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长友
遗传性心肌疾病是一组原发性的、以累及心肌结构和功能为主要病理生理基础的心脏疾病,通常由一种或多种编码心肌细胞、组织的基因发生变异引起,有较强的遗传倾向.遗传性心肌疾病主要包括肥厚型心肌病(HCM)、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发育不良(ARVC/D)、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遗传性心肌淀粉样变等,以前二者常见.
作者:闻松男;刘念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在肩关节前脱位并发臂丛神经损伤治疗中,采取的诊治方法,以及取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肩关节前脱位并发臂丛神经损伤患者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采用传统肢体康复方案后,从复查的X线平片结果可以看出,未发生再次脱落现象.肱骨解剖颈骨折、肱骨大关节骨折均得到愈合.所有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肢体功能均得到恢复.结论 肩关节前脱位并发臂丛神经损伤与患者年龄、牵拉损伤有很大关系.在治疗的过程中,大部分患者均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促进肢体恢复.但在特殊情况下,应该给予手术治疗.
作者:陈星;倪莹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老年臂丛麻醉患者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臂丛麻醉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前均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实验组患者均给予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均采用静脉滴注,对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心血管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麻醉前,两组患者的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1 min、5 min、10 min的HR、DBP、SBP水平均明显高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麻醉后1 min、5 min、10 min的HR、DBP、SBP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 min、5 min、10 min,实验组患者的HR、DBP、SB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臂丛麻醉患者采用盐酸戊乙奎醚治疗,可以减少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逄坤芳;丁学海;赵敏;刘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及心梗三项(CK-MB、Myo、cTnⅠ)的检测水平在冠心病早期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发作类型分为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各10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检测三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及心梗三项水平.结果 心肌梗死组hs-CRP为(15.9±4.2)mg/L,D-二聚体为(1.5±0.2)mg/L,CK-MB为(13.8±3.6)ng/mL,Myo为(247.5±35.8)ng/mL,cTnⅠ为(1.4±0.5)ng/mL,心绞痛组hs-CRP为(8.1±1.3)mg/L,D-二聚体为(0.7±0.1)mg/L,CK-MB为(5.8±2.4)ng/mL,Myo为(101.3±24.7)ng/mL,cTnⅠ为(0.5±0.2)ng/mL,对照组患者hs-CRP为(2.0±0.3)mg/L,D-二聚体为(0.1±0.1)mg/L,CK-MB为(2.9±1.6)ng/mL,Myo为(11.3±3.6)ng/mL,cTnⅠ为(0.1±0.1)ng/mL,由以上结果可知,心肌梗死组患者hs-CRP、D-二聚体、CK-MB、Myo、cTnⅠ水平明显高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组患者hs-CRP、D-二聚体、CK-MB、Myo、cTn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及心梗三项的水平,对于冠心病的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一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1 定义长QT间期综合征(LQTS)是以心电图上QT间期延长为基础而诊断的,可伴T波及ST段改变,临床上则表现为易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尖端扭转型室速(Torsades de Pointes,Tdp)、室颤等,患者可有反复发作的黑矇、晕厥,甚至猝死.
作者:胡宇才;阮燕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内径(LAD)、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纤维凝血蛋白原(FI)是否是导致患者继发缺血性脑梗死的因素.方法 选择本院2013年8月~2015年4月收治的17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85例)和对照组(单纯心房颤动85例),对其CHA2DS2-vasc评分和一般资料、血生化指标、心脏指标等进行检测统计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脂蛋白(a)、MPV、FI、LAD和CHA2DS2-vasc,五项指标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MPV、FI、LAD和CHA2DS2-vasc是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存在的;结论 MPV、FI、LAD三项指标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预警中是重要的评价指标.
作者:宋广;杨晓君;尹雪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冠心病是心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更加危重,本文通过抢救心梗后出现交感风暴患者一例,探讨交感风暴出现的病理生理过程及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霍红;王嵬民;王凤荣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归脾汤结合睡眠卫生宣教对心脾两虚型亚健康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脾两虚型亚健康失眠患者21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9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归脾汤中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归脾汤结合睡眠卫生宣教方法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和PSQI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5%,较对照组的79.6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归脾汤结合睡眠卫生宣教对心脾两虚型亚健康失眠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谷聪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中医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在世界上的地位也非常高.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诊断技术、先进的医药知识以及生物研究技术不断被研发利用,相比较来说,中医的诊断技术就显得有些传统,所以,要想我国的中医事业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与现代化的技术相结合,使用先进的诊断技术.本文就结合中医学的治疗特点,首先介绍了中医治疗诊断的现状,后结合现代化的技术阐述了中医治疗诊断的方法及对策.
作者:袁长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天麻素注射液治疗丛集性头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9月~2015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患有丛集性头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尼莫地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了天麻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 经过2周的治疗以后,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头痛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研究组改善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均没发生不良反应与器官功能异常现象.结论 使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丛集性头痛,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对人体无明显的副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文骞;徐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时间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80例,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采取时间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下降情况和服药依从性.结果 经过两组不同的护理发现,干预组患者的血压下降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血压下降有效率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时间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对高血压降压具有良好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与心电图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心电图表现进行研究.结果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梗死相关动脉(IRA)为前降支(LAD)共有35例,其中30例除前壁相应导联ST段抬高外,其余导联ST段压低与合并狭窄血管相对应(约占85.71%),另5例ST段压低导联无对应合并狭窄血管(约占14.29%).IRA为右冠状动脉(RCA)共有15例,其中14例除下壁、右室、左室后壁相应导联ST段抬高外,其余导联ST段压低与合并狭窄血管相对应(约占93.33%),另1例ST段压低导联无对应合并狭窄血管(6.67%).IRA为回旋支(LCX)共有7例,其中4例除下壁、左室后侧壁相应导联ST段抬高外,其余导联ST段压低与合并狭窄血管相对应(约占57.14%),另3例ST段压低导联无对应合并狭窄血管(约占42.86%).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时,IRA会引起心电图相应导联ST段抬高,其他合并狭窄病变血管亦会引起相应导联ST段压低改变.
作者:余琴;梁丽艳;刘顺明;陆云;钟小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思考用分级护理法进行护理,对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有哪些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心脏病年龄>55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根据心功能分级实施分级护理,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实验2个月进行结果对比.结果 实施分级护理患者满意度高达90%,比对照组高出16.7个百分点;同时在病情恢复和并发症上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分级护理的效果显著,给老年心功能不全者带来了新的护理模式,对临床的护理提供了发展方向.
作者:赵卓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8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94例与对照组93例.所有患者均口服硫糖铝+雷尼替丁治疗;研究组加用自拟中药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 与单纯西药治疗的总有效率79.5%相比,我院自拟中药方配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总有效率91.7%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对照组复发21例,研究组复发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西药治疗胃溃疡的复发率分别为9.5%、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院自拟中药方辅助硫糖铝+雷尼替丁治疗胃溃疡可提高治疗疗效,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B组,各45例.A组为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抑郁、焦虑评分.结果 B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改善,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血清肿瘤抗原125(ca125)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作为A组,另选同期接收的健康体检者100名作为B组,对两组血清ca125、BNP、LVEF数值进行比较.结果 A组ca125、BNP显著高于B组,LVEF数值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衰患者血清中的ca125与其疾病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该指标可作为心力衰竭的一个诊治指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建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本社区内的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按照年龄排序后进行标号,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社区治疗中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穆红飞;刘慧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对高血压肾损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分为观察1组(Ⅰ期患者)22例、观察2组(Ⅱ期患者)27例,观察3组(Ⅲ期患者)16例,并选取同期到本院健康体检的健康者44名作为对照组.运用散射比浊法,对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微量白蛋白(MA)以及尿转铁蛋白(TRF)水平进行测定与对比.结果 观察组TRF、α1-MG以及MA水平有一定提高,且随着高血压病程的严重而提高,其中观察1组患者的α1-M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与观察3组TRF、α1-MG以及MA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F、α1-MG以及MA水平对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十分敏感,联合检测能够促使阳性率的显著提高.
作者:杜文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对骨质增生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送至本中心诊断为骨质增生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依从性分成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4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疗效.结果 患者在通3个月的综合治疗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52.7%,试验组则83.4%,两者再治疗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疗法配合西药疗法治疗骨质增生症,疗效可靠.其疗法能有效抑制骨质继续增生,并可软化增生骨质,减轻神经,血管之压迫症状,避免了手术创伤和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新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对照组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两组的治疗周期均定为6个月,之后对比每组的用药疗效.结果在治疗周期完毕后,观察组在清早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体重均鲜明低于对照组,并且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也很明显,因此,两组各方面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疗效鲜明,用药安全.
作者:高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