压豆治疗不同证型高血压患者失眠的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高血压并失眠实施耳穴压豆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并失眠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耳穴压豆治疗方案。观察不同证型患者的疗效,分别在治疗前后评估睡眠质量。结果150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3%,其中心脾两虚型、心虚胆怯型有效率明显高于其它证型;睡眠质量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14.0±1.6)分、(9.8±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治疗高血压并失眠可以改善睡眠质量,针对心脾两虚、心虚胆怯证型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晓军;孙明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高血压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高血压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3例行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患者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63例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3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8%,非常满意16例,满意42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度为92.1%。结论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高血压予以临床护理可以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奇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如何开展规范的冠脉介入

    据2014年中国心血管病的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无论发病率还是死亡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在农村居民中的上升率更为显著。心血管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在农村为44.8%,在城市为41.9%;由于缺血性心脏病(IHD)而导致的心血管病死亡,在农村居民已由2004年的低于城市居民上升为2011年的高于城市居民。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率总体亦呈现上升态势。与2012年相比,2013年农村地区AMI死亡率明显升高,AMI死亡率大幅超过城市平均水平。ChinaPEACE研究显示2001年至2011年间STEMI患者死亡率并未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患者未能及时接受再灌注治疗。所以,基层医院要在控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吸烟的不良因素上做出努力,在源头上及时遏制心肌梗死的发生。同时需要在介入治疗技术的推广和规范,逐步有能力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

    作者:刘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运用中药人工周期法治疗女性冲任失调型痤疮的疗效

    目的:探讨运用中药人工周期法治疗女性冲任失调型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育龄期女性痤疮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西药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在研究过程中保存病人的相关资料。治疗2~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进行治疗前期、治疗中期和治疗后期的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前期,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实验组,但治疗中期和后期,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体温指导下的中药人工周期疗法疗效确切,其长远疗效较好,能去除病因,促进患者的康复。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是中西医结合的一种疗法,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具有中药价值,并且有潜在的研究进展。

    作者:毕连宝;于笑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