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多酚酸盐在预防脓毒症患者微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赵璟;冯丽霞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 脓毒症, 微血栓
摘要: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在预防脓毒症患者微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94例,病例收治时间在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间,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7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丹参多酚酸盐预防微血栓形成,比较两组患者的微血栓形成率与PT(凝血酶原时间)、FIB(纤维蛋白原)、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LT(血小板计数)、TT(凝血酶时间)、D-D(D-二聚体)、BLA(血乳酸)指标。结果①观察组有1例微血栓形成病例,发生率为2.13%,对照组有8例微血栓形成病例,发生率为17.02%,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的BLA、PLT、D-D、TT、FIB、APTT、PT指标改善效果与对照组相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在预防脓毒症患者微血栓形成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该药物能够促使脓毒症病患的凝血状态得以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75例患者作为优质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的6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优质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心内科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该护理方式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单秋菊;柴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应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急性心梗(STEMI)患者心脏骤停心脏复苏术后静脉溶栓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巩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及心内科2008年2月—2015年8月入院的58例急性心梗(STEMI)患者心肺复苏术后应用瑞通立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静脉溶栓,并与国内大型AMI溶栓试验比较。结果抢救成功57例,成功率98.3%,死亡1例,死亡率1.7%。结论对于急性心梗(STEMI)心脏骤停的中青年患者心肺复苏术后30分钟内恢复自主循环患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通立r-PA)静脉溶栓临床疗效确切,罪犯冠脉容易再通,且相对安全,很少出现严重出血、再发恶性心律失常、心脏破裂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靳培敏;崔宗来;石爱丽;赵仁兴;郜炎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3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中西药结合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中西药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方法将136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等量两组,一组应用西药治疗,一组在西药基础上加用痛泻药方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2%,对照组总有效率64.7%。结论痛泻要方为基本方,然后再据辨证分型配伍组方,联合西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庄绪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复方脑肽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脑肽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治疗急性脑出血提供依据。方法将7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脑肽节苷脂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而ADL评分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变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74% vs 76.32%,x2=5.232,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脑肽节苷脂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玉先;付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脂蛋白α与脑梗塞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α水平在脑梗塞形成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136例脑梗塞患者和90例健康人血清中脂蛋白α含量,应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两组间脂蛋白α含量差异。结果脑梗塞患者组脂蛋白α含量(400±250)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20±15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脂蛋白α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同时脂蛋白α含量与年龄、血压、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脂蛋白α是一重要的独立的导致脑梗塞发生的危险因素,也是脑梗塞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监测病人脂蛋白α含量有利于预测和评估脑梗塞的发生和预后状况。

    作者:张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78例癫痫患者脑电图的分析及检测护理

    目的:分析脑电图的功能特点,以及其具体的检测护理工作,为我国癫痫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某院的78例患者进行诊断、检测以及护理治疗,对其脑电图的具体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对这78例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脑电图发生改变的患者有72例92.3%,脑电图没有发生改变也就是排除癫痫病的有6例,占7.7%。结论脑电图对我国癫痫病的诊断以及护理工作意义重大,利用它,可以进行癫痫病灶的有效定位,为我国癫痫的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心肌病

    老年心肌病( senile cardiomyopathy)是老化过程中心肌不明原因的退行性疾病,它不是已知的疾病所造成的心功能失代偿,仅是随年龄增长而发生。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正在逐渐增高,我国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已达0.9%,老年人群的发病率达1.3%[1]。

    作者:石翔;王福军;罗亚雄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超早期微创穿刺碎吸引流术治疗小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研究对于小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超早期微创穿刺碎吸引流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82例小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患病后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微创穿刺碎吸引流术治疗。结果观察组脑卒中量表评分在治疗后1、2、4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肿完全吸收的平均时间(9.3±2.5)d少于对照组(18.5±3.6)d,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患病后较短时间内进行微创穿刺碎吸引流术,能够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大大缩短血肿吸收的时间,在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陈华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经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病患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病患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腹痛/腹胀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排气/排便时间、血液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结果①观察组有58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50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3.3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时间、排气/排便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血淀粉酶、白细胞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通过采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缩短患者的排气/排便时间与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群;冯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明确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受试者展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外周血管情况进行探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内-中膜厚度不足1.0mm者所占比例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内-中膜厚度超过1.0mm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出现粥样斑块者所占比例明显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结论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对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做出准确的判断,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何利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BNP及NT-proBNP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BNP及NT-proBNP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临床在心力衰竭方面的确诊能力,本文通过归纳总结近几年BNP及NT-proBNP的研究进展情况,探讨BNP及NT-proBNP在心力衰竭中的诊断、鉴别诊断、心功能分级及预后方面的临床应用。

    作者:邱伯雍;王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初探运动耐力与舒张压变化的相关性

    目的:本研究采用台阶试验测量石河子大学学生的耐力情况,研究运动后舒张压变化与运动耐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台阶试验测量体院学生及非体院学生的耐力情况,并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运动前后的动脉血压及台阶指数。结果体院女生与非体院女生在运动先后的舒张压亦无显著差异,而台阶实验后,与非体院男生(68 mmHg)相比,体院男生舒张压(63 mmHg)显著降低(P<0.05);此外,台阶试验后体院学生的台阶指数显著高于非体院学生(P<0.05)。结论在一定范围内,舒张压的下降将有助于心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改善。

    作者:万科幸;张亮;吴双;胡珊;郭琴;李赛博;舒诗斌;朱贺;马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蒙脱石散与消旋卡多曲联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蒙脱石散与消旋卡多曲联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秋季腹泻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两组患儿选择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法进行临床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入消旋卡多曲联合治疗,治疗周期为3天,对比两组秋季腹泻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秋季腹泻患儿分别接受治疗后,从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结果发现,研究组(92.0%)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78.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治疗中,应用消旋卡多曲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法,能够有效提高患儿治疗疗效,具有较为突出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秀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及护理配合。方法将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组,35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35例中青年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危险因素、手术前焦虑/抑郁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患者手术均成功,恢复良好,观察组危险因素中吸烟、饮酒、高血脂、冠心病家族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高血压、糖尿病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手术前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及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青年患者在发病前有明确诱因,PCI术前更容易发生焦虑/抑郁情绪,应加强护理。

    作者:汪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血管病案100例》征集通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急救护理策略探讨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急救护理过程中,优化急诊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旨在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急救护理有效率。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主要按照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按照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结果经过两组患者急诊急救护理,在患者临床抢救相关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急诊急救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病情复发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进行优化急诊急救护理是十分必要的,不但可以改善患者临床护理相关指标,还能在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情复发率。

    作者:王茹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析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新生儿,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通过外周动脉的方式进行采血,对照组给予股静脉穿刺的方式进行采血,对比两组新生儿采血过程的成功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采血成功率为90.38%,对照组采血成功率为86.53%,两组采取成功率比较,差异不大,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由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92%,差异显著,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中采取外周动脉采血,与股静脉穿刺采血方式比较,两者的成功率差别不大,均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但采取外周动脉采血方式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采血中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藿香正气配方颗粒与饮片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藿香正气汤配方颗粒与饮片在小儿腹泻临床上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选取来院治疗的小儿腹泻患者64例,随机分为配方颗粒组32例和中药饮片组32例。分别给与藿香正气汤配方颗粒和藿香正气汤中药饮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配方颗粒组总有效率约为87.5%,中药饮片组总有效率约为84.4%,两组有效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藿香正气汤配方颗粒能够通过减少排便次数,改善大便性状等,达到治疗小儿腹泻的作用,与藿香正气汤饮片疗效基本相同。

    作者:王丽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对骨科患者的应用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对骨科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200例骨科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有效减少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尉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探讨改良隔姜灸用于风寒侵袭型冻结肩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隔姜灸对风寒侵袭型冻结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隔姜灸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改良改隔姜灸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3%)显著大于(P<0.5)对照组(76.67%);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为(2.08±0.67),显著小于(P<0.05)对照组的(4.03±1.04);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表示中治疗方法在不良反应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隔姜灸对风寒侵袭型冻结肩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蒋红梅;李卫国;路小伟;何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