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蒙脱石散与消旋卡多曲联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胡秀朴

关键词:蒙脱石散, 消旋卡多曲, 小儿秋季腹泻, 保留灌肠法
摘要:目的:探究蒙脱石散与消旋卡多曲联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秋季腹泻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两组患儿选择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法进行临床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入消旋卡多曲联合治疗,治疗周期为3天,对比两组秋季腹泻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秋季腹泻患儿分别接受治疗后,从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结果发现,研究组(92.0%)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78.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治疗中,应用消旋卡多曲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法,能够有效提高患儿治疗疗效,具有较为突出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颈椎病的中医护理和健康教育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颈椎病的中医护理及健康教育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该院就诊的64例颈椎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取中医护理和健康教育。中医护理内容有针灸、理疗、按摩等;健康教育主要针对患者的日常膳食、肢体活动引导、情愫认知、心情心理控制等内容进行。结果经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治愈18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经一般护理后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0%。结论综合采用中医护理与中医健康教育对颈椎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具有明显效果,强化中医护理对于较大概率上改善颈椎病患者病情康复情况具有重要临床研究意义(P>0.05)。

    作者:王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老年心血管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老年心血管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86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鼓励,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老年心血管的效果满意,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健康知识认知水平,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美丽;田静;王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肺心病患者舒适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肺心病患者舒适护理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1月,纳入肺心病共59例,依照数字法予以分组。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有29例;观察组选用舒适护理,有30例。对比效果。结果两组中观察组的住院日更少,生活质量高,满意度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肺心病舒适护理效果佳,可有效提高病患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日,宜推广。

    作者:黄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藿香正气配方颗粒与饮片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藿香正气汤配方颗粒与饮片在小儿腹泻临床上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选取来院治疗的小儿腹泻患者64例,随机分为配方颗粒组32例和中药饮片组32例。分别给与藿香正气汤配方颗粒和藿香正气汤中药饮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配方颗粒组总有效率约为87.5%,中药饮片组总有效率约为84.4%,两组有效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藿香正气汤配方颗粒能够通过减少排便次数,改善大便性状等,达到治疗小儿腹泻的作用,与藿香正气汤饮片疗效基本相同。

    作者:王丽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析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新生儿,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通过外周动脉的方式进行采血,对照组给予股静脉穿刺的方式进行采血,对比两组新生儿采血过程的成功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采血成功率为90.38%,对照组采血成功率为86.53%,两组采取成功率比较,差异不大,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由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92%,差异显著,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中采取外周动脉采血,与股静脉穿刺采血方式比较,两者的成功率差别不大,均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但采取外周动脉采血方式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采血中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及护理配合。方法将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组,35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35例中青年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危险因素、手术前焦虑/抑郁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患者手术均成功,恢复良好,观察组危险因素中吸烟、饮酒、高血脂、冠心病家族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高血压、糖尿病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手术前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及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青年患者在发病前有明确诱因,PCI术前更容易发生焦虑/抑郁情绪,应加强护理。

    作者:汪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超早期微创穿刺碎吸引流术治疗小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研究对于小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超早期微创穿刺碎吸引流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82例小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患病后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微创穿刺碎吸引流术治疗。结果观察组脑卒中量表评分在治疗后1、2、4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肿完全吸收的平均时间(9.3±2.5)d少于对照组(18.5±3.6)d,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患病后较短时间内进行微创穿刺碎吸引流术,能够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大大缩短血肿吸收的时间,在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陈华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37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避免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结果37例患者经抢救治愈31例,治愈率83.78%,死亡6例,死亡率为16.22%。结论对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预防性用药的使用,降低了重度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李士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丹参多酚酸盐在预防脓毒症患者微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在预防脓毒症患者微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94例,病例收治时间在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间,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7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丹参多酚酸盐预防微血栓形成,比较两组患者的微血栓形成率与PT(凝血酶原时间)、FIB(纤维蛋白原)、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LT(血小板计数)、TT(凝血酶时间)、D-D(D-二聚体)、BLA(血乳酸)指标。结果①观察组有1例微血栓形成病例,发生率为2.13%,对照组有8例微血栓形成病例,发生率为17.02%,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的BLA、PLT、D-D、TT、FIB、APTT、PT指标改善效果与对照组相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在预防脓毒症患者微血栓形成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该药物能够促使脓毒症病患的凝血状态得以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璟;冯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蒙脱石散与消旋卡多曲联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蒙脱石散与消旋卡多曲联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秋季腹泻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两组患儿选择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法进行临床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入消旋卡多曲联合治疗,治疗周期为3天,对比两组秋季腹泻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秋季腹泻患儿分别接受治疗后,从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结果发现,研究组(92.0%)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78.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治疗中,应用消旋卡多曲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法,能够有效提高患儿治疗疗效,具有较为突出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秀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溶栓抗栓治疗25例老年心肌梗死分析及护理

    目的:观察老年人心肌梗死(AMI)溶栓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5例AMI患者静脉注射尿激酶(UK)溶栓和肝素抗凝治疗。结果梗死的相关动脉(IRA)再通率达61.9%,溶栓抗凝治疗显著降低老年AMI病死率,本组发生出血并发率4例,皮肤瘀斑2例,牙龈出血1例和上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无禁忌症的老年AMI溶栓抗凝治疗,方法简单异形,疗效肯定,能有效地增加血管再通性,降低病死率。周密细致的护理也是病死率降低的重要原因。

    作者:李凤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4例冠心病患者和70例健康体检者的常规血脂检验。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74例、70例,观察组TG、TC、LDL-C、ApoB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ApoA水平明显低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常有血脂异常现象,常规血脂检验,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及预测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典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78例癫痫患者脑电图的分析及检测护理

    目的:分析脑电图的功能特点,以及其具体的检测护理工作,为我国癫痫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某院的78例患者进行诊断、检测以及护理治疗,对其脑电图的具体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对这78例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脑电图发生改变的患者有72例92.3%,脑电图没有发生改变也就是排除癫痫病的有6例,占7.7%。结论脑电图对我国癫痫病的诊断以及护理工作意义重大,利用它,可以进行癫痫病灶的有效定位,为我国癫痫的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试论医院中药房饮片的质量管理

    中药房是与中医临床紧密联系,体现疗效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建立制度、依法采购、持续改进、精细管理、人员培训等一系列的质量管理手段,可以有效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为临床医生治疗疾病打下坚实基础,为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有效提供保障。

    作者:殷捷鸿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理干预对心血管病与心理障碍共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心血管病与心理障碍共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具有心理障碍的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筛查出焦虑抑郁状态患者34例,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治疗结果结果经心理干预患者焦虑程度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抑郁症状也有好转。虽程度无明显降低(P﹤0.05),但抑郁总数由干预前23例降至12例。结论心血管病常与心理障碍共存,治疗心脏病的同时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其焦虑抑郁状态。

    作者:霍金华;徐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明确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受试者展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外周血管情况进行探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内-中膜厚度不足1.0mm者所占比例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内-中膜厚度超过1.0mm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出现粥样斑块者所占比例明显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结论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对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做出准确的判断,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何利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初诊时血管并发症患病率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初诊时血管并发症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初诊糖尿病患者共124例,检测血糖指标、尿白蛋白排出量及血压等指标,分析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情况。结果初诊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并发症前三位为HT、MAU及CHD,患病率分别为38.7%、28.2%及12.1%;经回归分析, FBS、MBP、BMI升高及血脂紊乱是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患病率较高,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及血压水平,预防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银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复方脑肽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脑肽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治疗急性脑出血提供依据。方法将7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脑肽节苷脂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而ADL评分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变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74% vs 76.32%,x2=5.232,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脑肽节苷脂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玉先;付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剖析优质护理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中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共计110例。以随机分组原理为依据,将110例患者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为80.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4.55%,对照组为74.5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积极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中,效果好且利于患者血压的良好控制。

    作者:袁小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常见并发症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年度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对象高血压脑出血术后150例,经数字法分组。对照组共有病例75例,施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共有病例75例,施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比较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率低,满意度高,组间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护理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应予重视。

    作者:张晓莉;任华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