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惠芝;管小华
中西医治疗脾胃病在临床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将中药辩证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已成为该类病症治疗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对脾胃病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孙惠芝;管小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脑出血患者采用急救护理对其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护理前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3.61±0.94)分,低于对照组(5.20±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14.86±4.29)分,对照组为(11.52±3.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应用急救护理可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葛银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期患者在西医一体化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结肠透析和中药口服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期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透析组与口服组,透析组以大黄为主的中药结肠透析,口服组采取口服尿毒清及海昆肾喜胶囊。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和化验指标改变。结果透析组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口服组;化验指标血肌酐和尿素氮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总蛋白和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期患者在西医一体化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结肠透析是一种安全无创、简单廉价、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红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社区内不同安人群代谢和动脉硬化与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2月某社区收治的糖代谢异常及肥胖指标与动脉硬化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实际情况,分为NGT,IGR和DM组,对比,BMI和WHR,WHtR,WC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在NGT,IGR和DM组内,依照BMI和WHR,WHtR,WC分成亚组,证实中心性肥胖的ba-PWV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M组内,将BMI视为判定指标,ba-PWV只在IGR和NGT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M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上述三组中,中心型型肥胖指标和ba-PWV呈现为正相关,BMI组在NGT组和ba-PWV正相关,在IGR和DM组长不存在相关;baPWV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为WHR,WHtR上述两项指标每上升0.1.baPWV就会上升40.5 cm/s和56.8 cm/s。结论在糖代谢异常人群中, WHR,WHtR,WC和动脉硬化呈正相关,和BMI相比,更加可以反应出动脉硬化水平。
作者:包国霞;孙灵;李阳;朱伟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不同肋间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5年8月我院就诊的胸腔积液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用的临床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胸腔闭式引流治疗部位为第6、7肋间,观察组胸腔闭式引流治疗部位为第5肋间。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具体情况等方面观察、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术后,在疼痛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术在第5肋间具有很好的疗效,患者疼痛评分明显减少,对患者疼痛的减轻及临床疗效及医疗安全、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理应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传统组37例与干预组42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干预组应用急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及康复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心梗复发率均明显短于传统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可提高抢救效果,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复发率,效果显著。
作者:庞凤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方法结果 PP结论冠心病是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的心脏病,发病率表现出逐年上升趋势[1]。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离不开科学、恰当的护理配合。为了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本院临床人员对比分析了常规护理方案和优质护理方案在冠心病患者日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治疗心绞痛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绞痛疾病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透光法将其分为组a41例和组b42例。组a采用低分子肝素、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西药常规治疗;组b增加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指标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血浆黏度。结果组b相比于组a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组b相比于组a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持续时间明显缩短,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减少,血浆黏度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心绞痛疾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改善血液流变学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孙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讨论分析通过心理护理的干预对患有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治疗的患有冠心病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通过心理护理的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不良情绪所起到作用和效果。结果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在接受普通治疗的时候也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其达到的效果要明显好得多,治疗的时间大大减少,并且产生不良情绪的患者出现递减的趋势。结论心理干预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有积极的影响,效果表现非常明显,有助于消除或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江芹;吴义高;王瑞权;黄慧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便秘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干预组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和脑出血再次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便秘发生率、脑出血再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患者便秘的影响因素,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对避免或减少便秘的发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还有助于降低脑出血再次发生率,提高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左旋卡尼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肌缺血老年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4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左旋卡尼汀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采取左旋卡尼汀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疗效。
作者:许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11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给予积极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疗效,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佳穴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使用常规针灸治疗和降压九穴针灸治疗。以临床治疗有效率为考量标准,对两组患者加以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为8.00%,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0.00%,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给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针灸治疗时,应该选取降压九穴为患者进行针灸治疗,能够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巴荣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实施血管内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35例与试验组45例,对照组实施显微手术;试验组实施血管内介入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比较并发症和肿瘤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恢复良好比例为88.9%,高于对照组的68.6%,重度残疾比例为2.2%,低于对照组的17.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优于显微手术,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赵小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抗凝治疗用于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标准抗凝治疗,观察组采用低抗凝治疗,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栓栓塞发生率、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出血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采用标准抗凝治疗,疗效确切,能够降低患者的血栓栓塞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韩敏;王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脉介入应用盐酸替罗非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计数(HGB)、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PLT和HGB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F数据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中,使用替罗非班能够改善患者心肌灌注,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事件。
作者:李枝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总结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心血管内科的治疗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尿激酶早期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为1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临床症状。结果经各自对应的治疗方法后,观察组的焦虑症状和睡眠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尿激酶溶栓的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可使患者的疗效得到显著提高,能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彩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的麻醉处理方式。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择期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全麻,观察组采取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154.23±50.66)min,对照组(520.43±150.34)min,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即刻、拔管后6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患者,采取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可缩短拔管时间,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书艳;李建立;周进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在临床上,心包炎表现呈多样性,且经常缺乏特异性,在临床上容易误诊,给患者的身体、精神和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随着结核病的发病率增高,胸腔积液已很常见,但肺下积液鲜有报道,现将我科误诊为心包炎1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洪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同时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降压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病人血压和症状。结果治疗组患者血压和症状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措施可以增加降压药物效果。
作者:韩晓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