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窦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探究

刘春宜

关键词:鼻窦炎, 中西医结合, 疗效
摘要:目的 探究鼻窦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鼻窦炎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方式进行治疗,干预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97.44%)明显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4.62%)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疗效十分显著,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Conbercept)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Conbercept后视力改善程度及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隆起度及视网膜厚度变化情况.方法 总结我院2015年1月~10月诊断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并接受玻璃体腔内康柏西普(Conbercept)注射的患者52例(52眼),其中男性23例,女性29例,年龄45~76岁,比较注射前后患者的视力及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吸收的程度.结果 注射后2周,31例(60%)患者佳矫正视力有>2行的增长,OCT显示脉络膜新生血管隆起度及视网膜厚度较注射前均有下降.19例患者(38.5%)患者佳矫正视力有<2行的增长,OCT显示脉络膜新生血管隆起度及视网膜厚度较注射前无明显变化,2例(1.5%)患者无应答.但于注射后1个月复查时18例(38%)患者视力较注射后2周降低,需再次注射.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效果显著,但部分患者需重复注射.

    作者:巩慧;张贵森;刘晓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

    目的 研究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试验中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为34例;对照组在治疗中实施吸氧、营养支持、支气管舒张及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应用无创呼吸机,观察分析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等.结果 全部入选患者的治疗均完成后,分析比较组间的心率、血气指标及呼吸指标的改善情况,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将组间的不良反应情况及住院时间等分析比较,研究组较对照组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够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有效的改善,且还能将不良反应减少.

    作者:茅敏华;秦璐璐;蔡红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施行强化护理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施行强化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内蒙古包钢医院康复院区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异同分为对比组与实验组,各129例.其中在对比组中要施与常规性的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施与强化性的护理干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脏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死亡率,并通过各类数据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脏功能及生活治疗改善得分情况,可见实验组都要远远明显好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可有对比组为(15.4±4.8)天,实验组为(6.2±2.7)天,可见在平均住院时间上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比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可有对比组为14%,实验组为5.4%,比较两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施与强化性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而且在住院期间可以大大缩短住院时间,更可以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带来的死亡率.

    作者:卢红丹;黄秀萍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不同清洗方式对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和灭菌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采用不同清洗方式在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和灭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中重度污染的腹腔镜手术器械100套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区组随机化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在器械酶液浸泡后进行清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的方法进行清洗,对比2组腹腔镜器械的清洗和灭菌效果.结果 实验组腹腔镜手术器械的目测合格率96.00%以及潜血试验合格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目测合格率82.00%、潜血试验合格率80.00%(P<0.05).结论 在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中采用超声与多酶溶液联合的方式进行清洗,可以将腹腔镜器械的清洗度提高,达到灭菌彻底的效果,从而对腹腔镜手术器械的使用安全性进行保证.

    作者:赵淑云;张丽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110例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西药治疗,观察组60例则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分组治疗后随访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8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分组临床研究,标本兼治的同时安全性较高,在改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方面有着独特的临床作用.

    作者:刘波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高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

    近年来,糖尿病(diabetes DM)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基本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指中等以上动脉的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动脉壁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SMCs)的增殖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更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重要的细胞成分.现就高糖对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及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影响做一概述.

    作者:张甜甜;丁颖超;苏宁;任建民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心脏手术后患者携带各种管道的护理管理

    临床研究显示,接受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往往会面临着心肺脑等机体各个器官及功能恢复的考验,不论哪一方面出现了问题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尤其是该类患者往往需要转入ICU进行密切观察,且患者全身都插满了各种管道,如何加强患者身上这些管道的护理,对于患者的预后及尽快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赵冬梅;王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84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并采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后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心衰主要指标BNP/NT-proBNP的变化显著优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平均HR、平均DBP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心力衰竭患者在进行改善原发病病情基础上使用参附注射液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心衰主要指标,并且可提高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具有极高的临床用药价值.

    作者:米达辉;吴才;孙建东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整体护理在食管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行放射性治疗的整体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胸外科2011年10月至今收治的102例食管癌术后行放射治疗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对患者放疗不同阶段护理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102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全部按计划完成放疗,发生放射性皮炎1例、放射性食管炎5例、放射性肺炎1例、放射性骨髓抑制1例,经过针对性治疗及护理,患者相关症状均痊愈.

    作者:孔庆雪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2016年3月接受治疗偏头痛的患者75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实行中医内科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经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4.74%明显较对照组70.27%高,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朱静德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氨氯地平阿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观察组与行氨氯地平治疗的对照组,各40例.针对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两组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比对照组(82.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与对照组(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通过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后,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应推广应用.

    作者:高学刚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鼻窦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探究

    目的 探究鼻窦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鼻窦炎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方式进行治疗,干预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97.44%)明显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4.62%)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疗效十分显著,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春宜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氧自由基、心肌细胞凋亡和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氧自由基、心肌细胞凋亡和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 制作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对比缺血期与再灌注期的心律失常发生机率、STT段改变状况、平均持续时间,分析心机丙二醛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了解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缺血期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为7.8%,室性早搏发生率为15.3%,室速发生率为10.6%.再灌注之后,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为30.5%,室性早搏发生率为68.1%,室速发生率为32.7%,再灌注指标明显比缺血期增高.缺血期的室速的平均发作时间上升,上升至(496±104)s,再灌注之后,室颤持续时间平均为(199±23)s.与缺血组相比较,在灌注之后心机丙二醛含量增高,并且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再灌注2小时后呈现下降趋势,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接学再灌注心肌损伤过程中,心律失常发生机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变化呈现负相关关系,心肌细胞凋亡变化和心机丙二醛变化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心律失常与氧自由基和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冯旭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综合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5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较对照组的77.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马志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我国的老龄化逐渐显现,老年患者的心血管疾病也日益加剧,特别是心脏疾病呈剧增模式,如何提高心梗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成为医务工作者日益关注的焦点,医院对此引进先进的设备,提高专业人员业务水平,但是好多乡镇医院的患者由于院前延迟,到达医院时已经错过了PCI、溶栓治疗的关键时期,导致患者死亡.为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导致心梗患者死亡相关因素进行探究.

    作者:姜麟波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进展性脑梗塞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进展性脑梗塞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其中完全性脑梗塞患者和进展性脑梗塞患者均分为50例,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进展性脑梗塞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完全性脑梗塞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供血动脉狭窄,侧支循环代偿障碍,加重脑梗塞症状,终形成进展性脑梗塞.

    作者:韩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采取了个性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明显高于对照组(8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手段能够较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对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钱宇英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前列地尔对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分析

    目的 研究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予以前列地尔治疗对预防介入治疗中造影剂肾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行介入治疗的患者13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随机分为两组,为参照组(n=66)与实验组(n=66),经实行常规水化疗法预防造影剂肾病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前列地尔治疗预防造影剂肾病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清肌酐、尿β2微球蛋白、血尿素氮以及生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等对比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前列地尔应用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预防造影剂肾病,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薛萱;屈艳玲;李学信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对比护理满意度与急诊护理质量,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未实施急诊分诊模式护理作为对照组,再研究分析急诊分诊的安全管理观念,采取可行性、切实性的管理方式,采取分诊安全安全管理方式.实施急诊分诊模式护理作为研究组.结果 对比两个时段急诊护理质量,研究组护理质量比对照组明显跟高,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前,护理满意度仅为77.3%,实施后,护理满意度提升到97.4%,比之前护理满意度数值明显要高,差异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选择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明显提升急诊护理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基础上,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袁兆芬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本次主要对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的编号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实验组给予中医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为8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治疗中风后遗症具有显著效果,对于患者的疾病具有良好的价值,应当积极采用.

    作者:宫波;文静 刊期: 2016年第30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