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张宇涛

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 治疗应用, 慢性心律失常,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参松养心胶囊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律失常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国际标准进行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有明显治疗疗效的患者14例,评断为有效的患者9例,判定为无效的患者2例。对照组患者中,有明显疗效的有11人,评为有效的有10人,无效的有4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律失常是有很好疗效的,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耳穴压豆治疗不同证型高血压患者失眠的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高血压并失眠实施耳穴压豆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并失眠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耳穴压豆治疗方案。观察不同证型患者的疗效,分别在治疗前后评估睡眠质量。结果150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3%,其中心脾两虚型、心虚胆怯型有效率明显高于其它证型;睡眠质量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14.0±1.6)分、(9.8±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治疗高血压并失眠可以改善睡眠质量,针对心脾两虚、心虚胆怯证型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晓军;孙明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西药治疗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西药治疗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合并高血压患者4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使用甲氰咪胍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

    作者:蒋四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治疗探讨

    目的:分析脑梗塞患者实施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康复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在FIM、MBI评分上,康复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后,观察组上述两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梗塞患者,实施康复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功能状态,进一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胡秀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神经衰弱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神经衰弱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伴神经衰弱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伴神经衰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宋玉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贵州基层缺血性脑卒中防治任重道远

    脑卒中(脑血管病),俗称中风,据中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死于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脑血管病已超过肿瘤,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因的第一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所占比例高达85%。缺血性脑卒中防治尤现其重要性。本文依据本院2015年《建立县级医院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项目相关统计结果,探讨:(1)缺血性脑卒中本市防治困难分析;(2)本市缺血性脑卒中防治的建议。贵州基层缺血性脑卒中防治面临:(1)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2)患者疾病认知低导致患者预防及诊治的实际困难。

    作者:王愚;周锡毅;胡安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疾病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回顾性研究实验,应用统计学方法探讨无创通气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经无创通气治疗后40例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0%以上,所有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血浆利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好转。结论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的疗效高,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贾红莉;杨黎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和应对措施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和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30名作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我院其他科室护理人员3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护理人员发放同样的自拟调查问卷,分析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焦虑心理评分、抑郁心理评分及生活满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平均焦虑心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平均抑郁心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平均生活满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普遍心理压力较大,其原因主要是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繁重和需要学习的知识较多,对此,医院应当进一步分析护理人员的心理问题,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促进护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作者:袁蓉;曹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秀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接受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合理饮食、戒烟戒酒等遵医行为率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87%优于对照组的82.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素芳;李婕;周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时间进行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起效、总体治疗时间以及疗效。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起效、治疗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12%,78.04%,观察组治疗方式更为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研究可得出在治疗心血管神经症时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起效快、疗程短、疗效显著,有极大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作者:郑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良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仁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龄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风险处理

    目的:分析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且高龄患者在腹腔镜手术后的围手术期存在的风险。方法选择2015年1月~8月在我院治疗患者2例,分析围手术期疗效。结果低危6例,中危12例,高危8例。心肌梗塞死1例,心绞痛发作2例,心力衰竭1例,术后血压升高2例,肺部感染2例,心律异常例,形成深静脉血栓1例。结论针对心血管高血压合并的高龄患者,要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置。相关医师,如心内科、麻醉师、外科医生等要相互交流,密切合作,保证腹腔手术的安全,维护患者健康。

    作者:马燕;吴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冠状动脉介入术应用血管缝合器的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术应用血管缝合器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用血管缝合器止血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而研究组患者给予全面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5%(P<0.05)。结论对于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采用血管缝合器止血患者,给予全面优质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易被患者和家属接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冬灵;何慕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运用中药人工周期法治疗女性冲任失调型痤疮的疗效

    目的:探讨运用中药人工周期法治疗女性冲任失调型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育龄期女性痤疮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西药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在研究过程中保存病人的相关资料。治疗2~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进行治疗前期、治疗中期和治疗后期的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前期,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实验组,但治疗中期和后期,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体温指导下的中药人工周期疗法疗效确切,其长远疗效较好,能去除病因,促进患者的康复。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是中西医结合的一种疗法,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具有中药价值,并且有潜在的研究进展。

    作者:毕连宝;于笑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给予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分析应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4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及各项评分均表明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结肠癌化疗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显著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崔晓军;岳园园;井瑶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律失常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单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患者3例(15%),低血压、头痛和心动过缓各1例,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2例(10%),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各1例,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的疗效更高,且不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陶先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手术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内科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接受开颅手术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病情,在患者转出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开颅手术的治疗方法能够很好地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疾病,并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轶雄;梁建荣;任红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则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阻塞冠脉再通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阻塞冠脉再通率,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许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老年心绞痛临床治疗过程中施行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心绞痛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对提高疗效有积极意义。

    作者:阴瑞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癌痛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伴有中重度疼痛的癌症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联合治疗组50例。对照组单纯口服盐酸曲马多片,联合组口服西黄胶囊和盐酸曲马多片,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生活质量(QOL)、卡氏评分(KPS)及镇痛起效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结果治疗7天后,联合组的NRS评分降低程度、QOL评分升高程度、KPS评分升高程度和镇痛持续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联合组镇痛起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西黄胶囊联合盐酸曲马多片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服用盐酸曲马多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开洋;万里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