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曼
目的:探究补肾扶正汤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不孕不育症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中心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实验组则接受补肾扶正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5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不育症患者接受补肾扶正汤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甄英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入院编号进行随机抽签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实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不同患者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经过个性化护理之后在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护理相关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时实施个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借鉴应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单独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给予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用治疗冠心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曲美他嗪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转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作者: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系列杂志办公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研究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四肢麻木的效果。将四肢麻木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结合西药治疗,观察疗效。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药治疗四肢麻木效果十分理想。准确的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药治疗四肢麻木有助于体现中西医结合临床的优越性、效果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田耀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治疗确诊的冠心病患者40例,将其分为单纯组与合并组,各20例。单纯组为单纯型冠心病患者,合并组为合并糖尿病患者。全部患者均经过空腹血清学检测(空腹血清学检测内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四项水平),同时检测其动脉血压水平,之后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并分析临床差异。结果经空腹血清学检测,合并组各项数据均明显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均很明显高于正常水平,且较单纯型冠心病患者也有很大的差异。
作者:赵华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本文通过探究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预测价值,得出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进行心电图检查,其中aVR导联ST段改变可对患者血管支数、部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产生影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秀芬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索比索洛尔、依那普利与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3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螺内酯治疗,对比分析相关疗效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67%,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DD、LVESD指标低于对照组,LVEF指标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采用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螺内酯联合疗效确切,有助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逆转心脏重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锐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脑血管动脉瘤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对其治疗依从性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血管动脉瘤手术患者12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健康教育,将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血管动脉瘤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自我管理能力,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桂滨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评价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96例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5.83%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提高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王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护理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分别是10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次数分别是(1.49±0.25)次、(3.3±0.7)次(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分别是(10.6±2.5)天、(17.1±5.2)天(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护理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腹部术后高血压的特点,进一步制定并落实相应的监护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3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腹部术后高血压患者,进一步分析腹部术后高血压的特点,并采取有效监护措施。结果术后高血压15例,发生率为4.17%。其中,行胃切除术者8例,行肝、胆、胰手术5例,行腹部动脉手术1例,行结肠手术1例。结论腹部术后高血压患者的特点突出,为了患者血压能够恢复至正常水平,有必要采取有效监护措施,对患者术后血压进行严密监测、及时采取降压处理措施、科学处理尿潴留以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等,进一步使腹部手术患者的预后效果得到有效保障。
作者:崔光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患者98例进行分析研究,将其随机分成联合组与参照组,各49例。联合组的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治疗法(美托洛尔联合苯那普利),而参照组的患者仅给予单纯用药治疗法(苯那普利),比较两组的病症改善及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经给予用药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中无死亡病例,其高血压症状改善尤为显著,并且左心室射血分数大幅提高,总有效率为95.92%;参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76%。用药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重度毒性症状,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苯那普利药物对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确切,治疗时间有效缩短,生命危险系数大幅降低,可增强降压效果,显著改善心脏功能,用药安全性较佳,可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临床用药的指导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提示重度患者应长期用药,以稳定维持血压及积极预防心力衰竭,也是临床治疗的关键举措。
作者:赵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褪黑素是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吲哚类神经内分泌激素,许多研究已经证实,褪黑素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肥厚等多种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重度原发性高血压方面的作用应该得到重视,由于传统降压药的心脏毒性的副作用,褪黑素具有高效且心脏毒性较少的特点,它可以作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一个新的策略。
作者:李先明;秦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及药理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8月我院扩张型心肌病患者4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采用倍他乐克治疗,将两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治疗后的EF(心功能指标)、LVC(左室收缩)、LVD(低电压指令)、HR(心率)指标和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EF、LVC、LVD、HR指标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能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EF、LVC、LVD、HR指标,还能增加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作者:庞秀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高尿酸血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钙40 mg,对照组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及术后7天、30天的血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情况,检测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及心脏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SUA和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30天,观察组患者SUA和hsCRP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肝功能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在术后给予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降低血尿酸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而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金忠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研究硝普钠与多巴胺、呋塞米微泵对顽固性心衰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功能Ⅲ~Ⅳ级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应用常规吸氧、利尿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纠正患者电解质紊乱情况,以微泵为患者持续注入硝普钠与多巴胺、呋塞米,为患者连续微泵注入7~10天后,分析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心功能参数、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3%;治疗后,患者心率、血压等与治疗前对比下降明显;治疗后,患者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及左室射血分数等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增加;患者用药后均未发生恶心、头痛、低血压、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恢复正常;观察组血浆脑钠肽(BNP)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硝普钠与多巴胺、呋塞米微泵对顽固性心衰的疗效理想,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率、血压等指标,提高疗效,而且用药后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田丹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评价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心内科诊治的心绞痛患者98例,均符合病例纳入标准且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49例。常规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麝香保心丸进行治疗。一个疗程后,检测心电图变化情况并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的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46/49)和87.76%(43/49),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的75.51%(37/49)和67.35%(33/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很高,均完成疗程,并无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症状经济有效、不良反应现象少,患者用药的依从性高,极其适合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琴悦;李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