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缺血修饰蛋白与肺动脉压的关系

李华伟;曾琳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缺血修饰蛋白, 肺动脉高压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缺血修饰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 IMA)与肺动脉压的关系.方法 将200例COPD患者,根据心脏彩超分为单纯COPD组和COPD伴轻、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测定血浆IMA.结果 COPD合并轻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体内的缺血修饰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单纯COPD患者.同时,随着COPD患者的肺动脉高压增加,体内的缺血修饰蛋白浓度逐步增高;缺血修饰蛋白浓度与肺动脉压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COPD患者缺血修饰蛋白浓度与肺动脉高压有良好的正相关性.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心血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拔管反应.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心血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7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直接拔管,观察组在局部麻醉的方式下进行拔管,观察两组患者心率情况及拔管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拔管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出现拔管反应的13例患者进行相应处理(介入治疗、药物治疗、CABG)后均恢复,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介入治疗后进行局部麻醉后再行拔管,能够有效减少拔管反应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能够提高恢复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冠心病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冠心病便秘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冠心病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便秘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痊愈32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痊愈16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9.4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便秘患者加强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疗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利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教学技巧

    目的 总结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教学技巧,为临床的治疗和护理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2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护理内容包括食物选择技巧、控制患者体重、健康指导等方面.结果 经护理,所有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均得到纠正,通过给予药物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结论 指导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饮食、控制体重、补充营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控制患者病情的关键,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减轻各项临床症状.

    作者:明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探究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护理,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10.67%,显著低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血压心脏病的防治

    目的 研究高血压心脏病的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接诊的10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按照接诊顺序的单双号均分为两组,对双号组(对照组)患者进行缬沙坦治疗,对单号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氢氯噻嗪,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总在效率94%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程度方面,观察组更具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来讲,采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的疗效较为显著,另外合理调整日常饮食与用药剂量,保持充足的睡眠,均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生.

    作者:刘建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在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总结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采取正常药物是采用一般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取正常药物是采取精心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结果 采取精心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论 对于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采取全方位精心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多巴酚丁胺联合利尿剂治疗低血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多巴酚丁胺联合利尿剂治疗低血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诊的低血压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5例,其主要接受多巴酚丁胺联合利尿剂治疗并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早期在我院接诊的64例患者,其主要单纯接受利尿剂等基础治疗,并将其设为对照组.调查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在接受不同治疗的情况下,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8.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31, P<0.05).结论 通过对低血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多巴酚丁胺联合利尿剂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梁普博;郑云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酸酯类、他汀类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倍他乐克联合万爽力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于冠心病疾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倍他乐克联合万爽力进行治疗,能够显著的提高疗效,确保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实现患者疾病的康复.

    作者:朱利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方法对于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2009年3月~2012年7月我科室82例冠心病患者采取中医辩证分型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 本组82例患者显效58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1%,显效率71.6%,疗效十分理想.本组患者出现腹泻1例,恶心1例,经调整用药后消失.结论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方法对于冠心病患者有着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史焕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连朴饮联合枸橼酸铋钾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18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和对照组83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铋钾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连朴饮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0%高于对照组的7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朴饮辅助枸橼酸铋钾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枸橼酸铋钾起效快,连朴饮药力持久,二者合用,相辅相成,可提高疗效,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鼎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分析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对比分析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8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94例,术前观察组进行硬膜外麻醉,对照组进行全身麻醉;术后观察患者睁眼时间、语言恢复时间及药物用量,并观察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睁眼时间、药物用量及语言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在术后短期认知功能评分方面,两组患者麻醉后6 h、12 h、24 h、48 h的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永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正确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是否对患有高血压症状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方法 挑出我院的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认真分析并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对立面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分别对每个组别进行有关高血压的正确认知教育、心理暗示与沟通、饮食方面的建议、运动方面等一系列健康及护理教育.对比分析高血压患者被健康与护理教育干预和正常状态下的患者在身体及身心等一系列方面的表现.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我院高血压患者的对比分析,试验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管理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正常状态下管理.可以认为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都有一定的改善.

    作者:卫晓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②

    B.专著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页码.例如: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100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析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急性冠脉综合征老年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60~70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高龄老年组)与对照组的基线特征情况,观察组进行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照组仅进行氯吡格雷疗法,比较两组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年龄、心率、血压水平、血糖水平、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高危风险因素之一为高龄,与患者的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密切相关,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显著提升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死率,促进患者身心早日康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孟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aaMAPK信号通路与缺血再灌注心肌关系的研究进展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信号通路是细胞内主要的信息传递途径之一.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心肌I/R损伤成为临床工作中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MAPK家族在心肌I/R损伤中起重要作用,通过调控MAPK家族信号通路活性表达,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本文就MAPK与心肌I/R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希;赵建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微创左腋下直切口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微创左腋下直切口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动脉导管未闭患儿6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微创左腋下直切口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患儿治疗情况.结果 67例患儿均未出现死亡.患儿在术后心脏杂音均全部消失,术后均给予患儿1~4天抗生素治疗,留置胸管24 h,共引流胸液10~80 mL.67例患儿中,出现并发胸腔积液2例,抽出积液约130 mL,并发胸膜外积液1例,并发左下肺不张2例.结论 采用左腋下直切口对小儿动脉导管未闭进行治疗,疗效较好,手术创伤较小,术后创口美观,需要手术器械简单且手术费用低,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金中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行为对心肌耗氧量及血压的影响分析

    心力衰竭(HF)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心肌细胞作为一种不可重生细胞,临床发生结构变化时难以逆转,在其治疗上已有各种规范治疗指南,因此,本文另辟蹊径从HF患者的日常临床行为上研究其对心肌耗氧量、血压等常见心血管指标的影响,以了解其基本原理,并辅助临床用药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海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处理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介入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特点,以及相应处理措施与处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两者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观察患者行介入手术(PTCA+STENT)背景下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特点,同时,针对这些临床特点而相应的给予有效处理对策进行干预.结果 本研究所选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介入术中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35例,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79.5%(35/44),其中,有1例患者因出现支架后无复流情况而死亡.结论 根据本研究结果得知,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行介入治疗时,极易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情况,因此,在介入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其做好预防与控制工作,必要时给予相关药物以及临时起搏器进行防护,从而降低其死亡率.

    作者:吴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永久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联合定心汤治疗老年永久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老年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21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各70例.甲组服用美托洛尔联合定心汤治疗,乙组单独服用美托洛尔,丙组单独服用定心汤治疗.对比分析三组 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甲组的心率控制总有效率高于乙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定心汤对老年永久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复脉汤治疗心脉痹阻型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心脉麻痹阻型心律失常患者服用复脉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心脉麻痹阻型心律失常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级与对照组,各2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为中医复脉汤治疗,对照组为常规西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不同药物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脉汤治疗心脉麻痹阻型疗效显著,能有效地调节血脉与神智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杨新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