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方剂治疗水肿的疗效观察

王洪云

关键词:中医方剂, 水肿患者,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中医方剂治疗水肿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各类水肿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考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运用常规基础治疗方法,而在该基础上,研究组联合中医方剂进行治疗,统计各组的治疗情况,计算治疗有效率,展开组间对比.结果 根据整体治疗情况对比可知,研究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3.75%;参考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79.1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比一般常规基础治疗,将基础治疗方法与中医方剂进行联合,可以有效提升对各类水肿患者的疗效,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目的 探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41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41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6.83%、46.34%、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76%、24.39%、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黄色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良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小旭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者应用心理护理效果探析

    目的 探究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者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使用单双号将其随机分为甲乙组.给予乙组患者常规内科护理,甲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甲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乙组(P<0.05).结论 给予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焦虑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利侠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关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卡维地洛治疗对其血浆活性醛类物质指标的影响研究

    目的 本次主要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卡维地洛治疗对其血浆活性醛类物质指标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并已确诊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50例,给予卡维地洛治疗,分析患者的疗效.结果 1治疗三个月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且患者4-羟基壬烯醛与血浆丙二醛的水平对比治疗前降低明显(P<0.05).结论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卡维地洛治疗的效果确切.

    作者:王文龙;黄潇慧;张金盈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温针灸结合动态手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温针灸联合动态手法对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肩周炎患者80例进行为期三个疗程的治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使用温针灸联合动态手法的治疗方式,而对照组只采用温针灸的治疗方式,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实验组对肩周炎患者的疗效与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联合动态手法对肩周炎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在临床治疗方面应当得到大力推广与使用.

    作者:韩燕;吴金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综合性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综合性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分析其综合性评估价值.结果 本组36例患者,经扫描发现,早期相灌注缺损34例,其心肌梗死敏感性为94.44%;延迟相增强特征有3种;不同区域平均CT值与正常心肌平均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增强特征各异,保证了综合性评估的全面性.

    作者:肖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全方位护理对合并冠心病骨折老年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全方位护理对合并冠心病骨折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合并冠心病骨折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方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合并冠心病骨折老年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梦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探讨给予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实验组则在观察组的基础上使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应用连续性护理进行干预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护理满意度为87%,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为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增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宇光;徐伟华;伍艳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病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应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病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应影响效果.方法 回顾相关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病的患者70例,根据麻醉药物不同.随机分为D组和S组各35例,D组进行咪达唑仑,S组应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镇静.组间比较,应用镇静药物后,30 min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观察其镇静效果.结果 进行不同药物进行麻醉镇静后,效果也明显不一样,S组起效时间较快,且生命体征优于D组, 间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病患者者腰硬联合麻醉时采用右美托咪定效果良好,改善了患者的生命体征,缓解了患者疼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患者信赖和推广.

    作者:赵宗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析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14%,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试验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姚蕾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医方剂治疗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中医方剂治疗水肿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各类水肿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考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运用常规基础治疗方法,而在该基础上,研究组联合中医方剂进行治疗,统计各组的治疗情况,计算治疗有效率,展开组间对比.结果 根据整体治疗情况对比可知,研究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3.75%;参考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79.1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比一般常规基础治疗,将基础治疗方法与中医方剂进行联合,可以有效提升对各类水肿患者的疗效,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王洪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干预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评估有效率分别为93.6%、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也结合治疗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疗效更为理想.

    作者:陈乐生;刘洪;吴洪兵;杨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西医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西医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 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鼓膜穿刺术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两组均实施西医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再实施中医临床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34%,75.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临床护理是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穿刺术治疗期间的佳护理方法,该方法能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而且还能提高满意度,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陈倩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24h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及老年前期高血压诊治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24 h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及老年前期高血压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7月我院老年高血压及老年前期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老年组与老年前期组,各3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同时期血压及血压负荷状况.结果 老年组患者24 hSBP、24 hSBPL、24 hDBPL与老年前期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P<0.05).老年组患者24 hDBP与老年前期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 h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及老年前期高血压诊治中运用效果显著,可有效了解患者血压及血压负荷状况,辅助患者的疾病诊治.

    作者:赵燕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药物的安全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研究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常见药物给药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安全用药的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口服降血压药物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此外统计所有患者的长期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80例患者在长期服用降压药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1例,水肿1例,心动过缓1例,支气管痉挛1例,恶心头晕1例,低血压1例,咳嗽2例,低血钾症2例,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结论 通过研究老年高血压在长期服用降压药物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而分析安全用药的方式方法,这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小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急性心肌梗死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效果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孙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血NT-proBNP、cTnT、hs-CRP联合检测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探讨血NT-proBNP、cTnT、hs-CRP联合检测在慢性心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2015年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表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10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NT-proBNP、cTnT、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NT-proBNP、cTnT、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NT-proBNP、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但cTnT水平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衰患者的NT-proBNP、cTnT、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三者联合检测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作者:张凯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药大黄饮片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变化规律研究

    目的 研究大黄饮片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仪器与分光光度计对中药大黄饮片进行炮制研究.结果 不同大黄及其炮制产品的鞣质质量分数和结合蒽醌质量分数检测结果不同,不同大黄及其炮制产品的干燥失质量和浸出物含量水平比较也不相同.结论 针对生大黄及其炮制加工产品在炮制处理前后的物质基础变化规律实施实验室检测,能够获取科学准确的检测数据结果,为相关临床实务人员创造工作支持条件.

    作者:梁玉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早期加强中医康复对脑卒中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析脑卒中早期加强患者中医康复对其预后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于早期加强中医康复,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为(78.6±5.8)分,运动功能评分为(47.9±1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的中医康复可以对患者的后遗症起到预防作用,减轻患者躯体的受损程度,进而强化后期疗效,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红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探讨

    目的 研究分析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为日后高血压疾患者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口服高血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150例,对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研究结果显示,150例中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次数多的前三位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及钙离子拮抗剂,而药物利于指数高的依次为美托洛尔、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呋塞咪.结论 对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利于药物的合理使用,而通过合理的应用抗压药物是延长心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保障.

    作者:刘大联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塞经银杏达莫与奥扎格雷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12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银杏达莫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64%,高于对照组的80.36%;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银杏达莫与奥扎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可以明显提高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预后良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滕岳青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