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媛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及心梗三项(CK-MB、Myo、cTnⅠ)的检测水平在冠心病早期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发作类型分为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各10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检测三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及心梗三项水平.结果 心肌梗死组hs-CRP为(15.9±4.2)mg/L,D-二聚体为(1.5±0.2)mg/L,CK-MB为(13.8±3.6)ng/mL,Myo为(247.5±35.8)ng/mL,cTnⅠ为(1.4±0.5)ng/mL,心绞痛组hs-CRP为(8.1±1.3)mg/L,D-二聚体为(0.7±0.1)mg/L,CK-MB为(5.8±2.4)ng/mL,Myo为(101.3±24.7)ng/mL,cTnⅠ为(0.5±0.2)ng/mL,对照组患者hs-CRP为(2.0±0.3)mg/L,D-二聚体为(0.1±0.1)mg/L,CK-MB为(2.9±1.6)ng/mL,Myo为(11.3±3.6)ng/mL,cTnⅠ为(0.1±0.1)ng/mL,由以上结果可知,心肌梗死组患者hs-CRP、D-二聚体、CK-MB、Myo、cTnⅠ水平明显高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组患者hs-CRP、D-二聚体、CK-MB、Myo、cTn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及心梗三项的水平,对于冠心病的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一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本科收治的脑梗塞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质量方法添加静脉注射血栓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静脉注射,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经过有效治疗以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改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脑梗塞的疗效非常的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徐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划分为实验组63例和参照组6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100.00%,参照组为88.7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59%(1/63),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4.52%(9/6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老年患者的住院费用(1.9±0.43)万元,明显少于参照组的(2.4±0.67)万元,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护理过程中,可提高护理满意率,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玉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五仁清湿饮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五仁清湿饮口服,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 经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痊愈22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9.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五仁清湿饮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疗效显著,故值得推广.
作者:封建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脂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名为对照组,采用同样的方法对两组的血脂及心脏储备指数、射血分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TC(3.4±0.3)mmol/L、TG(0.8±0.1)mmol/L、HDL-C(0.5±0.2)mmol/L、LDL-C(1.6±0.6)mmol/L、Apo-A(0.7±0.2)mmol/L、LP-α(195.5±25.4)mmol/L、hs-CRP(19.8±3.6)mg/L、心脏储备指数(10.0±3.6)%、射血分数(41.6±7.8)%、NT-proBNP(854.3±65.7)ng/L,对照组分别为(5.0±0.1)mmol/L、(1.8±0.5)mmol/L、(1.3±0.4)mmol/L、(2.8±0.3)mmol/L、(1.3±0.2)mmol/L、(154.3±32.1)mmol/L、(2.5±0.1)mg/L、(18.6±2.7)%、(57.8±10.4)%、(101.3±12.8)ng/L,由以上结果可知,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不同分级患者的血脂及hs-CRP、心脏储备指数、射血分数、NT-proBN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脂水平检测对心功能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上使用超声波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来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进行就诊的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0例.然后,我们对常规治疗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进行皮下注射2次/d;对联合治疗组患者在使用上述疗法及用量的同时(方法与常规治疗组相同)加用超声波疗法进行治疗,持续治疗两周.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同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表来进行判定其自主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和数据统计,两组患者的NDS评分相对于治疗前来说都有明显程度的下降,而且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另一组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超声波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死的疗效确切,患者的满意度较高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曹婧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0例,以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结果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心率、血压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效果突出,可有效降低患者心率、血压,并缩短其住院时间.
作者:孙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安神补脑液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神经衰弱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0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安神补脑液联合运动疗法的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8%(P<0.05).结论 安神补脑液联合运动疗法用于神经衰弱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文学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60例患者进行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将检查结果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选取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判断标准,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96%,阳性,阴性的预测值分别为85%和96%.结论 128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具有非创伤性及安全性,在临床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检查冠心病的准确率较高,作为一种无创性筛查手段对于检查及早期诊断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世果;贾银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选择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方法对75岁以上房颤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75岁以上房颤患者109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房颤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给予低强度华法林抗凝;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通过对比出现血栓概率以及出现出血概率,以突出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价值.结果 在出现血栓概率以及出现出血概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75岁以上房颤患者,临床选择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出现出血概率以及出现血栓概率显著降低,终显著提高75岁以上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白雪洋;褚丽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对照组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两组的治疗周期均定为6个月,之后对比每组的用药疗效.结果在治疗周期完毕后,观察组在清早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体重均鲜明低于对照组,并且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也很明显,因此,两组各方面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疗效鲜明,用药安全.
作者:高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血清肿瘤抗原125(ca125)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作为A组,另选同期接收的健康体检者100名作为B组,对两组血清ca125、BNP、LVEF数值进行比较.结果 A组ca125、BNP显著高于B组,LVEF数值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衰患者血清中的ca125与其疾病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该指标可作为心力衰竭的一个诊治指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建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在冠心病护理中引入综合护理理念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开展综合护理.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感、社会职能、生理健康度以及心理健康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能够提升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忠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在老年房颤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的老年房颤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组一与组二,各34例.组一给予药物(阿司匹林)治疗,组二给予药物(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作用效果及预后.结果 用药治疗1年内,组一中有5例发生消化道出血,组二有2例,组一发生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多于组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时据观察得知,两组中发生脑卒中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房颤患者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对脑卒中的预防作用功效相近,而氯吡格雷更能有效减少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情况,更明显减少老年房颤患者的痛苦,利于预后.
作者:马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中医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在世界上的地位也非常高.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诊断技术、先进的医药知识以及生物研究技术不断被研发利用,相比较来说,中医的诊断技术就显得有些传统,所以,要想我国的中医事业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与现代化的技术相结合,使用先进的诊断技术.本文就结合中医学的治疗特点,首先介绍了中医治疗诊断的现状,后结合现代化的技术阐述了中医治疗诊断的方法及对策.
作者:袁长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14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72例和对照组71例.对照组采取肠胃外营养治疗方法,试验组采取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血清IgA水平和血清IgG水平.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较对照组的78.87%高,血清IgA水平和血清IgG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伟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足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在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进行温水洗浴治疗,观察组进行中药熏洗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后踝臂指数、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有一定程度上升,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和血流速度也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上升幅度和改善效果更加明显(P<0.06).结论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显著,通过精心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会英;李薇;李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所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西医组和联合组,各48例.西医组选用西药三联治疗,联合组在西医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秘方乌甘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结果 经6个疗程用药治疗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和用药安全率分别为93.8%和95.8%,明显优于西医组的75%和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较好,可以明显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且用药安全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增宏;赵利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思考用分级护理法进行护理,对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有哪些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心脏病年龄>55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根据心功能分级实施分级护理,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实验2个月进行结果对比.结果 实施分级护理患者满意度高达90%,比对照组高出16.7个百分点;同时在病情恢复和并发症上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分级护理的效果显著,给老年心功能不全者带来了新的护理模式,对临床的护理提供了发展方向.
作者:赵卓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本社区内的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按照年龄排序后进行标号,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社区治疗中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穆红飞;刘慧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