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李瑛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 药物动力学, 丹参素
摘要:目的 对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的药物动力学进行分析.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对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在狗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 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在狗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满足双室模型,血药浓度表现为吸收快、消除慢.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在体内的消除速度慢、过程较长,在体内的作用时间较长,对其药物动力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病室患者的临床影响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病室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有心血管疾病并且在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护的患者.随机对其分组,实验组50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基本护理,比较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心血管病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100%,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66%,实验组心血病患者在心血管事件以及不良情绪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的心血管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缓解,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对重症监护室的心血管患者病情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建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其中A组予以服用依那普利,B组予以服用硝苯地平,C组予以联合服用依那普利和硝苯地平两种药物.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DBP)与收缩压(SBP)均有所下降,A组与B组幅度下降不明显,C组相较于A、B两组幅度下降效果显著.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行为对心肌耗氧量及血压的影响分析

    心力衰竭(HF)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心肌细胞作为一种不可重生细胞,临床发生结构变化时难以逆转,在其治疗上已有各种规范治疗指南,因此,本文另辟蹊径从HF患者的日常临床行为上研究其对心肌耗氧量、血压等常见心血管指标的影响,以了解其基本原理,并辅助临床用药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海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运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诊治的16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操作中运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观察组8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顽固缺血状态、新近梗死以及少量出血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运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的疗效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而且具有安全性高、耐受性好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克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不同中医症候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灸甘草汤加减治疗中医症候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自我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心肌炎患者45例,根据中医辨证法进行分型为:邪气侵袭组21例,气阴两虚组15例和心气虚弱组9例,采用中医辨证论作为指导,对其进行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心肌酶谱的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乳酸脱氢酶三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的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乳酸脱氢酶比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尤其是邪气侵袭组的各项指标的下降幅度相比较其他两组更为显著.三组患者之间的血清心肌酶指数变化较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炙甘草汤针对心肌炎患者进行加减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清心肌酶状况,缓解患者表现症状,起到良好的疗效,临床上可对其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基础上采用综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各项临床指标情况,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1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8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8.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动脉硬化指数、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综合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动脉硬化情况,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红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①

    A.期刊中的析出文献著录格式[序号]文章作者姓名,文献题目[文献类型标志].期刊名,其他题名信息,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例如: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将入院治疗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259例分为治疗组130例和对照组129例.对照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85%与对照组患者的77.52%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可有效的减少患者每次排便所需的时间,及缓解排便难度,临床不良反应少,且长期服药不易产生耐药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文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神宁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心神宁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方法 72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服用帕罗西汀,治疗组服用心神宁联合帕罗西汀,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HAMD、SAS及SDS量表评分均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88.8%,不良反应发生率5.6%,对照组有效率69.4%,不良反应发生率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神宁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为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配合水疗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配合水疗在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实验组联合水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95%对方案疗效确切,高于对照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95%对疗效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风后遗症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中西医配合水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成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教学技巧

    目的 总结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教学技巧,为临床的治疗和护理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2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护理内容包括食物选择技巧、控制患者体重、健康指导等方面.结果 经护理,所有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均得到纠正,通过给予药物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结论 指导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饮食、控制体重、补充营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控制患者病情的关键,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减轻各项临床症状.

    作者:明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后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在我院于2012年5月~2013年8月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老年患者78例,将其平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并将常规糖尿病护理方法应用于对照组,系统护理措施应用于研究组,观察两组效果.结果 护理后6个月时,研究组在餐后2 h血糖和空腹血糖上均较对照组要低(P<0.05).结论 对糖尿病的老年患者除药物治疗外,辅以非药物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控制老年患者血糖,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100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析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急性冠脉综合征老年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60~70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高龄老年组)与对照组的基线特征情况,观察组进行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照组仅进行氯吡格雷疗法,比较两组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年龄、心率、血压水平、血糖水平、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高危风险因素之一为高龄,与患者的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密切相关,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显著提升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死率,促进患者身心早日康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孟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缺血修饰蛋白与肺动脉压的关系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缺血修饰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 IMA)与肺动脉压的关系.方法 将200例COPD患者,根据心脏彩超分为单纯COPD组和COPD伴轻、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测定血浆IMA.结果 COPD合并轻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体内的缺血修饰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单纯COPD患者.同时,随着COPD患者的肺动脉高压增加,体内的缺血修饰蛋白浓度逐步增高;缺血修饰蛋白浓度与肺动脉压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COPD患者缺血修饰蛋白浓度与肺动脉高压有良好的正相关性.

    作者:李华伟;曾琳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探究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护理,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10.67%,显著低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门诊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对门诊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013年7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5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在给予综合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用药指导等措施,并观察总体效果.结果 本组55例患者经治疗和临床护理干预后,显效33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6%.结论 临床护理可有效提高门诊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而促进高血压的有效控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秀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模式在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82例肺心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1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56%,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7.80%,实验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心病患者的住院期间,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可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减少护患纠纷事故发生,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实践.

    作者:徐晓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后滴漏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后滴漏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76例鼻后滴漏综合征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8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单纯的西药治疗法,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基础上加用清肺养阴加减汤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3.16%,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后滴漏综合征具有显著疗效,其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药物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孟凡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在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总结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采取正常药物是采用一般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取正常药物是采取精心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结果 采取精心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论 对于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采取全方位精心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与展望

    为了更好地对心血管病全面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是势在必行的,这样一来,中医和西医可以实现宏观与微观上的优势互补.以前,我们对心血管病的了解是不全面、不彻底,也会有一些谬论.只有将二者结合,从个体到整体、移动到停止、宏观到微观、功能到构造、特性到共性、显性到隐性、治本到治标采取多角度、深层次的全面分析,这样可以对心血管病有深入的了解,才会提升对疾病的治疗.本文对上面相关问题进行解析.

    作者:孙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