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的有效性分析

付锐

关键词:比索洛尔, 依那普利, 螺内酯, 风湿性心脏病, 慢性心衰
摘要:目的:探索比索洛尔、依那普利与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3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螺内酯治疗,对比分析相关疗效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67%,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DD、LVESD指标低于对照组,LVEF指标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采用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螺内酯联合疗效确切,有助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逆转心脏重构,值得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时间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时间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4例为此次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时间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25%明显显优于对照组的78.95%(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对其实施时间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倪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中医治疗妇科炎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妇科炎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妇科门诊或住院部接受治疗的妇科炎症患者80例,依据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洁尔阴洗液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药外洗剂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随访1年复发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给予妇科炎症患者中医(中药外洗)疗效良好,可促进症状改善,且减少复发,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马洪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褪黑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褪黑素是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吲哚类神经内分泌激素,许多研究已经证实,褪黑素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肥厚等多种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重度原发性高血压方面的作用应该得到重视,由于传统降压药的心脏毒性的副作用,褪黑素具有高效且心脏毒性较少的特点,它可以作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一个新的策略。

    作者:李先明;秦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浅议四肢麻木的中西医治疗

    研究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四肢麻木的效果。将四肢麻木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结合西药治疗,观察疗效。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药治疗四肢麻木效果十分理想。准确的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药治疗四肢麻木有助于体现中西医结合临床的优越性、效果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田耀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硝普钠与多巴胺、呋塞米微泵对顽固性心衰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硝普钠与多巴胺、呋塞米微泵对顽固性心衰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功能Ⅲ~Ⅳ级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应用常规吸氧、利尿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纠正患者电解质紊乱情况,以微泵为患者持续注入硝普钠与多巴胺、呋塞米,为患者连续微泵注入7~10天后,分析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心功能参数、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3%;治疗后,患者心率、血压等与治疗前对比下降明显;治疗后,患者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及左室射血分数等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增加;患者用药后均未发生恶心、头痛、低血压、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恢复正常;观察组血浆脑钠肽(BNP)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硝普钠与多巴胺、呋塞米微泵对顽固性心衰的疗效理想,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率、血压等指标,提高疗效,而且用药后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田丹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行以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6月接诊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缬沙坦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蛋白排泄率等,并对两组患者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蛋白排泄率均有明显降低,但实验组比对照组降低效果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行以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予以推广及使用。

    作者:陈强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服务的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0例,并运用随机分成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疾病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的延续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Harris评分为(59.31±11.1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后的Harris评分为(39.36±12.17)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的延续护理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提升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春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试论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应用效果以及并发症观察

    目的:探究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效果及应对并发症的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收治的垂体瘤患者40例进行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予以治疗,对照组采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分析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出现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切除程度更彻底。结论内镜下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患者疗效明显优于显微镜下的疗效,有利于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或有效治疗,缩短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宝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单独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给予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用治疗冠心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曲美他嗪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转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高尿酸血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钙40 mg,对照组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及术后7天、30天的血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情况,检测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及心脏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SUA和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30天,观察组患者SUA和hsCRP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肝功能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在术后给予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降低血尿酸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而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金忠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不孕不育症治疗中补肾扶正汤的应用及观察

    目的:探究补肾扶正汤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不孕不育症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中心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实验组则接受补肾扶正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5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不育症患者接受补肾扶正汤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甄英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心血管外科手术围术期的优质护理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心血管外科手术围术期的优质护理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住院部收治行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68例,应用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干预后在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量表评分分别为(41.2±0.6)分、(40.5±1.3)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9.6±0.3)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外科手术为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状态,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水平,值得临床加以推广。

    作者:贾曼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探讨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的深入发展,教学模式也逐渐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临床护理教学模式也进行创新,将器官系统作为整个教学的中心,帮助临床解决困难,但是同时又是立足于知识的实用性,消减了课程设置中重复的内容,精简了学时,促使学生们自己主动地学习,并且灵活的学习方式也让学生们喜欢学习。但是,这种好的教学模式也有不足之处,因为专业老师较少,导致教学困难较大。2013年,我院开始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作为主要教学模式,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学,本文主要针对这些经验教训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朱晓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致作者及读者的一封信

    作者: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系列杂志办公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血液透析并发心血管急症的观察与护理效果探究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并发心血管急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9月~2015年3月血液透析并发心血管急症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观察与护理要点。结果患者均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100%。在护理后,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降低,逐渐趋于平稳(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并发心血管急症患者及时发现心血管急症,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保证患者健康。

    作者:许慧姝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腹部术后高血压监护

    目的:分析腹部术后高血压的特点,进一步制定并落实相应的监护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3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腹部术后高血压患者,进一步分析腹部术后高血压的特点,并采取有效监护措施。结果术后高血压15例,发生率为4.17%。其中,行胃切除术者8例,行肝、胆、胰手术5例,行腹部动脉手术1例,行结肠手术1例。结论腹部术后高血压患者的特点突出,为了患者血压能够恢复至正常水平,有必要采取有效监护措施,对患者术后血压进行严密监测、及时采取降压处理措施、科学处理尿潴留以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等,进一步使腹部手术患者的预后效果得到有效保障。

    作者:崔光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脑血管动脉瘤手术应用健康教育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与自我管理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脑血管动脉瘤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对其治疗依从性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血管动脉瘤手术患者12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健康教育,将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血管动脉瘤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自我管理能力,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桂滨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索比索洛尔、依那普利与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3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螺内酯治疗,对比分析相关疗效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67%,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DD、LVESD指标低于对照组,LVEF指标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采用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螺内酯联合疗效确切,有助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逆转心脏重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锐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