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价值

莫宾宁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摘要:目的 分析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予以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两组的血脂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血脂水平及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于冠心病患者均有较好的治疗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但瑞舒伐他汀的治疗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组,各28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2.14%,综合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患者当中积极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并稳定患者血压.

    作者:马晓燕;郭家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心血管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脂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心血管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群血脂检测指标数据.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我区某医院搜集的心血管疾病患者47例和健康体检者47名作为研究对象,心血管疾病患者所得血脂检验数据记为研究组,健康体检者血脂检验数据记为对比组.结果 研究组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均明显高于对比组,而研究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均明显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检验心血管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群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程光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天麻素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头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天麻素联合盐酸倍他丝汀治疗头晕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头晕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双色球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天麻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治疗疗效.结果 察组总有效率95.56%(43/45),高于对照组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8.89%(4/45),低于对照组20.0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天麻素联合盐酸倍他汀治疗头晕可取的满意疗效,且不良反应小,用药安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攀;尹东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时间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疗效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时间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80例,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采取时间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下降情况和服药依从性.结果 经过两组不同的护理发现,干预组患者的血压下降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血压下降有效率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时间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对高血压降压具有良好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2型糖尿病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并发症逐年增加.近年来认知功能障碍作为糖尿病新并发症的出现,其患病率较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存在相关性,2型糖尿病增加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但两者之间的机制尚不明确.2型糖尿病代谢过程复杂,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存在多种因素,本文对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筛查手段、治疗方案进行综述.

    作者:赵艳平;杨燕;罗晖;胡雪剑;任建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B组,各45例.A组为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抑郁、焦虑评分.结果 B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改善,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分析PCX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行足细胞标志蛋白(PCX)检测,并探讨PCX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DN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三个亚组,各32例,亚Ⅰ组正常蛋白尿、亚Ⅱ组微量白蛋白尿与亚Ⅲ组大量白蛋白尿,同期选择体检健康者96名作为对照组,均行尿沉渣PCX检测,观察比较PCX的表达水平.结果 DN组患者尿沉渣中PCX表达水平(24.6±7.53)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PCX表达水平(4.75±1.24)μg/L;亚Ⅰ组、亚Ⅱ组、亚Ⅲ组PCX表达水平分别为(19.2±4.85)μg/L、(23.8±5.39)μg/L、(29.4±8.2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患者尿沉渣中存在高水平的PCX表达,白蛋白尿水平越高,则PCX表达越高,监测PCX有助于DN患者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与病变程度评估.

    作者:张苗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5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针灸与西医的疗效,观察组中显效34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95.16%(59/62);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86.21%(50/5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比发现,应用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比西医方式治疗疗效更为显著,且无任何不良症状,因此,针灸方法值得临床普遍应用于治疗突发性耳聋疾病.

    作者:魏艳红;李文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100名为对照组,采用同样的方法对两组的血浆TNF-α和hs-CRP进行测定.结果 观察组血浆TNF-α水平为(346.3±42.5)ng/L,hs-CRP为(5.6±0.4)mg/L,对照组血浆TNF-α水平为(100.5±12.8)ng/L,hs-CRP为(0.7±0.1)mg/L,由以上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血浆TNF-α、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Ⅳ级组的血浆TNF-α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组的TNF-α和hs-CRP水平(P<0.05),心功能Ⅲ级组的TNF-α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Ⅰ级、Ⅱ级组的TNF-α和hs-CRP水平(P<0.05),心功能Ⅱ级组的血浆TNF-α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Ⅰ级组的血浆TNF-α和hs-CRP水平(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TNF-α和s-CRP升高,升高的水平和心功能有关.

    作者:孙君拓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塞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脑梗塞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依达拉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9.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7%,两组比较,治疗组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外伤性脑梗塞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在临床中取得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世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心病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心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肺心病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用力呼吸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gG、lgA以及C3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心病能够修复患者心肺功能损伤,恢复肺功能,缓解患者病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龚新惠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多样性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多样性护理,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开展对照研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多样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结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程度及总体效果明显较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多样性护理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美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8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94例与对照组93例.所有患者均口服硫糖铝+雷尼替丁治疗;研究组加用自拟中药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 与单纯西药治疗的总有效率79.5%相比,我院自拟中药方配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总有效率91.7%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对照组复发21例,研究组复发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西药治疗胃溃疡的复发率分别为9.5%、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院自拟中药方辅助硫糖铝+雷尼替丁治疗胃溃疡可提高治疗疗效,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试论现代中医临床诊断之困境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中医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在世界上的地位也非常高.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诊断技术、先进的医药知识以及生物研究技术不断被研发利用,相比较来说,中医的诊断技术就显得有些传统,所以,要想我国的中医事业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与现代化的技术相结合,使用先进的诊断技术.本文就结合中医学的治疗特点,首先介绍了中医治疗诊断的现状,后结合现代化的技术阐述了中医治疗诊断的方法及对策.

    作者:袁长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75岁以上房颤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选择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方法对75岁以上房颤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75岁以上房颤患者109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房颤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给予低强度华法林抗凝;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通过对比出现血栓概率以及出现出血概率,以突出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价值.结果 在出现血栓概率以及出现出血概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75岁以上房颤患者,临床选择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出现出血概率以及出现血栓概率显著降低,终显著提高75岁以上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白雪洋;褚丽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脑血管动脉瘤栓塞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脑血管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血管动脉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实施介入栓塞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记录其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90例脑血管动脉瘤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栓塞术治疗,治疗总有效率高达100%(90例);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度高达(90.92±2.18)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67%(6例).结论 对脑血管动脉瘤患者实施介入栓塞术治疗过程中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配合可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并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司俊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探讨优质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划分为实验组63例和参照组6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100.00%,参照组为88.7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59%(1/63),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4.52%(9/6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老年患者的住院费用(1.9±0.43)万元,明显少于参照组的(2.4±0.67)万元,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护理过程中,可提高护理满意率,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玉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长春西汀及羟乙基淀粉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

    血管性痴呆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脑组织损害从而出现的以认知障碍为主要特点,也包括运动异常,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精神行为症状等的临床综合征.目前是一个较重要的医学、社会问题.

    作者:贺力男;孟祥琨;田红军;刘明霞;刘占卿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自我管理教育对中青年心肌梗死PCI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中青年心肌梗死PCI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3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中青年心肌梗死并成功实施PCI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自我管理教育,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两组患者行PCI术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健康状况问卷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提高中青年心肌梗死PCI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术后生活,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作者:周雪梅;瞿倩;黄锦婷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与心电图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心电图表现进行研究.结果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梗死相关动脉(IRA)为前降支(LAD)共有35例,其中30例除前壁相应导联ST段抬高外,其余导联ST段压低与合并狭窄血管相对应(约占85.71%),另5例ST段压低导联无对应合并狭窄血管(约占14.29%).IRA为右冠状动脉(RCA)共有15例,其中14例除下壁、右室、左室后壁相应导联ST段抬高外,其余导联ST段压低与合并狭窄血管相对应(约占93.33%),另1例ST段压低导联无对应合并狭窄血管(6.67%).IRA为回旋支(LCX)共有7例,其中4例除下壁、左室后侧壁相应导联ST段抬高外,其余导联ST段压低与合并狭窄血管相对应(约占57.14%),另3例ST段压低导联无对应合并狭窄血管(约占42.86%).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时,IRA会引起心电图相应导联ST段抬高,其他合并狭窄病变血管亦会引起相应导联ST段压低改变.

    作者:余琴;梁丽艳;刘顺明;陆云;钟小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