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春西汀及羟乙基淀粉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

贺力男;孟祥琨;田红军;刘明霞;刘占卿

关键词:长春西汀, 羟乙基淀粉, 血管性痴呆
摘要:血管性痴呆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脑组织损害从而出现的以认知障碍为主要特点,也包括运动异常,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精神行为症状等的临床综合征.目前是一个较重要的医学、社会问题.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相关microRNA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相关microR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病情不同将其分为Ⅰ组(稳定型心绞痛)和Ⅱ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各30例.另选取同期来院检查的健康者30名作为Ⅲ组.检查内容包括血细胞参数、生化指标,同时在冠脉造影检查下对Ⅰ、Ⅱ组行Gensini评分.结果 Ⅰ、Ⅱ、Ⅲ组组间血细胞参数、生化指标对比;Ⅰ、Ⅱ两组的冠脉造影结果;I组患者的microRNA与Gensin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组患者的microRNA与Gensin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相关microRNA有表达,同时microRNA与冠脉狭窄有关,血小板中microRNA在诊断冠心病问题上可作为一种生物标记物而存在.

    作者:赵运梅;李琳;高晓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丛集性头痛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天麻素注射液治疗丛集性头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9月~2015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患有丛集性头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尼莫地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了天麻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 经过2周的治疗以后,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头痛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研究组改善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均没发生不良反应与器官功能异常现象.结论 使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丛集性头痛,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对人体无明显的副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文骞;徐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探讨前瞻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便秘的效果

    目的 探讨前瞻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便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分别为4%和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排便费力、大便硬结、腹痛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上也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瞻性护理对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具有积极作用,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郭奎宁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出血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在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中应用早期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护理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率、致死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在脑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早期护理进行干预,不仅降低肺部感染风险,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存活率,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宪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血浆NT-proBNP与CRP联合检测在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3年9月收治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150例,评价以上患者的心功能,并进行分级,分为非心衰组和心衰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名为对照组,检测以上各组患者的NT-proBNP和CRP水平.结果 对照组NT-proBNP水平为(75.6±12.6)pg/mL,CRP为(6.5±2.1)mg/L,非心衰组患者NT-proBNP水平为(415.9±24.6)pg/mL,CRP为(13.4±3.2)mg/L,心功能Ⅱ级患者NT-proBNP水平为(1103.6±230.8)pg/mL,CRP为(14.6±3.7)mg/L,心功能Ⅲ级患者NT-proBNP水平为(2605.4±324.7)pg/mL,CRP为(16.2±5.4)mg/L,心功能Ⅳ级患者NT-proBNP水平为(4326.0±546.1)pg/mL,CRP为(18.2±4.7)mg/L,由以上结果可知,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患者的NT-proBNP和CRP水平明显高于非心衰组患者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心衰组患者的NT-proBNP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血浆NT-proBNP和CRP有助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心力衰竭程度分级.

    作者:周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前列腺增生合并心血管疾病外科手术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心血管疾病外科手术的观察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外科手术治疗,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观察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心率、ST段下移、血压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增生合并心血管疾病行外科手术时,进行观察及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减少并发症,可推广运用.

    作者:段德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在冠心病护理中引入综合护理理念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开展综合护理.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感、社会职能、生理健康度以及心理健康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能够提升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忠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氯吡格雷在老年房颤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在老年房颤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的老年房颤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组一与组二,各34例.组一给予药物(阿司匹林)治疗,组二给予药物(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作用效果及预后.结果 用药治疗1年内,组一中有5例发生消化道出血,组二有2例,组一发生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多于组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时据观察得知,两组中发生脑卒中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房颤患者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对脑卒中的预防作用功效相近,而氯吡格雷更能有效减少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情况,更明显减少老年房颤患者的痛苦,利于预后.

    作者:马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医外治三联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 分析膝骨性关节炎中医外治三联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注射透明质酸钠进行治疗,B组采取中药熏敷、手法弹拨、压腿锻炼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77.5%,B组总有效率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出现轻度皮肤过敏反应患者1例,其余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中医外治三联法治疗疾病,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应值得推广和运用.

    作者:郑大利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在高血压肾损害中的检验价值探究

    目的 探究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对高血压肾损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分为观察1组(Ⅰ期患者)22例、观察2组(Ⅱ期患者)27例,观察3组(Ⅲ期患者)16例,并选取同期到本院健康体检的健康者44名作为对照组.运用散射比浊法,对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微量白蛋白(MA)以及尿转铁蛋白(TRF)水平进行测定与对比.结果 观察组TRF、α1-MG以及MA水平有一定提高,且随着高血压病程的严重而提高,其中观察1组患者的α1-M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与观察3组TRF、α1-MG以及MA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F、α1-MG以及MA水平对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十分敏感,联合检测能够促使阳性率的显著提高.

    作者:杜文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增生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对骨质增生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送至本中心诊断为骨质增生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依从性分成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4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疗效.结果 患者在通3个月的综合治疗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52.7%,试验组则83.4%,两者再治疗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疗法配合西药疗法治疗骨质增生症,疗效可靠.其疗法能有效抑制骨质继续增生,并可软化增生骨质,减轻神经,血管之压迫症状,避免了手术创伤和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新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妇死亡1例,胎儿死亡1例,新生儿死亡2例;>35岁心衰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产次≤3胎患者心衰发生率显著低于超过3胎者,双胎患者心衰发生率显著比单胎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应及时、尽早诊治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并加强对高龄、多次生产、双胎妊娠患者的监测,以维护母儿健康.

    作者:刘晓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循证护理在中医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中医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普通外科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治疗结束后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中医外科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丹;李薇;王会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9月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84.5±9.8)mmHg、PaCO2(48.9±8.7)mmHg、全血粘度(4.0±0.3)m·Pas、血浆粘度(1.5±0.2)mPa、MPAP(3.0±1.2)kpa,对照组患者PaO2(65.3±9.9)mmHg、PaCO2(55.4±8.4)mmHg、全血粘度(4.9±0.2)m·Pas、血浆粘度(1.8±0.3)mPa、MPAP(4.4±0.7)kpa,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O(L·min)、LVEF(%)、SV(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O(4.8±0.6)、LVEF(66.4±5.8)、SV(69.4±8.5),对照组患者CO(4.0±0.2)、LVEF(53.2±8.4)、SV(55.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许学宗;张雪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临床特征分析及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临床表现、血压情况、并发症、高血压知晓治疗控制情况、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 存在不同程度临床表现68.00%,无症状检查时发现32%.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共20例(40%),发生体位性低血压32%,合并症者70.00%,有并发症者74.00%,解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为42%,治疗66%,按规律服药36%,治疗血压基本控制37例,发生心肌梗死2例,脑血管意意外4例.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情复杂,预后较差,应针对上述高血压特点进行干预:健康教育、合理掌握治疗原则、提高用药依从性.

    作者:张立;徐光琦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康复科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讨论康复科脑血管意外的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对以上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我科医护人员经过将康复治疗与心理护理结合,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组60名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因人、因时、因地的将康复训练与心理护理结合起来,能够使患者早日康复,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作者:宋淑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交感风暴患者1例体会

    冠心病是心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更加危重,本文通过抢救心梗后出现交感风暴患者一例,探讨交感风暴出现的病理生理过程及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霍红;王嵬民;王凤荣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谷维素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谷维素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谷维素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均有效,但两组疗效还是有明显地不同,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59/60),高于对照组的85%(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谷维素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很满意,适合临床给予用药宣传推广.

    作者:克地力亚·米吉提;古丽米热·热夏提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塞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脑梗塞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依达拉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9.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7%,两组比较,治疗组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外伤性脑梗塞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在临床中取得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世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口服麝香保心丸对临床心血管事件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口服麝香保心丸对临床心血管事件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的手段进行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加用麝香保心丸.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并对患者的消化道出血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17%,消化道出血发生率6.52,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7.39%,消化道出血发生率1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发病率较高,患者通过服用麝香保心丸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几率,并降低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振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