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颅内出血术后患者社区康复护理

白国红

关键词:高血压颅内出血, 手术治疗, 社区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HBP)颅内出血患者术后行社区康复护理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行手术治疗后采用社区康复护理干预方式,观察患者术后1周内排便情况;随访6个月统计该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顺利排便率为79.66%;随访中1例患者复发死亡,生存率为98.31%。结论在高血压颅内出血手术治疗后行科学的社区康复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其排便功能的恢复,同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普及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法莫替丁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总有效率,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金艳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病室患者的临床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病室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达到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良情绪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病室患者具有积极作用,可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良情绪发生率,进而大大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晓艳;叶文静;靳贺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骨质疏松患者3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随访手术完成8~23个月的患者,利用Dienst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利用影像学平均参数评价纠正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中腕关节功能评价为优的21例(56.77%),评价为良的12例(32.43%),评价为合格的4例(10.8%),总体优良率达到89.2%。手术后患者影像学术前掌倾角平均参数5~25度,尺偏角平均参数为10~25度,患者桡骨短缩基本得到矫正,随访未发现患者愈合情况良好。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实施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得较高的优良率,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马俊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老年心绞痛临床治疗过程中施行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心绞痛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对提高疗效有积极意义。

    作者:阴瑞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如何开展规范的冠脉介入

    据2014年中国心血管病的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无论发病率还是死亡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在农村居民中的上升率更为显著。心血管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在农村为44.8%,在城市为41.9%;由于缺血性心脏病(IHD)而导致的心血管病死亡,在农村居民已由2004年的低于城市居民上升为2011年的高于城市居民。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率总体亦呈现上升态势。与2012年相比,2013年农村地区AMI死亡率明显升高,AMI死亡率大幅超过城市平均水平。ChinaPEACE研究显示2001年至2011年间STEMI患者死亡率并未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患者未能及时接受再灌注治疗。所以,基层医院要在控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吸烟的不良因素上做出努力,在源头上及时遏制心肌梗死的发生。同时需要在介入治疗技术的推广和规范,逐步有能力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

    作者:刘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肌酸酶及其同工酶的相关性予以探究。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占有率不同,将其分为A组,B组,C组,D组,E组,各20例。具体测定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并计算出二者之间的比值,对比五组患者的比值情况。结果对五组患者进行测定后发现,C组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比血清肌酸激酶的比值明显低于A组、B组、D组和E组的比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老年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控制在7.00%~7.99%之间时,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血清肌酸激酶的比值小,有效降低了患者心肌损伤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红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治疗探讨

    目的:分析脑梗塞患者实施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康复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在FIM、MBI评分上,康复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后,观察组上述两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梗塞患者,实施康复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功能状态,进一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胡秀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于小儿心血管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心血管病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心血管病患儿42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针对性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其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显效13例(30.95%)、有效28例(66.67%),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无效率为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患儿接受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将使其获得理想疗效,对改善其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陈秀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心电散点图辅助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价值

    目的:探讨心电散点图辅助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 SSS)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35例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正常患者35例为对照组。通过动态心电图系统对患者心电散点图进行绘制,对动态心电图结果与散点图结果双盲处理,核对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结果对照组中出现各型心电散点图类型与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具有一致性,诊断符合率均为100%。结论利用动态心电图并辅以心电散点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进行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降低漏诊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高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心血管病患者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干预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其生活质量各指标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其恢复期要从其生活、心理、家庭干预、药物干预等各个方面加强护理,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姜丽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高血压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高血压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3例行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患者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63例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3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8%,非常满意16例,满意42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度为92.1%。结论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高血压予以临床护理可以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奇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探索痔疮术后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痔疮术后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并与传统的西医护理进行比较,为其他患者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痔疮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中西医结合护理进行,分析比较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为(2.0±1.2)分;对照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为(5.2±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改善痔疮术后患者疼痛感效果显著,可积极改善预后。本次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可行有效,可作为其他患者的参考。

    作者:孙文婷;杜丽萍;柴秀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疾病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回顾性研究实验,应用统计学方法探讨无创通气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经无创通气治疗后40例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0%以上,所有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血浆利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好转。结论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的疗效高,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贾红莉;杨黎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分析

    目的:研究给予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护理干预的经验。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应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状况。

    作者:李玲;张海玲;李姗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美托洛尔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对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过程中美托洛尔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2013年2月~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基础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基础措施基础上加以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措施采取后对照组有效30例(75%),研究组有效38例(95%),并且研究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美托洛尔疗效明显。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4例,常规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研究组实施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47%,与研究组94.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压指标、血脂指标均要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能够改善肝肾功能,控制血压、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98例,对所有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100%,使用率高的三类抗菌药物分别是头孢西丁、头孢替安、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例;药物使用频度(DDDs)进行排序,顺序为头孢西丁、头孢替安等;无联合用药情况,5例更换药物,平均疗程(8.12±2.13)天。结论我院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存在品种不规范、疗程过长问题,需要加强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作者:闫秋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秀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指标的干扰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指标的干扰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进行临床常规检验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指标的干扰因素分析,并给出一些解决对策。结果药物对临床检验指标的影响由多种因素导致,有可能一种药物会产生多种影响,也有可能多种药物合用会对同一指标产生影响。影响程度受药物种类与剂量的影响。结论药物对临床检验指标的影响较复杂,检测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特异性较好的实验,并加强医生与检验人员的联系,将干扰因素的影响降至低。

    作者:范景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92例,将其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各96例,两组均采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其中高剂量组的单次用药剂量为常规剂量组的1倍,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患者的血脂变化情况。结果高剂量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常规剂量组治疗有效率为8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常规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更为显著,且用药安全性与常规剂量组用药安全性相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郑桂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