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斌;方荣
目的 探讨合并冠心病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合并冠心病骨折患者80例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0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97.5%(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于合并冠心病骨折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凤梅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 研究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8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6),对照组(n=32).其中治疗组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89%(32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2%(25例).结论 使用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庄绪娜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误诊情况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误诊的1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结果 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占4例,腹痛待查4例,其他4例.误诊时间:门诊1~480(86.9±155.4)h,住院5~144(45.5±49)h,首诊误诊率75%.结论 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作者:姜有珠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炙甘草汤联合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治疗的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50例,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炙甘草汤联合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总治疗效果、心悸症状.结果 观察组总治疗效果、心电图疗效、心悸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炙甘草汤联合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安国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广泛性焦虑(心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共纳入14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以及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中药桂甘龙牡汤合右归丸加减治疗,在治疗的同时配合中医护理措施干预,观察时间为8周.结果 本组14例患者,临床痊愈4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2.86%.结论 针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广泛性焦虑(心肾阳虚证)患者,在给予中药治疗的同时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杨明;史耀勋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 研究豁痰通痹汤与西药用于痰瘀互阻型胸痹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痰瘀互阻型胸痹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豁痰通痹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结论 痰瘀互阻型胸痹患者采用豁痰通痹汤与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杨艳军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 研究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心功能不全老年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以及射血分数改变均对比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5 min步行距离与治疗前均有好转,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YHA分级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操作简便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并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加锋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6的浓度变化,探讨其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严重程度、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选取入住我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包括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46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50例,并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28例、Ⅲ级33例、Ⅳ级35例三组,同时选取健康患者96例为对照组.入院后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基础资料及脑钠肽、肌酐等结果.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射血分左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所有入选对象及对照组血清中CXCL16的含量.结果 (1)CXCL16的浓度变化与心功能分级及C-反应蛋白成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XCL16可以作为一个新的心力衰竭标志物评估心力衰竭病情严重程度,且可能作为炎症因子参与了心肌重构.
作者:王宇亮;党连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 研究分析醒脑静脉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所收治的48例急性脑梗死病患,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以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和观察组24例(在常规治疗上加之醒脑静脉注射液治疗)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3(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70.83%),且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价(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静脉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疗效显著,能够帮助病患减轻痛苦,改善症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利于患者的身体快速恢复.
作者:刘富强;路雅宁;姜春利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 研究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8月~2016年10月作为研究时段,我取对象是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82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的研究对象是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心衰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治疗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相对改善较好,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39%),观察组发生率为(7.3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效果较好,而且不良反应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文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阑尾炎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共选择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76%,对照组为19.5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7.56%,对照组为82.9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阑尾炎患者的围手术期,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郑红萍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对比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吉林省胜利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及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结果.结果 心脏彩超检查的左室肥厚、左室扩大、左房增大的检出率分别为32.31%、20.00%、60.00%,心电图检查的检出率则分别为15.38%、6.15%、18.46%,两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彩超检查明显优于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又可诊断心肌缺血及心率异常.结论 心脏彩超可直接显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脏结构变化,诊断价值较高,优于心电图检查,可作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法,而心电图检查可以做为辅助方法.
作者:高萍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 总结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25例并发膈肌麻痹进行呼吸机呼吸功能锻炼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术后出现膈肌麻痹患儿25例作为研究对象,在ICU使用呼吸机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有计划地进行呼吸机过渡,密切监护,观察患者呼吸状态调整呼吸机参数,逐步达到一侧膈肌代偿或双侧膈肌恢复,顺利脱呼吸机的护理过程.结果 患儿25例均安全撤离呼吸机,治愈出院,其中4例患者行气管切开,经过合理治疗护理,顺利去除气切套管.结论 早期发现膈肌麻痹,早期进行呼吸机功能锻炼并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膈肌麻痹患者的康复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杨晓芳;吴德芳;雷静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与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动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本文选择了2015年10月~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43例,对其予以持续72 h的动态血糖检测,并依照血糖波动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波动异常)23例,及对照组(波动正常)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波动参数、CRP与Gensini评分情况及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MAGE、MPPGE、MODD、CRP以及Gensini评分均较对照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AGE无明显差异(P>0.05).MAGE、MPPGE、MODD、CRP水平越高,Gensini评分就越高,呈显著正相关;且MAGE、CRP和Gensini评分呈独立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动对于冠状动脉病变具有重要影响,血糖波动是此类患者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乌云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 2015年12月吉林省长春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护理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病情的恢复,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刘艳红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高血压病患者用完全随机抽样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中药方治疗,记录两组降压效果、症状改善、西药停减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疗效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停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既可以使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值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且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田晓伟;马闻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川参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联合川参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无效22例,有效21例,显效16例,总有效率为62.71%;观察组无效6例,有效32例,显效21例,总有效率为89.8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通心络胶囊联合川参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王延章;于波;张瑜苹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 探究在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使用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针对40例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并归为观察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治疗,并归为对照组,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5月到2016年6月间收治.结果 本次主要对两组患者的LVEF和hs-CRP情况进行观察,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并未出现明显差异,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均明显较优,且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随访研究发现,其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同,阿托伐他汀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情况,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
作者:王月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分析综合护理用于外伤性脑内血肿患者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03例外伤性脑内血肿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31%较对照组的76.47%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用于外伤性脑内血肿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白素丽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以及对于血浆BNP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利尿剂、强心剂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药物曲美他嗪和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BNP、心率、收缩压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此对于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的血浆BNP、心率、收缩压等数据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的数据变化情况要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患者血浆BNP显著下降,心脏功能得到有效恢复,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联合药物治疗方法,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左广明 刊期: 2016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