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红
目的 观察社区门诊早期干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6例为研究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另抽取56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情况.结果 研究组各项健康行为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门诊早期护理干预老年冠心病患者后,可促使患者形成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云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心脾两虚性失眠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以便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中医辨证治疗后总有效率高达95.24%,对照组经单纯西药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95%,经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两组总有效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脾两虚性失眠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加快患者健康的恢复,值得不断进行应用和推广.
作者:冯国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连续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连续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心理状态各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COPD患者实施连续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王晨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化护理方法,总结归纳进行临床推广.方法 选取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实验组在对照组一般护理内容的基础上加用专科护理、预见性护理、心理护理及运动康复护理等内容.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6 min步行试验平均距离无显著差别(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6 min步行试验平均距离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我科采取的系统化护理干预内容全面细致、效果确切,不但促进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也有效提高了心内科的临床护理水平,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参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CHF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联合参麦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比较均有显著改善,但实验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美托洛尔联合参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够显著改善疗效.
作者:沈洪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选择冠心病PCI术后患者7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4周后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评量表评分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测评分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测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PCI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高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应用扶正解毒汤与放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单纯放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利用扶正解毒汤与放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毒副反应发生率为80%、6.67%,对照组为56.67%、23.33%.结论 扶正解毒汤与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提高疗效,减少毒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王相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有效应用形式.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对护理成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高、且SAS与SDS评分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作者:王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在急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采取自愿参与原则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所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44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2例.在进行两组患者护理过程时均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在进行实验组患者护理过程时增加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对应性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郑菲菲;娄海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全方位护理对合并冠心病骨折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合并冠心病骨折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方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合并冠心病骨折老年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梦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温针灸联合动态手法对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肩周炎患者80例进行为期三个疗程的治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使用温针灸联合动态手法的治疗方式,而对照组只采用温针灸的治疗方式,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实验组对肩周炎患者的疗效与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联合动态手法对肩周炎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在临床治疗方面应当得到大力推广与使用.
作者:韩燕;吴金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孔庆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评估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在老年典型左心衰竭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典型左心衰竭老年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行抗心衰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1.88%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典型左心衰竭老年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琳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本次主要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卡维地洛治疗对其血浆活性醛类物质指标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并已确诊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50例,给予卡维地洛治疗,分析患者的疗效.结果 1治疗三个月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且患者4-羟基壬烯醛与血浆丙二醛的水平对比治疗前降低明显(P<0.05).结论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卡维地洛治疗的效果确切.
作者:王文龙;黄潇慧;张金盈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所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4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在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均应用常规方法治疗,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增加氯吡格雷治疗,将其行不同疗法治疗后的疗效进行对此分析.结果 经对应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应用常规治疗加氯吡格雷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雪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运动平板试验对青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青年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5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运动平板试验,分析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 青年男性患者的运动平板试验诊断的准确性(95.7%)与青年女性患者(94.3%)相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青年男性患者的运动平板试验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83.2%、92.8%)与青年女性患者(47.6%、59.9%)相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平板试验对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高于青年女性冠心病患者,需要引起重视.
作者:高敬亭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本次主要对康复护理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确诊的脑血管疾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上下肢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针对性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脑血管疾病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
作者:胡冰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羚羊角汤加减联合缬沙坦氨氯地平在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联合羚羊角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舒张压、收缩压及平均脉动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及平均脉动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与对照组的1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在缬沙坦氨氯地平基础上联合羚羊角汤加减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旭东;卢益中;朱春海;陈小芬;黄胜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现今通过人工心脏永久起搏器治疗缓慢型心律已被广泛应用,其成功率极高,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操作程序安全性较高,有效增加其机体耐受能力,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与远期生存能力,减轻病痛带来的危害,减少患者经济负担,临床效果显著.但其仍存在问题,笔者对人工心脏永久起搏器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多年探索与实践进行总结,发现其问题,提出思考,以期能完善该方法,提高其救治水平,并联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应对方法,使其深入民心并获得支持,进一步扩大其推行范围.
作者:刘桂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患者136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8例.研究组进行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对照组则进行传统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对两组诊断结果与随访状况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的诊断结果,研究组较优.结论 尽管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时期较长,但可以有效提高急腹诊断结果的精准性,缩短临床诊断时间,存在一定的价值优势.
作者:罗凝春;任瑶;况又支;陈远瞩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