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的麻醉处理方式研究

马书艳;李建立;周进峰

关键词:全麻, 硬膜外麻醉,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
摘要: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的麻醉处理方式。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择期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全麻,观察组采取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154.23±50.66)min,对照组(520.43±150.34)min,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即刻、拔管后6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患者,采取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可缩短拔管时间,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到我院门诊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各34例;对比组单一应用常规降压西药治疗,探究组在对比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剂辨证治疗,均治疗3个月,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及比较分析。结果3个月治疗完成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对比组为82.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和控制血压,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陈佳楠;王羽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尿酸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尿酸(SU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9例为高血压组,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39名为健康组,均空腹抽血后进行Hcy及SUA等指标的检测。结果高血压组患者的Hcy及SUA水平分别为(21.58±4.26)μmol/L、(350.21±89.56)μmol/L,健康组分别为(10.71±2.35)μmol/L、(251.04±79.23)μmol/L,高血压组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Hcy及SUA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是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及时检测Hcy及SUA等指标,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付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关于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老年脑血栓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老年脑血栓患者治疗中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11月收治的老年脑血栓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而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颈动脉斑块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脑血栓患者中,应用阿司匹林及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美林;刘海燕;梁文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冠脉支架植入患者应用改进护理方式的价值评析

    目的:探讨改进护理方式应用于冠脉支架植入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改进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冠脉支架植入患者应用改进护理方式,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1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但不予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配合音乐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TOM核心量表评分。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HAMD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OM总分明显提高;观察组HAMD总分低于对照组,TOM量表总分及各单因子分中障碍、活动、参与、幸福感/忧虑感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为心理治疗的常用方法,具有临床实践意义,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尽早康复创造条件。

    作者:刘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氨茶碱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氨茶碱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氨茶碱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氨茶碱与无创正向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呼吸道的负面症状,从而降低患者对肺组织中CO2的滞留量。

    作者:呼树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医辩证治疗胃脘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胃脘痛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胃脘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诊断疗效标准》,对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观察患者治愈情况。结果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18例肝气犯胃证患者中,14例治愈,4例好转;19例饮食伤胃证患者中,17例痊愈,2例好转;21例寒邪客胃证患者全部治愈;16例脾胃虚寒证患者10例治愈,4例好转,2例无效;13例湿热阻证患者10例治愈,2例好转,1例无效;6例胃阴亏耗证患者全部治愈;7例淤血停胃证患者5例治愈,2例好转。其治愈率高达97%。结论胃脘痛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其疗效显著、副作用甚微、低复发率等特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甫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探索

    目的:探索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进行腹部手术全麻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G组)和对照组(D组),各20例。G组给予麻醉苏醒护理,D组给予正常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患者的心率(HR)、血压(BP)变化躁动情况。结果 G组的患者苏醒期躁动率低于D组的患者苏醒期躁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具有显著作用,可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邱俐婷;孙翠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病的新进展

    中西医治疗脾胃病在临床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将中药辩证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已成为该类病症治疗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对脾胃病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孙惠芝;管小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血、尿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意义分析

    目的:探究血、尿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择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糖尿病患者90例,另同期收集健康体检者60名进行对照分析,分别检测三组受检者的血、尿生化指标水平,对三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CRE与BUN的指标水平相比健康体检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健康体检者比较β2-MG、尿GGT、CysC、NAG、mAlb、尿2-MG等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按压与糖尿病患者而言,给予血、尿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重大,可用于评判患者早期肾损伤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干预指导,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意见。

    作者:崔淑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谈高血压患者护理及效果观察

    目的:总结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同时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降压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病人血压和症状。结果治疗组患者血压和症状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措施可以增加降压药物效果。

    作者:韩晓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血脂和C-反应蛋白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脂和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川芎嗪注射液和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程云杰;苟文国;李德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方法结果 PP结论冠心病是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的心脏病,发病率表现出逐年上升趋势[1]。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离不开科学、恰当的护理配合。为了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本院临床人员对比分析了常规护理方案和优质护理方案在冠心病患者日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磷酸肌酸钠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磷酸肌酸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磷酸肌酸钠应用在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治疗中,老年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对临床研究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脉介入应用盐酸替罗非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脉介入应用盐酸替罗非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计数(HGB)、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PLT和HGB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F数据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中,使用替罗非班能够改善患者心肌灌注,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事件。

    作者:李枝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剖宫产后母乳喂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探究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母乳喂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方法,详细记录两组产妇的护理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对比处理,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4.4%,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满意度为96.3%,对照组临床满意度为88.9%,两组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程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剖宫产产妇的母乳喂养有明显的积极意义,同时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满意度。

    作者:徐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围术期的护理

    目的:总结II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科收治的主动脉夹层(Ⅲ型)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前做好疼痛、血压、预防动脉瘤破裂、饮食护理,术后密切观测血压、心率变化、出血、预防感染、心理护理。结果32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可挽救患者的生命,术前术后有效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蕙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剖宫产大出血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究剖宫产大出血的治疗方式与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大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止血方式治疗,观察组接受止血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不良症状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6.3±3.4)min、术中出血量(998.2±93.2)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8±4.5)min、(1830.5±140.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几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血带治疗剖宫产大出血疗效显著,值得深入推广。

    作者:李聪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