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旭
目的 对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便秘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便秘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惠者在冠心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冠心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果导、大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便秘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便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永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玉龙散外敷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推拿、理疗及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玉龙散外敷,治疗2周后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玉龙散外敷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莫兴骝;张兆华;陈淑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患者136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8例.研究组进行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对照组则进行传统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对两组诊断结果与随访状况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的诊断结果,研究组较优.结论 尽管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时期较长,但可以有效提高急腹诊断结果的精准性,缩短临床诊断时间,存在一定的价值优势.
作者:罗凝春;任瑶;况又支;陈远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选择冠心病PCI术后患者7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4周后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评量表评分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测评分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测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PCI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高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中医方剂治疗水肿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各类水肿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考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运用常规基础治疗方法,而在该基础上,研究组联合中医方剂进行治疗,统计各组的治疗情况,计算治疗有效率,展开组间对比.结果 根据整体治疗情况对比可知,研究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3.75%;参考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79.1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比一般常规基础治疗,将基础治疗方法与中医方剂进行联合,可以有效提升对各类水肿患者的疗效,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王洪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西医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 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鼓膜穿刺术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两组均实施西医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再实施中医临床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34%,75.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临床护理是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穿刺术治疗期间的佳护理方法,该方法能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而且还能提高满意度,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陈倩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双源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及评价.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14例,对其应用CTA (CT-血管造影术)诊断,判断其诊断效果,并给出评价.结果 与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相比,CTA检查,在诊断符合率方面为100%;经手术所见结果表明,CTA检查结果符合率为100%,14例中死亡1例、瘫痪2例、失语1例,病死率为7.14%、功能障碍比例为21.43%,其他患者获得痊愈.结论 双源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方面,速度快、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因此,可以进一步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潘浩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化护理方法,总结归纳进行临床推广.方法 选取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实验组在对照组一般护理内容的基础上加用专科护理、预见性护理、心理护理及运动康复护理等内容.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6 min步行试验平均距离无显著差别(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6 min步行试验平均距离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我科采取的系统化护理干预内容全面细致、效果确切,不但促进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也有效提高了心内科的临床护理水平,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它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仅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结果 在两组患者疗程结束6周之后,观察组血压的降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治疗中,不仅有利于其治疗效果的提升,对于靶器官的保护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武晓菊;林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整体护理对血液病化疗患者在心理以及治疗依从性方面的临床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01月~2016年01月我院收治的血液病化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心理评分、总依从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病化疗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临床依从性.
作者:畅晓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临床药学干预后对高脂血症患者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仅常规进行发药,不实施临床药学干预)和观察组(常规发药的基础上实施临床药学干预),各50例.研究来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用药依从性和血脂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用药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空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85±0.54)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8±0.19)mmol/L、甘油三酯(1.72±0.46) mmol/L、血清总胆固醇(4.12±0.69) mmol/L,各指标较之前明显降低,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学干预有益于提高高脂血症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以及有效的控制血脂在适当水平.
作者:孙兰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总结肺动脉吊带(pulmonary artery sling,PAS)的MSCT血管成像特点,探讨该检查对PA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PAS患儿11例,所有惠儿均行DR平片及CT检查.结果 本组患儿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咳嗽及间断发热;DR表现为两肺血增重,两肺斑片影及心影增大;MSC血管成像显示主肺动脉扩张,左肺动脉起自右肺动脉,沿左主支气管后壁向后外侧延伸.结论 MSCT血管成像可直观、准确的显示心外大血管的形态及气管受压程度,对本病的临床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聂磊;郑彬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探讨血NT-proBNP、cTnT、hs-CRP联合检测在慢性心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2015年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表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10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NT-proBNP、cTnT、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NT-proBNP、cTnT、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NT-proBNP、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但cTnT水平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衰患者的NT-proBNP、cTnT、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三者联合检测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作者:张凯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本次主要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恢复期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并已确诊的老年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并对护理前后患者对健康知识知晓的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后,患者疾病认知度、护理满意度以及躯体活动受限度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两组数据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恢复期给予针对性且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与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指导其养成合理科学的生活方式,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慧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综合性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分析其综合性评估价值.结果 本组36例患者,经扫描发现,早期相灌注缺损34例,其心肌梗死敏感性为94.44%;延迟相增强特征有3种;不同区域平均CT值与正常心肌平均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增强特征各异,保证了综合性评估的全面性.
作者:肖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温针灸联合动态手法对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肩周炎患者80例进行为期三个疗程的治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使用温针灸联合动态手法的治疗方式,而对照组只采用温针灸的治疗方式,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实验组对肩周炎患者的疗效与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联合动态手法对肩周炎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在临床治疗方面应当得到大力推广与使用.
作者:韩燕;吴金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探讨给予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实验组则在观察组的基础上使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应用连续性护理进行干预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护理满意度为87%,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为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增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宇光;徐伟华;伍艳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孙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大黄饮片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仪器与分光光度计对中药大黄饮片进行炮制研究.结果 不同大黄及其炮制产品的鞣质质量分数和结合蒽醌质量分数检测结果不同,不同大黄及其炮制产品的干燥失质量和浸出物含量水平比较也不相同.结论 针对生大黄及其炮制加工产品在炮制处理前后的物质基础变化规律实施实验室检测,能够获取科学准确的检测数据结果,为相关临床实务人员创造工作支持条件.
作者:梁玉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行气化瘀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洋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