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艳;白克运
目的:研究中西药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方法将136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等量两组,一组应用西药治疗,一组在西药基础上加用痛泻药方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2%,对照组总有效率64.7%。结论痛泻要方为基本方,然后再据辨证分型配伍组方,联合西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庄绪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肺心病患者舒适护理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1月,纳入肺心病共59例,依照数字法予以分组。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有29例;观察组选用舒适护理,有30例。对比效果。结果两组中观察组的住院日更少,生活质量高,满意度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肺心病舒适护理效果佳,可有效提高病患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日,宜推广。
作者:黄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人体参数、心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50名高血压病患者,测量、计算人体参数指标(含BMI、颈围、腰围、臀围、腰臀比),排除禁忌后行症状限制性心肺运动试验(CPET),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后予12周运动训练,后复测CPET指标:大代谢当量(maxMETs),无氧阈值(VO2/Kg@AT),峰值氧脉搏(peakVO2/HR),峰值二氧化碳通气当量(peakVE/VCO2),4周、8周、12周时再次测量人体参数并比较。结果12周运动治疗后患者身体参数指标较前改善, CPET指标中除peakVE/VCO2下降外,其余均较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运动训练能改善高血压病患者人体参数、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统对运动应激的适应性。
作者:何民;李瑾;陈伟;高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α水平在脑梗塞形成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136例脑梗塞患者和90例健康人血清中脂蛋白α含量,应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两组间脂蛋白α含量差异。结果脑梗塞患者组脂蛋白α含量(400±250)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20±15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脂蛋白α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同时脂蛋白α含量与年龄、血压、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脂蛋白α是一重要的独立的导致脑梗塞发生的危险因素,也是脑梗塞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监测病人脂蛋白α含量有利于预测和评估脑梗塞的发生和预后状况。
作者:张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剖析优质护理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中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共计110例。以随机分组原理为依据,将110例患者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为80.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4.55%,对照组为74.5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积极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中,效果好且利于患者血压的良好控制。
作者:袁小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脑电图的功能特点,以及其具体的检测护理工作,为我国癫痫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某院的78例患者进行诊断、检测以及护理治疗,对其脑电图的具体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对这78例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脑电图发生改变的患者有72例92.3%,脑电图没有发生改变也就是排除癫痫病的有6例,占7.7%。结论脑电图对我国癫痫病的诊断以及护理工作意义重大,利用它,可以进行癫痫病灶的有效定位,为我国癫痫的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梗(STEMI)患者心脏骤停心脏复苏术后静脉溶栓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巩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及心内科2008年2月—2015年8月入院的58例急性心梗(STEMI)患者心肺复苏术后应用瑞通立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静脉溶栓,并与国内大型AMI溶栓试验比较。结果抢救成功57例,成功率98.3%,死亡1例,死亡率1.7%。结论对于急性心梗(STEMI)心脏骤停的中青年患者心肺复苏术后30分钟内恢复自主循环患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通立r-PA)静脉溶栓临床疗效确切,罪犯冠脉容易再通,且相对安全,很少出现严重出血、再发恶性心律失常、心脏破裂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靳培敏;崔宗来;石爱丽;赵仁兴;郜炎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75例患者作为优质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的6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优质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心内科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该护理方式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单秋菊;柴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是比较凶险的心血管病疾病之一。Kiyotaka Imoto等回顾性研究,约15%的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冠状动脉损伤[1]。尽管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已经很成熟,但是由于术前准备往往不够充分,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主动脉夹层手术对外科医生来说仍然是一个难题,而且一旦发生,其死亡率及手术并发症均高于单纯主动脉手术,本文就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临床处理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冯超;向道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老年心肌病( senile cardiomyopathy)是老化过程中心肌不明原因的退行性疾病,它不是已知的疾病所造成的心功能失代偿,仅是随年龄增长而发生。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正在逐渐增高,我国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已达0.9%,老年人群的发病率达1.3%[1]。
作者:石翔;王福军;罗亚雄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00例,按照不同用药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氯吡格雷治疗)各50例。观察临床疗效,比较心绞痛发作情况和不良事件。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44例(88.0%),不良事件发生3例(6.0%);对照组治疗有效36例(72.0%),不良事件发生10例(20.0%)。经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持续时间缩短,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绞痛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氯吡格雷具有良好的效果,既能够增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又可避免出现不良事件,可推广应用。
作者:保全鸿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胃苏颗粒对PCI术后患者胃粘膜损伤的作用及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服用氯吡格雷75mg/d+阿斯匹林0.1/d+埃索拉唑10mg/d,试验组给予氯吡格雷75mg/d+阿斯匹林0.1/d+埃索拉唑10mg/d+胃苏颗粒5g/次,3次/d。观察4周。结果干预4周后与干预前比较,试验组各临床症状较前显著好转(P<0.05)。对照组腹痛、烧心、反酸明显改变,腹胀和嗳气无明显改变。干预4周后组间比较,试验组腹胀、嗳气、腹痛较前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针对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导致的胃粘膜损伤患者,胃苏颗粒联合埃索拉唑不仅能更好的缓解症状、修复胃粘膜,且不影响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效应。
作者:李淑珍;刘宇;孙桂锋;汪鲁华;何伟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BNP及NT-proBNP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临床在心力衰竭方面的确诊能力,本文通过归纳总结近几年BNP及NT-proBNP的研究进展情况,探讨BNP及NT-proBNP在心力衰竭中的诊断、鉴别诊断、心功能分级及预后方面的临床应用。
作者:邱伯雍;王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和尿酸与慢性心衰(CHF)患者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4-2015年长沙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中56例慢性心衰患者为实验组,50例无心功能不全的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的B型利钠肽及尿酸水平,BNP浓度测定选择测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结果CHF患者NT-Pro 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HF患者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心衰组心功能NYHAⅡ~Ⅳ级的患者NT-Pro BNP水平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而明显升高,尿酸水平随NYHA分级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结论血清PCT、CRP和WBC检测在细菌感染的诊断中有一定价值,动态监测PCT水平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协助临床判断病情的转归和恶化。
作者:李敏;李大兴;吴月容;陈日丽;琚佩文;刘庆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通过理法方药、典型病例分析圣愈汤治疗气血虚弱型痛经的效果。表明圣愈汤对于治疗痛经症状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作者:李团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有效的、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社区产妇保健治疗方案,使访视工作具有个性化特征,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产后抑郁症。方法将接受产后随访的234名产妇,随机分为常规访视组113名,体质辨识组121名,体质辨识组在普通访视内容基础上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根据情况对偏颇体质进行个性化的调理和治疗;常规访视组则按照普通随访内容访视。结果应用中医体质辨识组产后抑郁症的患病率明显低于普通访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产后访视中应用中医体质辨识简便易行、能有效防治产后抑郁症,适合融入社区卫生保健服务。
作者:李润杰;张宏艳;张金鑫;朱丽;史炳霞;朱庆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限制型心肌病(restrictive cardiomyopathy, RCM)又称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缩窄性心内膜炎、闭塞性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疾病。是一种由于心肌僵硬度升高导致以舒张功能严重受损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病,表现为心室舒张末容积正常或缩小,心室壁厚度正常或轻度增加而收缩功能大多正常或仅有轻度受损。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心脏病学会(WHO/ISFC)工作组将其归类为原因不明性心肌病(原发性心肌病中的一种类型)[1]。2006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提出心肌病新的定义和分类中,首次将其归类为原发性心肌病中混合性原发性心肌病之一[2]。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的定义为在收缩容积正常或降低(单/双心室)、舒张容积正常或降低,以及室壁厚度正常的情况下发生的限制性左心室生理学异常[3]。限制性左心室生理异常的特点为由心肌僵硬度增加所致的左心室充盈状态,表现为心室压力显著升高而心室容积仅轻度增加。
作者:王福军;石翔;罗亚雄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分析在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时,应用稳定颗粒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到2016年3月在我院诊疗的92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以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均进行美托洛尔治疗,无其他药物联合治疗为对照组。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为观察组。比对两组患者在心电图下的特征表现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电图下的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每24h室早搏次数以及每24h短阵室速数与对照组患者的相比明显较好,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美托洛尔治疗中使用稳心颗粒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况,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临床应用较好。
作者:黄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新生儿,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通过外周动脉的方式进行采血,对照组给予股静脉穿刺的方式进行采血,对比两组新生儿采血过程的成功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采血成功率为90.38%,对照组采血成功率为86.53%,两组采取成功率比较,差异不大,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由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92%,差异显著,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中采取外周动脉采血,与股静脉穿刺采血方式比较,两者的成功率差别不大,均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但采取外周动脉采血方式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采血中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彤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