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分析

李光华

关键词:高脂血症, 针灸, 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第一、第二干休所的高脂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指标较对照组更胜一筹(P<0.05).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效果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老年性心血管疾病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分析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老年性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 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老年高脂血症、老年心肌梗塞患者各50例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前来体检的健康老年对象120例为对照组,测定四组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老年高血压组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老年高脂血症组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心肌梗塞组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老年性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肌梗塞等老年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发生、发展均有密切联系,同时不同类型的老年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体内血清脂蛋白a水平也各不相同,医生可以以此为标准判定患者病症类型及病情治疗情况.

    作者:王利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温针灸结合动态手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温针灸联合动态手法对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肩周炎患者80例进行为期三个疗程的治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使用温针灸联合动态手法的治疗方式,而对照组只采用温针灸的治疗方式,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实验组对肩周炎患者的疗效与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联合动态手法对肩周炎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在临床治疗方面应当得到大力推广与使用.

    作者:韩燕;吴金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综合性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综合性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分析其综合性评估价值.结果 本组36例患者,经扫描发现,早期相灌注缺损34例,其心肌梗死敏感性为94.44%;延迟相增强特征有3种;不同区域平均CT值与正常心肌平均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增强特征各异,保证了综合性评估的全面性.

    作者:肖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泌尿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探讨

    目的 研究在护理小儿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惠儿中实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泌尿外科围术期患儿6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参照组予以我院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有效、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术后护理满意度96.96%、术后1天焦虑评分(46.31±3.27)、术前1天焦虑评分(54.28±4.21)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72.72%、术后1天焦虑评分(54.67±3.19)、术前1天焦虑评分(65.29±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将有效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患儿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缓解患儿焦虑情绪,提升患儿与家属的满意度,改善临床护理依从性.

    作者:赵胜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方案治疗胃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方案治疗胃癌的疗效予以研讨.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传统组和研究组,各51例.传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在接受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显效24例,起效26例,失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传统组患者显效11例,起效27例,失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4.51%.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方案可有效促进胃癌患者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基础上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冠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在心血管内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患者2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的患者采用风险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效果非常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谭业菊;李学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全方位护理对合并冠心病骨折老年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全方位护理对合并冠心病骨折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合并冠心病骨折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方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合并冠心病骨折老年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梦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护理研究

    目的 本次主要对康复护理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确诊的脑血管疾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上下肢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针对性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脑血管疾病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

    作者:胡冰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研究对比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82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采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5.3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且不良反应的发生较少,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头针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头针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选取头针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而对照组则进行常规针刺法,28天后复评肌痉挛状态.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肌张力以及肌痉挛状态都比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针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对改善患者肌张力以及肌痉挛状态有着良好效果.

    作者:张海燕;严玲;满慧静;宋宏颖;杨清然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析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14%,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试验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姚蕾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家庭中心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康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家庭中心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9例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5例,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家庭中心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对照组住院时间较观察组长,其生理机能、精神状态评分较观察组评分低(P< 0.05);对照组并发症率20.58%高于观察组的8.57%(P<0.05).结论 家庭中心护理可有效促进先天心脏病患儿术后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小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中医适宜技术对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治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救治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依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基本情况平均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中要使用西药疗法,实验组患者要使用中医适宜技术疗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做出一份表格,帮助对比收集结果.结果 在开展各自的治疗方法后,均未表示出有不良反应;但就有效率测量的结果来看,实验组患者要比对照组好.结论 通过使用中医疗法以治疗高血压这一疾病的手段有显著效果,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病惠的血压值,重要的是这种技术的安全性非常高.

    作者:张键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连续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连续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连续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心理状态各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COPD患者实施连续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王晨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手段的治疗

    目的 探讨中医内科治疗手段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2同在我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00例,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用中医内科手段治疗,对照组用西医治疗手段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96.0%优于对照组8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通过中医内科的治疗手段来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良好,有效率提升很明显,应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李新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对老年股骨径骨折合并冠心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冠心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并发症2例(6.67%),对照组发生8例(2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片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具有在临床推广与应用的价值.

    作者:徐俊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行气化瘀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骨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骨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近两年我院骨科收治的骨折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中医组(中医护理+传统护理)与传统组(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中医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VAS评分皆明显下降,且中医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应用于骨科治疗中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疗效.

    作者:张鑫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盐酸纳络酮治疗急性加重期肺心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盐酸纳络酮治疗急性加重期肺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盐酸纳络酮治疗.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PaO2 (50.8±10.6) mmHg、PaCO2 (76.5±5.3) mmHg,对照组患者PaO2 (50.3±13.5) mmHg、PaCO2 (76.9±8.7) mmH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 (85.8±15.6) mmHg、PaCO2 (49.7±14.0) mmHg,对照组患者PaO2 (63.0±12.3) mmHg、PaCO2(59.3±10.5) mmHg,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盐酸纳络酮治疗急性加重期肺心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婧雯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