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徐伟

关键词:依达拉奉, 血栓通, 脑梗塞
摘要: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本科收治的脑梗塞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质量方法添加静脉注射血栓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静脉注射,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经过有效治疗以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改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脑梗塞的疗效非常的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PCX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行足细胞标志蛋白(PCX)检测,并探讨PCX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DN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三个亚组,各32例,亚Ⅰ组正常蛋白尿、亚Ⅱ组微量白蛋白尿与亚Ⅲ组大量白蛋白尿,同期选择体检健康者96名作为对照组,均行尿沉渣PCX检测,观察比较PCX的表达水平.结果 DN组患者尿沉渣中PCX表达水平(24.6±7.53)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PCX表达水平(4.75±1.24)μg/L;亚Ⅰ组、亚Ⅱ组、亚Ⅲ组PCX表达水平分别为(19.2±4.85)μg/L、(23.8±5.39)μg/L、(29.4±8.2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患者尿沉渣中存在高水平的PCX表达,白蛋白尿水平越高,则PCX表达越高,监测PCX有助于DN患者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与病变程度评估.

    作者:张苗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舒适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治疗中舒适护理起到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治疗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均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使用舒适护理.护理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自然分娩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自然分娩率较对照组均存在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使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帮助产妇自然分娩,降低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提升护患关系.

    作者:李玉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交感风暴患者1例体会

    冠心病是心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更加危重,本文通过抢救心梗后出现交感风暴患者一例,探讨交感风暴出现的病理生理过程及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霍红;王嵬民;王凤荣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11月诊治的脑出血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常规组患者采用普通方式进行日常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采用程序化护理方式进行日常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常规组的9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7.9±1.9)分,明显优于常规组的(86.5±2.3)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中用程序化护理不仅能提高治疗有效率,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于促进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价值,值得考虑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爱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信息技术在医院医保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更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极大的方便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对医院医保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医保支付方式、异地结算等方面都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撑.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医院的挂号、就诊等各个环节.本文主要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医院医保管理的重要性,以信息技术如何在医保管理中应用.

    作者:司存武;孙海昕;郭艳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胱抑素C联合检测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在冠心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3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00例,根据患者的发作类型分为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各100例,另选择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100名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hs-CRP和CysC水平.结果 心肌梗死组患者hs-CRP为(15.5±6.3)mg/L,CysC为(1.5±0.3)mg/L,心绞痛组患者hs-CRP为(8.8±2.3)mg/L,CysC为(0.8±0.2)mg/L,对照组hs-CRP为(2.0±0.3)mg/L,CysC为(0.4±0.1)mg/L,由以上结果可知,心肌梗死组患者hs-CRP、CysC水平明显高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组患者hs-CRP、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患者hs-CRP阳性率为65.0%、CysC阳性率为71.0%,二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2.0%,心绞痛组患者hs-CRP阳性率为42.0%、CysC阳性率为51.0%,二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为71.0%,心肌梗死组和心绞痛组患者hs-CRP、CysC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胱抑素C,对于冠心病的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曼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足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在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进行温水洗浴治疗,观察组进行中药熏洗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后踝臂指数、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有一定程度上升,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和血流速度也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上升幅度和改善效果更加明显(P<0.06).结论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显著,通过精心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会英;李薇;李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对老年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分级护理体会

    目的 思考用分级护理法进行护理,对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有哪些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心脏病年龄>55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根据心功能分级实施分级护理,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实验2个月进行结果对比.结果 实施分级护理患者满意度高达90%,比对照组高出16.7个百分点;同时在病情恢复和并发症上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分级护理的效果显著,给老年心功能不全者带来了新的护理模式,对临床的护理提供了发展方向.

    作者:赵卓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试论现代中医临床诊断之困境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中医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在世界上的地位也非常高.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诊断技术、先进的医药知识以及生物研究技术不断被研发利用,相比较来说,中医的诊断技术就显得有些传统,所以,要想我国的中医事业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与现代化的技术相结合,使用先进的诊断技术.本文就结合中医学的治疗特点,首先介绍了中医治疗诊断的现状,后结合现代化的技术阐述了中医治疗诊断的方法及对策.

    作者:袁长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服药的影响研究

    目的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心内科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方法 对实验组给予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进行患者数据统计,结果 实验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治疗能够较为有效的增加心内科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使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病率大大降低.

    作者:尹水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心血管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脂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心血管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群血脂检测指标数据.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我区某医院搜集的心血管疾病患者47例和健康体检者47名作为研究对象,心血管疾病患者所得血脂检验数据记为研究组,健康体检者血脂检验数据记为对比组.结果 研究组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均明显高于对比组,而研究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均明显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检验心血管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群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程光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康复科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讨论康复科脑血管意外的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对以上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我科医护人员经过将康复治疗与心理护理结合,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组60名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因人、因时、因地的将康复训练与心理护理结合起来,能够使患者早日康复,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作者:宋淑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75岁以上房颤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选择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方法对75岁以上房颤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75岁以上房颤患者109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房颤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给予低强度华法林抗凝;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通过对比出现血栓概率以及出现出血概率,以突出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价值.结果 在出现血栓概率以及出现出血概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75岁以上房颤患者,临床选择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出现出血概率以及出现血栓概率显著降低,终显著提高75岁以上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白雪洋;褚丽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B组,各45例.A组为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抑郁、焦虑评分.结果 B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改善,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临床特征分析及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临床表现、血压情况、并发症、高血压知晓治疗控制情况、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 存在不同程度临床表现68.00%,无症状检查时发现32%.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共20例(40%),发生体位性低血压32%,合并症者70.00%,有并发症者74.00%,解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为42%,治疗66%,按规律服药36%,治疗血压基本控制37例,发生心肌梗死2例,脑血管意意外4例.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情复杂,预后较差,应针对上述高血压特点进行干预:健康教育、合理掌握治疗原则、提高用药依从性.

    作者:张立;徐光琦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肩关节前脱位并发臂丛神经损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探讨

    目的 探讨在肩关节前脱位并发臂丛神经损伤治疗中,采取的诊治方法,以及取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肩关节前脱位并发臂丛神经损伤患者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采用传统肢体康复方案后,从复查的X线平片结果可以看出,未发生再次脱落现象.肱骨解剖颈骨折、肱骨大关节骨折均得到愈合.所有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肢体功能均得到恢复.结论 肩关节前脱位并发臂丛神经损伤与患者年龄、牵拉损伤有很大关系.在治疗的过程中,大部分患者均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促进肢体恢复.但在特殊情况下,应该给予手术治疗.

    作者:陈星;倪莹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关于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压水平和预后间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压水平和预后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情况分为四组,分析血压水平和预后间的相关性.结果 三酰甘油、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四组患者差异明显,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勺型组患者明显低于超勺型组、反勺型组;勺型组NIHSS、Barthel评分结果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会有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现象,会对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等预后情况造成影响.

    作者:姚依钵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析胃癌诊断中运用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对其进行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检查,患者81例中,诊断为胃癌或者疑似胃癌70例,其中浸润型胃癌10例(14.29%),蕈伞型胃癌15例(21.43%),为溃疡型胃癌45例(64.29%);6例诊断为良性胃溃疡或者糜烂性胃炎;漏诊5例(6.17%),诊断胃癌的准确率为86.42%.结论 在胃癌的临床诊断中,运用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检查,可以使检出率提高,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阿布力克木·阿布都许库尔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本刊投稿注意事项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塞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脑梗塞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依达拉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9.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7%,两组比较,治疗组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外伤性脑梗塞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在临床中取得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世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