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检测在冠心病早期诊疗中的意义

陈一蕊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 D-二聚体, 冠心病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及心梗三项(CK-MB、Myo、cTnⅠ)的检测水平在冠心病早期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发作类型分为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各10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检测三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及心梗三项水平.结果 心肌梗死组hs-CRP为(15.9±4.2)mg/L,D-二聚体为(1.5±0.2)mg/L,CK-MB为(13.8±3.6)ng/mL,Myo为(247.5±35.8)ng/mL,cTnⅠ为(1.4±0.5)ng/mL,心绞痛组hs-CRP为(8.1±1.3)mg/L,D-二聚体为(0.7±0.1)mg/L,CK-MB为(5.8±2.4)ng/mL,Myo为(101.3±24.7)ng/mL,cTnⅠ为(0.5±0.2)ng/mL,对照组患者hs-CRP为(2.0±0.3)mg/L,D-二聚体为(0.1±0.1)mg/L,CK-MB为(2.9±1.6)ng/mL,Myo为(11.3±3.6)ng/mL,cTnⅠ为(0.1±0.1)ng/mL,由以上结果可知,心肌梗死组患者hs-CRP、D-二聚体、CK-MB、Myo、cTnⅠ水平明显高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组患者hs-CRP、D-二聚体、CK-MB、Myo、cTn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及心梗三项的水平,对于冠心病的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B组,各45例.A组为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抑郁、焦虑评分.结果 B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改善,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方式及疗效评析

    目的 研究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血必净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抗生素治疗;血必净组在常规组方案基础上增加血必净注射液.比较(1)赘生物缩小率、死亡率;(2)住院时间;(3)干预前和干预后患儿CRP、WBC、IL-6、体温的差异.结果 (1)血必净组对比常规组赘生物缩小率更高(P<0.05);两组死亡率相似(P>0.05);(2)血必净组对比常规组住院时间更短(P<0.05);(3)干预前两组CRP、WBC、IL-6、体温相似(P>0.05);干预后血必净组对比常规组CRP、WBC、IL-6、体温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机体炎症水平,促进体温恢复,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富春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药芪冬颐心口服液治疗焦虑抑郁

    目的 研究芪冬颐心口服液治疗焦虑抑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2月我院就诊的焦虑抑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芪冬颐心口服液治疗,采用焦虑自评表和抑郁自评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结果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表评分、抑郁自评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表评分(36.45±5.09)、抑郁自评表评分(39.14±8.01)低于对照组患者焦虑自评表评分(47.09±5.76)、抑郁自评表评分(50.42±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芪冬颐心口服液治疗焦虑抑郁的疗效明显,在临床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强;吴海军;吴彪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2型糖尿病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并发症逐年增加.近年来认知功能障碍作为糖尿病新并发症的出现,其患病率较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存在相关性,2型糖尿病增加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但两者之间的机制尚不明确.2型糖尿病代谢过程复杂,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存在多种因素,本文对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筛查手段、治疗方案进行综述.

    作者:赵艳平;杨燕;罗晖;胡雪剑;任建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主动脉缩窄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主动脉缩窄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患儿18例的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二维、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并与CTA及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患儿中,胸骨上窝主动脉弓切面显示主动脉横弓部及弓降部管径变窄,较窄处内径约2.1 mm,主动脉弓内径/膈肌处降主动脉胸段内径<0.5,为主动脉弓发育不良;频谱多普勒收缩期于狭窄处录及高速血流信号,发育不良处血流速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超声诊断结果与CTA及手术结果相符.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缩窄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临床可通过缩窄的部位、长度和内径确定手术方案.

    作者:孙真真;霍亚玲;王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循证护理在中医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中医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普通外科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治疗结束后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中医外科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丹;李薇;王会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75岁以上房颤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选择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方法对75岁以上房颤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75岁以上房颤患者109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房颤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给予低强度华法林抗凝;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通过对比出现血栓概率以及出现出血概率,以突出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价值.结果 在出现血栓概率以及出现出血概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75岁以上房颤患者,临床选择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出现出血概率以及出现血栓概率显著降低,终显著提高75岁以上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白雪洋;褚丽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康复路径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康复路径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健康教育,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路径教育.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对冠心病康复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患者出院后6月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自我管理水平及自我效能水平等方面的控制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在干预后,实验组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康复知识及自我管理水平这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路径教育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自我效能、康复知识及自我管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福庆;钟建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H组和C组,各50例.H组实行护理干预,C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H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C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实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洪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浅谈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目的 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所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西医组和联合组,各48例.西医组选用西药三联治疗,联合组在西医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秘方乌甘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结果 经6个疗程用药治疗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和用药安全率分别为93.8%和95.8%,明显优于西医组的75%和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较好,可以明显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且用药安全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增宏;赵利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11月诊治的脑出血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常规组患者采用普通方式进行日常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采用程序化护理方式进行日常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常规组的9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7.9±1.9)分,明显优于常规组的(86.5±2.3)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中用程序化护理不仅能提高治疗有效率,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于促进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价值,值得考虑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爱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对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L组和C组,各23例.L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C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L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3.5%,低于C组的95.7%;L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5.7%,高于C组的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马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8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94例与对照组93例.所有患者均口服硫糖铝+雷尼替丁治疗;研究组加用自拟中药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 与单纯西药治疗的总有效率79.5%相比,我院自拟中药方配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总有效率91.7%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对照组复发21例,研究组复发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西药治疗胃溃疡的复发率分别为9.5%、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院自拟中药方辅助硫糖铝+雷尼替丁治疗胃溃疡可提高治疗疗效,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引起腹泻1例

    目的 分析垂体后叶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与防治,并对有垂体后叶素禁忌症情况下的用药方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一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咯血的治疗,分析可能引起患者腹泻的原因,并进行对症处理.结果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的关联性评价,可初步判断腹泻是垂体后叶素引起的.结论 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的不良反应较多,但有些可以联合其他药物或对症处理预防的.对一些有垂体后叶素禁忌症的患者,在应用该药物时,可以加用血管扩张剂,两者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而发挥到协同止血的作用,有利于减轻治疗过程中的一系列不良反应.

    作者:陈红梅;徐凡翔;杜燕航;周素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高血压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进行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卡托普利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状况、疗效及不良反应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实验组的血压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要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闫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在冠心病护理中引入综合护理理念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开展综合护理.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感、社会职能、生理健康度以及心理健康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能够提升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忠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9月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84.5±9.8)mmHg、PaCO2(48.9±8.7)mmHg、全血粘度(4.0±0.3)m·Pas、血浆粘度(1.5±0.2)mPa、MPAP(3.0±1.2)kpa,对照组患者PaO2(65.3±9.9)mmHg、PaCO2(55.4±8.4)mmHg、全血粘度(4.9±0.2)m·Pas、血浆粘度(1.8±0.3)mPa、MPAP(4.4±0.7)kpa,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O(L·min)、LVEF(%)、SV(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O(4.8±0.6)、LVEF(66.4±5.8)、SV(69.4±8.5),对照组患者CO(4.0±0.2)、LVEF(53.2±8.4)、SV(55.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许学宗;张雪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分析PCX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行足细胞标志蛋白(PCX)检测,并探讨PCX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DN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三个亚组,各32例,亚Ⅰ组正常蛋白尿、亚Ⅱ组微量白蛋白尿与亚Ⅲ组大量白蛋白尿,同期选择体检健康者96名作为对照组,均行尿沉渣PCX检测,观察比较PCX的表达水平.结果 DN组患者尿沉渣中PCX表达水平(24.6±7.53)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PCX表达水平(4.75±1.24)μg/L;亚Ⅰ组、亚Ⅱ组、亚Ⅲ组PCX表达水平分别为(19.2±4.85)μg/L、(23.8±5.39)μg/L、(29.4±8.2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患者尿沉渣中存在高水平的PCX表达,白蛋白尿水平越高,则PCX表达越高,监测PCX有助于DN患者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与病变程度评估.

    作者:张苗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影响效果

    目的 探究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本社区内的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按照年龄排序后进行标号,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社区治疗中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穆红飞;刘慧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自我管理教育对中青年心肌梗死PCI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中青年心肌梗死PCI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3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中青年心肌梗死并成功实施PCI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自我管理教育,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两组患者行PCI术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健康状况问卷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提高中青年心肌梗死PCI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术后生活,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作者:周雪梅;瞿倩;黄锦婷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