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煜
目的:研究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8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后6个月的血脂水平、劲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劲动脉粥样斑块面积。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三酰甘油(TG)、血浆总胆固醇(T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明显下降,劲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减少并且劲动脉IMT降低,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明显升高。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能够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病变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博学;廖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是比较凶险的心血管病疾病之一。Kiyotaka Imoto等回顾性研究,约15%的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冠状动脉损伤[1]。尽管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已经很成熟,但是由于术前准备往往不够充分,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主动脉夹层手术对外科医生来说仍然是一个难题,而且一旦发生,其死亡率及手术并发症均高于单纯主动脉手术,本文就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临床处理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冯超;向道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α水平在脑梗塞形成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136例脑梗塞患者和90例健康人血清中脂蛋白α含量,应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两组间脂蛋白α含量差异。结果脑梗塞患者组脂蛋白α含量(400±250)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20±15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脂蛋白α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同时脂蛋白α含量与年龄、血压、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脂蛋白α是一重要的独立的导致脑梗塞发生的危险因素,也是脑梗塞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监测病人脂蛋白α含量有利于预测和评估脑梗塞的发生和预后状况。
作者:张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颈椎病的中医护理及健康教育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该院就诊的64例颈椎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取中医护理和健康教育。中医护理内容有针灸、理疗、按摩等;健康教育主要针对患者的日常膳食、肢体活动引导、情愫认知、心情心理控制等内容进行。结果经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治愈18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经一般护理后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0%。结论综合采用中医护理与中医健康教育对颈椎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具有明显效果,强化中医护理对于较大概率上改善颈椎病患者病情康复情况具有重要临床研究意义(P>0.05)。
作者:王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不同时间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压变异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12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其中A组于早晨8:00服用,B组睡前2~3h服用。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服药后,两组各项血压指标、晨峰阳性率、24hSSD和24hDSD变异性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B组下降更明显,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夜间服药对于降低血压变异、缓解晨峰现象、改善血压昼夜节律更具优势。
作者:蔡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原发性心肌病,ACCF/AHA2011年〝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把肥厚型心肌病定义为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在形态学上以不能解释的左心室心肌肥厚而心室腔通常不扩大为特点[1]。
作者:罗亚雄;石翔;王福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并讨论氯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80例高血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美托洛尔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氯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治疗后的动脉血压及心率变化。结果经比较得知,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动脉血压及心率均明显下降,而观察组患者动脉血压及心率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高血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氯沙坦联合美托洛尔药物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郝敏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37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避免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结果37例患者经抢救治愈31例,治愈率83.78%,死亡6例,死亡率为16.22%。结论对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预防性用药的使用,降低了重度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李士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脑电图的功能特点,以及其具体的检测护理工作,为我国癫痫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某院的78例患者进行诊断、检测以及护理治疗,对其脑电图的具体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对这78例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脑电图发生改变的患者有72例92.3%,脑电图没有发生改变也就是排除癫痫病的有6例,占7.7%。结论脑电图对我国癫痫病的诊断以及护理工作意义重大,利用它,可以进行癫痫病灶的有效定位,为我国癫痫的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胃炎与单用西药治疗的疗效。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11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分成两组,平均每组58人。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胃炎58例,痊愈33例,痊愈率为56.90%,总有效率91.38%,西药治疗慢性胃炎58例,痊愈18例,痊愈率为31.03%,总有效率79.31%,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作者:杨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急救护理过程中,优化急诊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旨在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急救护理有效率。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主要按照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按照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结果经过两组患者急诊急救护理,在患者临床抢救相关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急诊急救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病情复发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进行优化急诊急救护理是十分必要的,不但可以改善患者临床护理相关指标,还能在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情复发率。
作者:王茹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蒙脱石散与消旋卡多曲联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秋季腹泻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两组患儿选择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法进行临床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入消旋卡多曲联合治疗,治疗周期为3天,对比两组秋季腹泻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秋季腹泻患儿分别接受治疗后,从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结果发现,研究组(92.0%)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78.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治疗中,应用消旋卡多曲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法,能够有效提高患儿治疗疗效,具有较为突出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秀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75例患者作为优质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的6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优质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心内科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该护理方式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单秋菊;柴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心包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尿毒症心包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而观察组则接受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比较两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4%高于对照组的75.76%,不良反应率9.09%低于对照组的30.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毒症心包炎的治疗中,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疗效佳,患者预后好,值得推广。
作者:刘利萍;李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分析在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时,应用稳定颗粒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到2016年3月在我院诊疗的92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以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均进行美托洛尔治疗,无其他药物联合治疗为对照组。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为观察组。比对两组患者在心电图下的特征表现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电图下的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每24h室早搏次数以及每24h短阵室速数与对照组患者的相比明显较好,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美托洛尔治疗中使用稳心颗粒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况,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临床应用较好。
作者:黄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改良隔姜灸对风寒侵袭型冻结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隔姜灸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改良改隔姜灸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3%)显著大于(P<0.5)对照组(76.67%);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为(2.08±0.67),显著小于(P<0.05)对照组的(4.03±1.04);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表示中治疗方法在不良反应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隔姜灸对风寒侵袭型冻结肩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蒋红梅;李卫国;路小伟;何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肺心病患者舒适护理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1月,纳入肺心病共59例,依照数字法予以分组。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有29例;观察组选用舒适护理,有30例。对比效果。结果两组中观察组的住院日更少,生活质量高,满意度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肺心病舒适护理效果佳,可有效提高病患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日,宜推广。
作者:黄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老年心肌病( senile cardiomyopathy)是老化过程中心肌不明原因的退行性疾病,它不是已知的疾病所造成的心功能失代偿,仅是随年龄增长而发生。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正在逐渐增高,我国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已达0.9%,老年人群的发病率达1.3%[1]。
作者:石翔;王福军;罗亚雄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及护理配合。方法将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组,35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35例中青年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危险因素、手术前焦虑/抑郁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患者手术均成功,恢复良好,观察组危险因素中吸烟、饮酒、高血脂、冠心病家族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高血压、糖尿病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手术前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及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青年患者在发病前有明确诱因,PCI术前更容易发生焦虑/抑郁情绪,应加强护理。
作者:汪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可表现为腰部的一侧或两侧酸楚疼痛。腰为肾之府,肾经经脉循行“贯脊属肾”,腰痛除与肾关系密切外,腰脊部经脉、经筋、络脉的病损均可产生。它由多种原因所致的姿势不当和某些内脏疾病均可引起腰痛,如风湿病、肾脏疾患和腰部肌肉、骨骼的劳损,以及外伤、腰椎增生乃至盆腔疾患等。结合当今时代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工作压力的增大,发病多以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寒湿腰痛为主,发病率逐年增加,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
作者:陈燕;张伟;冯晓英;勾俊杰;王胜成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