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交感风暴患者1例体会

霍红;王嵬民;王凤荣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交感风暴, β-受体阻滞剂
摘要:冠心病是心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更加危重,本文通过抢救心梗后出现交感风暴患者一例,探讨交感风暴出现的病理生理过程及有效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临床特征分析及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临床表现、血压情况、并发症、高血压知晓治疗控制情况、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 存在不同程度临床表现68.00%,无症状检查时发现32%.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共20例(40%),发生体位性低血压32%,合并症者70.00%,有并发症者74.00%,解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为42%,治疗66%,按规律服药36%,治疗血压基本控制37例,发生心肌梗死2例,脑血管意意外4例.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情复杂,预后较差,应针对上述高血压特点进行干预:健康教育、合理掌握治疗原则、提高用药依从性.

    作者:张立;徐光琦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五仁清湿饮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五仁清湿饮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五仁清湿饮口服,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 经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痊愈22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9.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五仁清湿饮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疗效显著,故值得推广.

    作者:封建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氯吡格雷在老年房颤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在老年房颤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的老年房颤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组一与组二,各34例.组一给予药物(阿司匹林)治疗,组二给予药物(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作用效果及预后.结果 用药治疗1年内,组一中有5例发生消化道出血,组二有2例,组一发生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多于组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时据观察得知,两组中发生脑卒中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房颤患者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对脑卒中的预防作用功效相近,而氯吡格雷更能有效减少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情况,更明显减少老年房颤患者的痛苦,利于预后.

    作者:马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交感风暴患者1例体会

    冠心病是心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更加危重,本文通过抢救心梗后出现交感风暴患者一例,探讨交感风暴出现的病理生理过程及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霍红;王嵬民;王凤荣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100名为对照组,采用同样的方法对两组的血浆TNF-α和hs-CRP进行测定.结果 观察组血浆TNF-α水平为(346.3±42.5)ng/L,hs-CRP为(5.6±0.4)mg/L,对照组血浆TNF-α水平为(100.5±12.8)ng/L,hs-CRP为(0.7±0.1)mg/L,由以上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血浆TNF-α、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Ⅳ级组的血浆TNF-α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组的TNF-α和hs-CRP水平(P<0.05),心功能Ⅲ级组的TNF-α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Ⅰ级、Ⅱ级组的TNF-α和hs-CRP水平(P<0.05),心功能Ⅱ级组的血浆TNF-α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Ⅰ级组的血浆TNF-α和hs-CRP水平(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TNF-α和s-CRP升高,升高的水平和心功能有关.

    作者:孙君拓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14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72例和对照组71例.对照组采取肠胃外营养治疗方法,试验组采取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血清IgA水平和血清IgG水平.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较对照组的78.87%高,血清IgA水平和血清IgG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伟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与心电图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心电图表现进行研究.结果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梗死相关动脉(IRA)为前降支(LAD)共有35例,其中30例除前壁相应导联ST段抬高外,其余导联ST段压低与合并狭窄血管相对应(约占85.71%),另5例ST段压低导联无对应合并狭窄血管(约占14.29%).IRA为右冠状动脉(RCA)共有15例,其中14例除下壁、右室、左室后壁相应导联ST段抬高外,其余导联ST段压低与合并狭窄血管相对应(约占93.33%),另1例ST段压低导联无对应合并狭窄血管(6.67%).IRA为回旋支(LCX)共有7例,其中4例除下壁、左室后侧壁相应导联ST段抬高外,其余导联ST段压低与合并狭窄血管相对应(约占57.14%),另3例ST段压低导联无对应合并狭窄血管(约占42.86%).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时,IRA会引起心电图相应导联ST段抬高,其他合并狭窄病变血管亦会引起相应导联ST段压低改变.

    作者:余琴;梁丽艳;刘顺明;陆云;钟小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在高血压肾损害中的检验价值探究

    目的 探究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对高血压肾损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分为观察1组(Ⅰ期患者)22例、观察2组(Ⅱ期患者)27例,观察3组(Ⅲ期患者)16例,并选取同期到本院健康体检的健康者44名作为对照组.运用散射比浊法,对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微量白蛋白(MA)以及尿转铁蛋白(TRF)水平进行测定与对比.结果 观察组TRF、α1-MG以及MA水平有一定提高,且随着高血压病程的严重而提高,其中观察1组患者的α1-M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与观察3组TRF、α1-MG以及MA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F、α1-MG以及MA水平对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十分敏感,联合检测能够促使阳性率的显著提高.

    作者:杜文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盐酸戊乙奎醚对老年臂丛麻醉患者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老年臂丛麻醉患者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臂丛麻醉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前均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实验组患者均给予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均采用静脉滴注,对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心血管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麻醉前,两组患者的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1 min、5 min、10 min的HR、DBP、SBP水平均明显高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麻醉后1 min、5 min、10 min的HR、DBP、SBP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 min、5 min、10 min,实验组患者的HR、DBP、SB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臂丛麻醉患者采用盐酸戊乙奎醚治疗,可以减少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逄坤芳;丁学海;赵敏;刘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服药的影响研究

    目的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心内科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方法 对实验组给予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进行患者数据统计,结果 实验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治疗能够较为有效的增加心内科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使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病率大大降低.

    作者:尹水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无创正压通气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利用无创正压通气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插管率、死亡率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从住院时间、插管率及病死率方面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方面,治疗后在pH值、PaCO2及PaO2几项指标对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疗效显著,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插管率,减少了死亡率,患者血气状况也明显改善,在临床中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马丽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康复科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讨论康复科脑血管意外的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对以上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我科医护人员经过将康复治疗与心理护理结合,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组60名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因人、因时、因地的将康复训练与心理护理结合起来,能够使患者早日康复,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作者:宋淑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256层螺旋CT检查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分析

    目的 浅析256层螺旋CT检查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256层CT心脏血管成像(CTA)和经胸部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的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证实.将TTE、CTA结构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其诊断准确率.结果 CTA检查和TTE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分别是94.51%、89.01%,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CTA检查应用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在诊断及三维立体成像效果方面的优势明显优于超生心动图检查,对小儿先心病术式选择有指导意义.

    作者:杨房;翟波;别彩荣;郑景浩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高血压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进行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卡托普利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状况、疗效及不良反应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实验组的血压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要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闫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信息技术在医院医保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更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极大的方便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对医院医保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医保支付方式、异地结算等方面都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撑.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医院的挂号、就诊等各个环节.本文主要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医院医保管理的重要性,以信息技术如何在医保管理中应用.

    作者:司存武;孙海昕;郭艳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探讨优质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划分为实验组63例和参照组6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100.00%,参照组为88.7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59%(1/63),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4.52%(9/6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老年患者的住院费用(1.9±0.43)万元,明显少于参照组的(2.4±0.67)万元,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护理过程中,可提高护理满意率,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玉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本刊投稿注意事项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脂浓度的变化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脂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名为对照组,采用同样的方法对两组的血脂及心脏储备指数、射血分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TC(3.4±0.3)mmol/L、TG(0.8±0.1)mmol/L、HDL-C(0.5±0.2)mmol/L、LDL-C(1.6±0.6)mmol/L、Apo-A(0.7±0.2)mmol/L、LP-α(195.5±25.4)mmol/L、hs-CRP(19.8±3.6)mg/L、心脏储备指数(10.0±3.6)%、射血分数(41.6±7.8)%、NT-proBNP(854.3±65.7)ng/L,对照组分别为(5.0±0.1)mmol/L、(1.8±0.5)mmol/L、(1.3±0.4)mmol/L、(2.8±0.3)mmol/L、(1.3±0.2)mmol/L、(154.3±32.1)mmol/L、(2.5±0.1)mg/L、(18.6±2.7)%、(57.8±10.4)%、(101.3±12.8)ng/L,由以上结果可知,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不同分级患者的血脂及hs-CRP、心脏储备指数、射血分数、NT-proBN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脂水平检测对心功能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疗效观察

    目的 讨论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有使用黛力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调神汤.对比两组的治疗效率.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调神汤联合黛力新的治疗方式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哟很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云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妇死亡1例,胎儿死亡1例,新生儿死亡2例;>35岁心衰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产次≤3胎患者心衰发生率显著低于超过3胎者,双胎患者心衰发生率显著比单胎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应及时、尽早诊治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并加强对高龄、多次生产、双胎妊娠患者的监测,以维护母儿健康.

    作者:刘晓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