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宪丽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口服麝香保心丸对临床心血管事件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的手段进行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加用麝香保心丸.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并对患者的消化道出血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17%,消化道出血发生率6.52,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7.39%,消化道出血发生率1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发病率较高,患者通过服用麝香保心丸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几率,并降低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振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遗传性心律失常(Inherited Arrhythmias)是一组具有家族聚集性的遗传性心电疾病,包括长QT综合征(LQTS)、Brugada综合征(BrS)、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ARVC/ARVD)、短QT综合征(SQTS)、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CPVT)等.相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等常见心血管疾病而言,遗传性心律失常是少见、甚至罕见疾病,患病率低.目前暂无我国遗传性心律失常的患病率数据,欧美国家的资料显示,长QT综合征的发病率为1/2000-5000、Brugada综合征为1/2000-4000、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为1/1000-5000,据此推算,在庞大人口基数的前提下,保守估计我国遗传性心律失常患病人数达数百万之多.更为严峻的是,该组疾病是40岁以下人群心脏性猝死的主要病因,中国每100个心脏性猝死病例中,就有10人归因于遗传性心律失常.
作者:白融;刘念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8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94例与对照组93例.所有患者均口服硫糖铝+雷尼替丁治疗;研究组加用自拟中药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 与单纯西药治疗的总有效率79.5%相比,我院自拟中药方配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总有效率91.7%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对照组复发21例,研究组复发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西药治疗胃溃疡的复发率分别为9.5%、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院自拟中药方辅助硫糖铝+雷尼替丁治疗胃溃疡可提高治疗疗效,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医骨科护理可谓历史悠久,随着现代医疗的进一步发展,中医骨科护理在借鉴和吸收西方医学护理精华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取长补短,形成了中西医结合方式下的中医骨科优质护理体系.本文就优质护理服务的含义、中医骨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内容以及注意事项进行阐述,以期为护理工作者提供一点启发.
作者:刘轶男;刘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更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极大的方便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对医院医保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医保支付方式、异地结算等方面都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撑.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医院的挂号、就诊等各个环节.本文主要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医院医保管理的重要性,以信息技术如何在医保管理中应用.
作者:司存武;孙海昕;郭艳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康复路径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健康教育,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路径教育.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对冠心病康复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患者出院后6月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自我管理水平及自我效能水平等方面的控制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在干预后,实验组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康复知识及自我管理水平这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路径教育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自我效能、康复知识及自我管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福庆;钟建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足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在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进行温水洗浴治疗,观察组进行中药熏洗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后踝臂指数、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有一定程度上升,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和血流速度也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上升幅度和改善效果更加明显(P<0.06).结论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显著,通过精心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会英;李薇;李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所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西医组和联合组,各48例.西医组选用西药三联治疗,联合组在西医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秘方乌甘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结果 经6个疗程用药治疗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和用药安全率分别为93.8%和95.8%,明显优于西医组的75%和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较好,可以明显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且用药安全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增宏;赵利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中青年心肌梗死PCI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3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中青年心肌梗死并成功实施PCI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自我管理教育,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两组患者行PCI术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健康状况问卷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提高中青年心肌梗死PCI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术后生活,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作者:周雪梅;瞿倩;黄锦婷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B组,各45例.A组为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抑郁、焦虑评分.结果 B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改善,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H组和C组,各50例.H组实行护理干预,C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H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C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实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洪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予以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两组的血脂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血脂水平及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于冠心病患者均有较好的治疗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但瑞舒伐他汀的治疗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
作者:莫宾宁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急诊科是中医院的一个对外窗口,其护理质量体现了整个中医院的护理水平.急诊科的特殊性对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做好急诊护理工作对中医院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中医急诊护理工作的特点、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提高中医急诊护理工作质量提供一些启发.
作者:李薇;王会英;李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5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针灸与西医的疗效,观察组中显效34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95.16%(59/62);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86.21%(50/5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比发现,应用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比西医方式治疗疗效更为显著,且无任何不良症状,因此,针灸方法值得临床普遍应用于治疗突发性耳聋疾病.
作者:魏艳红;李文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行足细胞标志蛋白(PCX)检测,并探讨PCX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DN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三个亚组,各32例,亚Ⅰ组正常蛋白尿、亚Ⅱ组微量白蛋白尿与亚Ⅲ组大量白蛋白尿,同期选择体检健康者96名作为对照组,均行尿沉渣PCX检测,观察比较PCX的表达水平.结果 DN组患者尿沉渣中PCX表达水平(24.6±7.53)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PCX表达水平(4.75±1.24)μg/L;亚Ⅰ组、亚Ⅱ组、亚Ⅲ组PCX表达水平分别为(19.2±4.85)μg/L、(23.8±5.39)μg/L、(29.4±8.2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患者尿沉渣中存在高水平的PCX表达,白蛋白尿水平越高,则PCX表达越高,监测PCX有助于DN患者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与病变程度评估.
作者:张苗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脑血管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血管动脉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实施介入栓塞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记录其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90例脑血管动脉瘤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栓塞术治疗,治疗总有效率高达100%(90例);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度高达(90.92±2.18)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67%(6例).结论 对脑血管动脉瘤患者实施介入栓塞术治疗过程中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配合可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并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司俊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膝骨性关节炎中医外治三联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注射透明质酸钠进行治疗,B组采取中药熏敷、手法弹拨、压腿锻炼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77.5%,B组总有效率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出现轻度皮肤过敏反应患者1例,其余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中医外治三联法治疗疾病,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应值得推广和运用.
作者:郑大利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9月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84.5±9.8)mmHg、PaCO2(48.9±8.7)mmHg、全血粘度(4.0±0.3)m·Pas、血浆粘度(1.5±0.2)mPa、MPAP(3.0±1.2)kpa,对照组患者PaO2(65.3±9.9)mmHg、PaCO2(55.4±8.4)mmHg、全血粘度(4.9±0.2)m·Pas、血浆粘度(1.8±0.3)mPa、MPAP(4.4±0.7)kpa,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O(L·min)、LVEF(%)、SV(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O(4.8±0.6)、LVEF(66.4±5.8)、SV(69.4±8.5),对照组患者CO(4.0±0.2)、LVEF(53.2±8.4)、SV(55.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许学宗;张雪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血管性痴呆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脑组织损害从而出现的以认知障碍为主要特点,也包括运动异常,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精神行为症状等的临床综合征.目前是一个较重要的医学、社会问题.
作者:贺力男;孟祥琨;田红军;刘明霞;刘占卿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0例,以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结果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心率、血压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效果突出,可有效降低患者心率、血压,并缩短其住院时间.
作者:孙燕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