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蓉;王红;金海燕
目的 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其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结果 经过治疗,24例患者中,痊愈18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67%.患者治疗后的动脉血氧饱和度(84.98±6.54)%明显比治疗前(62.73±4.4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成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析琥珀酸美托洛尔、依那普利以及螺内酯三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依那普利与螺内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增加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电图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超声心电图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琥珀酸美托洛尔、依那普利以及螺内酯三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的疗效较好.
作者:马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冠心丹参滴丸治疗因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QTc间期延长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4月~10月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QTc间期延长的患者40例,在不改变原精神科药物治疗方案的情况下,给予冠心丹参滴丸治疗8周,之后观察QT-c临床变化情况.结果 80%的QTc间期延长患者病情得到改善.结论 冠心丹参滴丸对抗精神病药物引起QTc间期延长具有一定治疗作用(但因试验样本不足,无法进行对照或者双盲等研究),有必要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炳勇;宋彦;何英魁;李杰;张德华;姚子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在护理小儿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惠儿中实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泌尿外科围术期患儿6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参照组予以我院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有效、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术后护理满意度96.96%、术后1天焦虑评分(46.31±3.27)、术前1天焦虑评分(54.28±4.21)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72.72%、术后1天焦虑评分(54.67±3.19)、术前1天焦虑评分(65.29±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将有效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患儿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缓解患儿焦虑情绪,提升患儿与家属的满意度,改善临床护理依从性.
作者:赵胜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运动疗法,对照组实行基础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和运动疗法后,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慧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41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41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6.83%、46.34%、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76%、24.39%、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黄色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良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小旭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应用扶正解毒汤与放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单纯放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利用扶正解毒汤与放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毒副反应发生率为80%、6.67%,对照组为56.67%、23.33%.结论 扶正解毒汤与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提高疗效,减少毒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王相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总结多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和可行性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内科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标准评价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多层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近段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都特别高,检测冠状动脉中段的临床意义也良好,但是检测冠状动脉远段的临床意义相对较差(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检查冠心病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可以作为临床冠心病诊断和预后的一种检查方法.
作者:张学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活血通脑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活血通脑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68%;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血通脑汤治疗效果较好,不仅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了神经功能的恢复,更加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亚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头针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选取头针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而对照组则进行常规针刺法,28天后复评肌痉挛状态.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肌张力以及肌痉挛状态都比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针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对改善患者肌张力以及肌痉挛状态有着良好效果.
作者:张海燕;严玲;满慧静;宋宏颖;杨清然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评估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在老年典型左心衰竭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典型左心衰竭老年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行抗心衰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1.88%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典型左心衰竭老年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琳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本文主要是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72例,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再进行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经过不同治疗后,参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9.17%,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研究组患者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比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加以大力推广.
作者:吴玉强;高学成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运动平板试验对青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青年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5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运动平板试验,分析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 青年男性患者的运动平板试验诊断的准确性(95.7%)与青年女性患者(94.3%)相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青年男性患者的运动平板试验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83.2%、92.8%)与青年女性患者(47.6%、59.9%)相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平板试验对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高于青年女性冠心病患者,需要引起重视.
作者:高敬亭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惠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采取普通的西医疗法,试验组则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肺炎,可以得到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晓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普通组与干预组,各30例.普通组患者接受疾病常规治疗与护理服务,干预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总结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普通组患者对临床提供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0%,干预组为90%,干预组满意度较高(P< 0.05).普通组患者对于机体健康水平、心理状态、家庭功能及机体活动能力等指标评分均较低,干预组评分均较高(P<0.05).结论 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循证依据支持,针对性根据疾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大部分患者表示对循证护理服务感到满意,且生活质量评价较高.
作者:单文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现今通过人工心脏永久起搏器治疗缓慢型心律已被广泛应用,其成功率极高,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操作程序安全性较高,有效增加其机体耐受能力,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与远期生存能力,减轻病痛带来的危害,减少患者经济负担,临床效果显著.但其仍存在问题,笔者对人工心脏永久起搏器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多年探索与实践进行总结,发现其问题,提出思考,以期能完善该方法,提高其救治水平,并联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应对方法,使其深入民心并获得支持,进一步扩大其推行范围.
作者:刘桂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随机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血清胱抑素C(Cys C)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100例,将其纳入观察组,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无肾损害患者100例,将其纳入对照组,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将之纳入健康体检组.结果 由以上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血清CR水平稍高于对照组和健康体检组,但是三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机尿ACR及血清Cys 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健康体检组(P<0.05).结论 随机尿ACR、血清Cys C检测均有利于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诊断.
作者:魏小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西医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 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鼓膜穿刺术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两组均实施西医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再实施中医临床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34%,75.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临床护理是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穿刺术治疗期间的佳护理方法,该方法能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而且还能提高满意度,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陈倩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服用多潘立酮片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一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索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LVEDD水平值、LVESD水平值、LVEF水平值、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总耗时、心功能恢复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
作者:全文超;杨承建;徐欣;张月军;杨政杰;金艳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