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强;吴海军;吴彪
1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CPVT)是一种高度恶性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以运动或情绪激动(肾上腺素)诱发的双向性或多形性室速或猝死为特征,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QT间期正常的青少年.
作者:张子川;白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压水平和预后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情况分为四组,分析血压水平和预后间的相关性.结果 三酰甘油、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四组患者差异明显,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勺型组患者明显低于超勺型组、反勺型组;勺型组NIHSS、Barthel评分结果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会有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现象,会对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等预后情况造成影响.
作者:姚依钵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多样性护理,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开展对照研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多样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结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程度及总体效果明显较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多样性护理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美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高血压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危害程度极大的慢性疾病,在对高血压危象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很难达到快速有效的疗效,患有高血压不仅对患者本身是一种巨大的病痛折磨,同时也会给患者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若由于某些诱因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危象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形成巨大的威胁,因此对高血压危象的病因、机制以及分类进行研究并分析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危象的有效措施对于高血压危象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将探究高血压危象的治疗进展,并分析预防高血压危象的有效措施.
作者:况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脑血管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血管动脉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实施介入栓塞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记录其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90例脑血管动脉瘤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栓塞术治疗,治疗总有效率高达100%(90例);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度高达(90.92±2.18)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67%(6例).结论 对脑血管动脉瘤患者实施介入栓塞术治疗过程中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配合可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并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司俊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天麻素注射液治疗丛集性头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9月~2015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患有丛集性头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尼莫地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了天麻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 经过2周的治疗以后,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头痛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研究组改善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均没发生不良反应与器官功能异常现象.结论 使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丛集性头痛,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对人体无明显的副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文骞;徐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14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72例和对照组71例.对照组采取肠胃外营养治疗方法,试验组采取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血清IgA水平和血清IgG水平.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较对照组的78.87%高,血清IgA水平和血清IgG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伟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中医内科治疗急性中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中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性中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医内科治疗手段,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以及总有效率等方面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内科治疗急性中风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疗效,且疗效显著.
作者:李新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时间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80例,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采取时间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下降情况和服药依从性.结果 经过两组不同的护理发现,干预组患者的血压下降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血压下降有效率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时间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对高血压降压具有良好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思考用分级护理法进行护理,对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有哪些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心脏病年龄>55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根据心功能分级实施分级护理,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实验2个月进行结果对比.结果 实施分级护理患者满意度高达90%,比对照组高出16.7个百分点;同时在病情恢复和并发症上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分级护理的效果显著,给老年心功能不全者带来了新的护理模式,对临床的护理提供了发展方向.
作者:赵卓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予以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两组的血脂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血脂水平及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于冠心病患者均有较好的治疗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但瑞舒伐他汀的治疗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
作者:莫宾宁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组,各28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2.14%,综合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患者当中积极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并稳定患者血压.
作者:马晓燕;郭家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心内科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方法 对实验组给予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进行患者数据统计,结果 实验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治疗能够较为有效的增加心内科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使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病率大大降低.
作者:尹水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归脾汤结合睡眠卫生宣教对心脾两虚型亚健康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脾两虚型亚健康失眠患者21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9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归脾汤中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归脾汤结合睡眠卫生宣教方法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和PSQI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5%,较对照组的79.6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归脾汤结合睡眠卫生宣教对心脾两虚型亚健康失眠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谷聪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中医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在世界上的地位也非常高.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诊断技术、先进的医药知识以及生物研究技术不断被研发利用,相比较来说,中医的诊断技术就显得有些传统,所以,要想我国的中医事业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与现代化的技术相结合,使用先进的诊断技术.本文就结合中医学的治疗特点,首先介绍了中医治疗诊断的现状,后结合现代化的技术阐述了中医治疗诊断的方法及对策.
作者:袁长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所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西医组和联合组,各48例.西医组选用西药三联治疗,联合组在西医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秘方乌甘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结果 经6个疗程用药治疗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和用药安全率分别为93.8%和95.8%,明显优于西医组的75%和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较好,可以明显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且用药安全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增宏;赵利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60例患者进行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将检查结果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选取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判断标准,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96%,阳性,阴性的预测值分别为85%和96%.结论 128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具有非创伤性及安全性,在临床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检查冠心病的准确率较高,作为一种无创性筛查手段对于检查及早期诊断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世果;贾银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选择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方法对75岁以上房颤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75岁以上房颤患者109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房颤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给予低强度华法林抗凝;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通过对比出现血栓概率以及出现出血概率,以突出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价值.结果 在出现血栓概率以及出现出血概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75岁以上房颤患者,临床选择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出现出血概率以及出现血栓概率显著降低,终显著提高75岁以上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白雪洋;褚丽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获得性肺炎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获得性肺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对比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疗效高于对比组,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获得性肺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还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喜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尿微量蛋白在糖尿病肾脏早期病变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肾脏早期病变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研究组;并从同期健康检验人员中抽选40名,将其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尿微量蛋白,比对阳性率.结果 研究组的空腹血糖、尿微量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尿微量蛋白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糖尿病肾脏早期病变患者的尿微量蛋白,对于评估病情、早期治疗来说,意义重大.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