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燕;吴金萍
目的 探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41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41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6.83%、46.34%、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76%、24.39%、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黄色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良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小旭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调木滋水宁心法中药配伍复方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心悸的临床观察.方法 自拟调木滋水宁心汤治疗肝肾阴虚、心肾不交之围绝经期妇女心悸.结果 患者50例中,治愈31例;好转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结论 调木滋水宁心法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心悸针对性强,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吕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8例临床资料,按检查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44例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心肌缺血诊断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房性早搏二/三联、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成对、房室传导阻滞、短阵室上速的诊断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方面诊断效果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率高,有助于冠心病早期诊治.
作者:张庆蓉;王红;金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对比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82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采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5.3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且不良反应的发生较少,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比较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冠心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参照组应用心电图进行诊断,研究组则应用冠状动脉造影实施诊断.将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参照组与研究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7.03%和32.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参照组的阴性率分别为67.57%和72.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均能对冠心病进行诊断,但并不能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因此临床治疗时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作者:王吉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银杏达莫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改善情况以及对内皮细胞功能(von Willebrand因子、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评分低于治疗前,几组指标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予以银杏达莫治疗,改善其基本临床症状,保护内皮细胞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有效应用形式.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对护理成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高、且SAS与SDS评分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作者:王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对比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慢阻肺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1月~2016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阻肺患者124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氨苄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1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阻肺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猛,与此同时,生活环境和压力的不断变化,我国肛瘘合并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握肛瘘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技术,其临床实习教学变得尤为重要,PBL教学法在肛瘘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实习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就我国肛瘘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就此提出了加强PBL教学法在肛瘘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的具体强化措施,希望对加强我国肛瘘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实习教学质量能够有所帮助.
作者:凤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析琥珀酸美托洛尔、依那普利以及螺内酯三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依那普利与螺内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增加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电图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超声心电图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琥珀酸美托洛尔、依那普利以及螺内酯三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的疗效较好.
作者:马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西医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 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鼓膜穿刺术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两组均实施西医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再实施中医临床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34%,75.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临床护理是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穿刺术治疗期间的佳护理方法,该方法能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而且还能提高满意度,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陈倩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第一、第二干休所的高脂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指标较对照组更胜一筹(P<0.05).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效果佳.
作者:李光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家庭中心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9例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5例,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家庭中心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对照组住院时间较观察组长,其生理机能、精神状态评分较观察组评分低(P< 0.05);对照组并发症率20.58%高于观察组的8.57%(P<0.05).结论 家庭中心护理可有效促进先天心脏病患儿术后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小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24 h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及老年前期高血压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7月我院老年高血压及老年前期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老年组与老年前期组,各3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同时期血压及血压负荷状况.结果 老年组患者24 hSBP、24 hSBPL、24 hDBPL与老年前期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P<0.05).老年组患者24 hDBP与老年前期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 h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及老年前期高血压诊治中运用效果显著,可有效了解患者血压及血压负荷状况,辅助患者的疾病诊治.
作者:赵燕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活血通脑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活血通脑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68%;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血通脑汤治疗效果较好,不仅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了神经功能的恢复,更加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亚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脑梗塞合并高血脂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合并高血脂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为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于脑梗塞合并高血脂患者的疗效更好.
作者:谭明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大黄饮片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仪器与分光光度计对中药大黄饮片进行炮制研究.结果 不同大黄及其炮制产品的鞣质质量分数和结合蒽醌质量分数检测结果不同,不同大黄及其炮制产品的干燥失质量和浸出物含量水平比较也不相同.结论 针对生大黄及其炮制加工产品在炮制处理前后的物质基础变化规律实施实验室检测,能够获取科学准确的检测数据结果,为相关临床实务人员创造工作支持条件.
作者:梁玉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对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片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具有在临床推广与应用的价值.
作者:徐俊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现今通过人工心脏永久起搏器治疗缓慢型心律已被广泛应用,其成功率极高,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操作程序安全性较高,有效增加其机体耐受能力,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与远期生存能力,减轻病痛带来的危害,减少患者经济负担,临床效果显著.但其仍存在问题,笔者对人工心脏永久起搏器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多年探索与实践进行总结,发现其问题,提出思考,以期能完善该方法,提高其救治水平,并联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应对方法,使其深入民心并获得支持,进一步扩大其推行范围.
作者:刘桂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孙野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