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分析

李玲;张海玲;李姗姗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 分析, 护理干预, 体会
摘要:目的:研究给予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护理干预的经验。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应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状况。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时间进行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起效、总体治疗时间以及疗效。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起效、治疗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12%,78.04%,观察组治疗方式更为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研究可得出在治疗心血管神经症时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起效快、疗程短、疗效显著,有极大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作者:郑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参松养心胶囊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律失常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国际标准进行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有明显治疗疗效的患者14例,评断为有效的患者9例,判定为无效的患者2例。对照组患者中,有明显疗效的有11人,评为有效的有10人,无效的有4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律失常是有很好疗效的,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张宇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于小儿心血管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心血管病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心血管病患儿42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针对性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其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显效13例(30.95%)、有效28例(66.67%),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无效率为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患儿接受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将使其获得理想疗效,对改善其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陈秀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老年肺结核病合并高血压病抗结核药物耐受性的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肺结核病合并高血压病抗结核药物的耐受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肺结核病合并高血压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即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结核病且无高血压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血压水平与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男性发生抗结核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与女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肝肾害的占比大,其次为胃肠道反应、第八对颅神经损害、周围血细胞减少、药物热、皮疹、关节肿、末梢神经炎。结论老年肺结核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较复杂,临床上应谨慎选择治疗药物,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赵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给予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分析应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4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及各项评分均表明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结肠癌化疗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显著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崔晓军;岳园园;井瑶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心血管病患者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干预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其生活质量各指标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其恢复期要从其生活、心理、家庭干预、药物干预等各个方面加强护理,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姜丽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良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仁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律失常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单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患者3例(15%),低血压、头痛和心动过缓各1例,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2例(10%),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各1例,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的疗效更高,且不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陶先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7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入院体检正常者55名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尿糖以及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能够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进行相应的诊断,具有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赵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秀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如何开展规范的冠脉介入

    据2014年中国心血管病的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无论发病率还是死亡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在农村居民中的上升率更为显著。心血管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在农村为44.8%,在城市为41.9%;由于缺血性心脏病(IHD)而导致的心血管病死亡,在农村居民已由2004年的低于城市居民上升为2011年的高于城市居民。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率总体亦呈现上升态势。与2012年相比,2013年农村地区AMI死亡率明显升高,AMI死亡率大幅超过城市平均水平。ChinaPEACE研究显示2001年至2011年间STEMI患者死亡率并未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患者未能及时接受再灌注治疗。所以,基层医院要在控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吸烟的不良因素上做出努力,在源头上及时遏制心肌梗死的发生。同时需要在介入治疗技术的推广和规范,逐步有能力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

    作者:刘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龄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风险处理

    目的:分析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且高龄患者在腹腔镜手术后的围手术期存在的风险。方法选择2015年1月~8月在我院治疗患者2例,分析围手术期疗效。结果低危6例,中危12例,高危8例。心肌梗塞死1例,心绞痛发作2例,心力衰竭1例,术后血压升高2例,肺部感染2例,心律异常例,形成深静脉血栓1例。结论针对心血管高血压合并的高龄患者,要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置。相关医师,如心内科、麻醉师、外科医生等要相互交流,密切合作,保证腹腔手术的安全,维护患者健康。

    作者:马燕;吴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贵州基层缺血性脑卒中防治任重道远

    脑卒中(脑血管病),俗称中风,据中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死于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脑血管病已超过肿瘤,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因的第一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所占比例高达85%。缺血性脑卒中防治尤现其重要性。本文依据本院2015年《建立县级医院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项目相关统计结果,探讨:(1)缺血性脑卒中本市防治困难分析;(2)本市缺血性脑卒中防治的建议。贵州基层缺血性脑卒中防治面临:(1)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2)患者疾病认知低导致患者预防及诊治的实际困难。

    作者:王愚;周锡毅;胡安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神经衰弱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神经衰弱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伴神经衰弱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伴神经衰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宋玉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骨科大手术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分析骨科大手术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骨科大手术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合并有高血压)30例和对照组(无高血压)28例。对比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中随着高血压等级的上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也逐渐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大手术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明显高于未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且血压越高、发病率越高,提示高血压是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高危因素。

    作者:吐逊阿依·帕拉提;努日莎·吐尔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心电散点图辅助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价值

    目的:探讨心电散点图辅助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 SSS)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35例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正常患者35例为对照组。通过动态心电图系统对患者心电散点图进行绘制,对动态心电图结果与散点图结果双盲处理,核对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结果对照组中出现各型心电散点图类型与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具有一致性,诊断符合率均为100%。结论利用动态心电图并辅以心电散点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进行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降低漏诊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高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合并高血压的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4 h尿蛋白、血肌酐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卢志贤;王振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法莫替丁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总有效率,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金艳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本文通过护理干预应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呼吸内科收治的重症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综合强化护理,并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效果显著,使加重病情的患者大大减少,值得在医学临床中应用于推广。

    作者:吴清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骑跨半坐位体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采用骑跨半坐位体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尿道结石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的中药排石汤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通过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观察组治愈20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愈18例,总有效率为76.0%,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采用骑跨半坐位体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疗效显著,在治疗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不良的反应,治疗环境安全、可靠,操作方法简单方便,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