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红梅;李卫国;路小伟;何丹
目的:对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部2013年9月~2015年9月共收治的76例冠心病患者,并分成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西医用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71.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用药联合治疗冠心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覃燕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75例患者作为优质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的6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优质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心内科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该护理方式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单秋菊;柴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初诊时血管并发症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初诊糖尿病患者共124例,检测血糖指标、尿白蛋白排出量及血压等指标,分析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情况。结果初诊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并发症前三位为HT、MAU及CHD,患病率分别为38.7%、28.2%及12.1%;经回归分析, FBS、MBP、BMI升高及血脂紊乱是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患病率较高,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及血压水平,预防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银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8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后6个月的血脂水平、劲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劲动脉粥样斑块面积。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三酰甘油(TG)、血浆总胆固醇(T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明显下降,劲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减少并且劲动脉IMT降低,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明显升高。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能够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病变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博学;廖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分析在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时,应用稳定颗粒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到2016年3月在我院诊疗的92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以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均进行美托洛尔治疗,无其他药物联合治疗为对照组。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为观察组。比对两组患者在心电图下的特征表现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电图下的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每24h室早搏次数以及每24h短阵室速数与对照组患者的相比明显较好,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美托洛尔治疗中使用稳心颗粒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况,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临床应用较好。
作者:黄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颈椎病的中医护理及健康教育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该院就诊的64例颈椎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取中医护理和健康教育。中医护理内容有针灸、理疗、按摩等;健康教育主要针对患者的日常膳食、肢体活动引导、情愫认知、心情心理控制等内容进行。结果经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治愈18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经一般护理后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0%。结论综合采用中医护理与中医健康教育对颈椎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具有明显效果,强化中医护理对于较大概率上改善颈椎病患者病情康复情况具有重要临床研究意义(P>0.05)。
作者:王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采用微创穿刺术与钻孔引流术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对比研究两种手术方法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采用微创穿刺术的为微创组,采用钻孔引流术的为钻孔组,每组各50例。术后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残余液量、神经功能恢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通过两组术后各项指标对比研究,微创组平均手术时间、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钻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疗效优于钻孔引流术,缩短了手术时间且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曹彩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是比较凶险的心血管病疾病之一。Kiyotaka Imoto等回顾性研究,约15%的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冠状动脉损伤[1]。尽管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已经很成熟,但是由于术前准备往往不够充分,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主动脉夹层手术对外科医生来说仍然是一个难题,而且一旦发生,其死亡率及手术并发症均高于单纯主动脉手术,本文就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临床处理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冯超;向道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并讨论氯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80例高血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美托洛尔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氯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治疗后的动脉血压及心率变化。结果经比较得知,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动脉血压及心率均明显下降,而观察组患者动脉血压及心率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高血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氯沙坦联合美托洛尔药物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郝敏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胃炎与单用西药治疗的疗效。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11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分成两组,平均每组58人。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胃炎58例,痊愈33例,痊愈率为56.90%,总有效率91.38%,西药治疗慢性胃炎58例,痊愈18例,痊愈率为31.03%,总有效率79.31%,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作者:杨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心血管病与心理障碍共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具有心理障碍的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筛查出焦虑抑郁状态患者34例,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治疗结果结果经心理干预患者焦虑程度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抑郁症状也有好转。虽程度无明显降低(P﹤0.05),但抑郁总数由干预前23例降至12例。结论心血管病常与心理障碍共存,治疗心脏病的同时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其焦虑抑郁状态。
作者:霍金华;徐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患者采用微创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行心血管介入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的单双号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55)与对照组(n=55),观察组患者予以微创临床路径的护理措施,而对照组患者则予以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对其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疾病知识以及护理常识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采取微创临床路径的护理措施有效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达到了更高的依从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任翠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加味八珍汤治疗内痔出血所致贫血疗效。方法在予手术止血后,予加味八珍汤口服。结果患者的贫血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加味八珍汤能有效治疗内痔出血所致贫血。
作者:张晓艳;白克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复方脑肽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治疗急性脑出血提供依据。方法将7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脑肽节苷脂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而ADL评分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变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74% vs 76.32%,x2=5.232,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脑肽节苷脂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玉先;付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蒙脱石散与消旋卡多曲联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秋季腹泻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两组患儿选择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法进行临床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入消旋卡多曲联合治疗,治疗周期为3天,对比两组秋季腹泻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秋季腹泻患儿分别接受治疗后,从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结果发现,研究组(92.0%)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78.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治疗中,应用消旋卡多曲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法,能够有效提高患儿治疗疗效,具有较为突出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秀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中药房是与中医临床紧密联系,体现疗效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建立制度、依法采购、持续改进、精细管理、人员培训等一系列的质量管理手段,可以有效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为临床医生治疗疾病打下坚实基础,为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有效提供保障。
作者:殷捷鸿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丹参、参麦注射液干预,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变化,从而探讨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5月-2015年05月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60例,分三组:1.心肌缺血再灌注组20例,2.丹参注射液干预组20例,3.参脉注射液干预组20例。另设对照组20例。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均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开通闭塞血管。在行PCI前、后即刻、24小时、3天、7天(共5次)抽静脉血2ml于促凝管送检,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LP—PLA2。丹参注射液干预组于入院后即刻(PCI前)静脉滴注20ml/天,持续7天;参脉注射液干预组静脉滴注40ml/天,持续7天。结果各组Lp-PLA2的变化及分析三组之间总体存在差异。缺血再灌注组和丹参干预组、参麦干预组比较,干预组Lp-PLA2明显降低,P值分别(P=0.031)、(P=0.034),丹参干预组和参麦干预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这项研究发现,丹参、参麦注射液能够干预LP—PLA2的变化,从而认为它们可能通过降低炎症介质,达到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为中医中药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晓霞;郑艳芬;聂叶廷;韩超;陈小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脑电图的功能特点,以及其具体的检测护理工作,为我国癫痫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某院的78例患者进行诊断、检测以及护理治疗,对其脑电图的具体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对这78例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脑电图发生改变的患者有72例92.3%,脑电图没有发生改变也就是排除癫痫病的有6例,占7.7%。结论脑电图对我国癫痫病的诊断以及护理工作意义重大,利用它,可以进行癫痫病灶的有效定位,为我国癫痫的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4例冠心病患者和70例健康体检者的常规血脂检验。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74例、70例,观察组TG、TC、LDL-C、ApoB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ApoA水平明显低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常有血脂异常现象,常规血脂检验,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及预测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典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明确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受试者展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外周血管情况进行探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内-中膜厚度不足1.0mm者所占比例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内-中膜厚度超过1.0mm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出现粥样斑块者所占比例明显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结论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对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做出准确的判断,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何利妮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