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梅
目的 对比分析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8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94例,术前观察组进行硬膜外麻醉,对照组进行全身麻醉;术后观察患者睁眼时间、语言恢复时间及药物用量,并观察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睁眼时间、药物用量及语言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在术后短期认知功能评分方面,两组患者麻醉后6 h、12 h、24 h、48 h的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永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神宁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方法 72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服用帕罗西汀,治疗组服用心神宁联合帕罗西汀,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HAMD、SAS及SDS量表评分均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88.8%,不良反应发生率5.6%,对照组有效率69.4%,不良反应发生率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神宁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为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巴酚丁胺联合利尿剂治疗低血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诊的低血压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5例,其主要接受多巴酚丁胺联合利尿剂治疗并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早期在我院接诊的64例患者,其主要单纯接受利尿剂等基础治疗,并将其设为对照组.调查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在接受不同治疗的情况下,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8.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31, P<0.05).结论 通过对低血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多巴酚丁胺联合利尿剂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梁普博;郑云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分析微创穿刺与小骨孔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穿刺以及小骨孔开颅进行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 微创穿刺治疗方法的平均住院时间小于小骨孔开颅治疗的平均住院时间,微创穿刺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血肿情况较小骨孔开颅治疗手段相比,效果较差.结论 微创穿刺治疗方法能够缩短住院的时间,且造成较小的创伤,但在血肿清除率方面,应用小骨孔开颅术疗效较优.
作者:米万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正确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是否对患有高血压症状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方法 挑出我院的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认真分析并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对立面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分别对每个组别进行有关高血压的正确认知教育、心理暗示与沟通、饮食方面的建议、运动方面等一系列健康及护理教育.对比分析高血压患者被健康与护理教育干预和正常状态下的患者在身体及身心等一系列方面的表现.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我院高血压患者的对比分析,试验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管理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正常状态下管理.可以认为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都有一定的改善.
作者:卫晓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氧化应激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随机收集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9月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内皮细胞在AngⅡ与AngⅣ的影响下,p22phox中mRNA与蛋白表达的增加明显,但对mRNA的影响较小.MDA测定中,pACE2会抑制患者MDA水平,减少Ang Ⅱ的生成,维持平衡性,减少对患者血压的影响.结论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作为调控血压稳定的两大系统,两者为拮抗关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是人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同族物,其能生成血管紧张素(1-9)、水解血管紧张素Ⅰ等,在调节机体水盐代谢、氧化应激、血容量和血管张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廉亚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和护理质量的特点规律.全面回顾我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2014年的护理工作实践,分析主要特点,探索主要规律,提出提高护理质量举措.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基本符合护理规范、适应科室特点、发挥了主要功能作用,但在如何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和现代医疗新特点,不断满足患者的新要求、促进护理工作质量新发展上还存在差距和不足,需下更大功夫.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应积极适应形势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强化人文关怀,不断推进护理工作走向人性化、专业化、规范化.
作者:梁凤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B.专著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页码.例如: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配合水疗在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实验组联合水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95%对方案疗效确切,高于对照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95%对疗效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风后遗症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中西医配合水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成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析胺碘酮医治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32例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采取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比较组,各16例.比较组采取慢心律实施治疗,0.15 g/次,3次/d;研究组服用胺碘酮实施治疗,0.2 g/次,3次/d,心律不齐症状得到一定程度控制后,更改为0.2 g/次,2次/d,持续医治14天,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后,逐渐减少药量,剂量0.15 g/次, 1次/d.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15/16),比较组的总有效率为62.5%(10/16),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比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2例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比较组有5例产生不良现象,如呕吐、恶心等.结论 胺碘酮医治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现象的效果良好,使用后较少发生不良反应,安全性、稳定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运用.
作者:杨振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心内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原因、特点,探讨应对措施.方法 抽取我院2014年8月~2014年10月心内科护理人员36名,发放问卷调查其工作压力的来源及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护理人员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抑郁量表的变化.结果 在本次调查中,护理人员主诉工作压力大的原因多的是工作任务重及夜班加班多,所占比例分别为91.67%及83.33%;在干预后,护理人员的HAMA及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起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因素较多,针对护理人员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能够改善其焦虑及抑郁症状,缓解其工作压力.
作者:周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采用硝酸酯类等常规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在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舌下硝酸甘油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减少,但观察组减少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运动总做功呈显著增加,运动总时间出现延长, ST段压低在运动后大幅度减少,运动至ST段压低1 mm时间也发生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运动高峰心率、静息心率、率压积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便秘2例(5%);对照组心悸3例(7.5%),均无需停用药物.结论 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采用曲美他嗪药物治疗,可使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运动耐量提高,硝酸甘油量降低,且耐受性良好,无不良反应,有较高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振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信号通路是细胞内主要的信息传递途径之一.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心肌I/R损伤成为临床工作中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MAPK家族在心肌I/R损伤中起重要作用,通过调控MAPK家族信号通路活性表达,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本文就MAPK与心肌I/R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希;赵建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为了更好地对心血管病全面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是势在必行的,这样一来,中医和西医可以实现宏观与微观上的优势互补.以前,我们对心血管病的了解是不全面、不彻底,也会有一些谬论.只有将二者结合,从个体到整体、移动到停止、宏观到微观、功能到构造、特性到共性、显性到隐性、治本到治标采取多角度、深层次的全面分析,这样可以对心血管病有深入的了解,才会提升对疾病的治疗.本文对上面相关问题进行解析.
作者:孙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运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诊治的16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操作中运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观察组8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顽固缺血状态、新近梗死以及少量出血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运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的疗效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而且具有安全性高、耐受性好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克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其中A组予以服用依那普利,B组予以服用硝苯地平,C组予以联合服用依那普利和硝苯地平两种药物.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DBP)与收缩压(SBP)均有所下降,A组与B组幅度下降不明显,C组相较于A、B两组幅度下降效果显著.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拔管反应.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心血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7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直接拔管,观察组在局部麻醉的方式下进行拔管,观察两组患者心率情况及拔管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拔管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出现拔管反应的13例患者进行相应处理(介入治疗、药物治疗、CABG)后均恢复,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介入治疗后进行局部麻醉后再行拔管,能够有效减少拔管反应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能够提高恢复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将入院治疗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259例分为治疗组130例和对照组129例.对照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85%与对照组患者的77.52%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可有效的减少患者每次排便所需的时间,及缓解排便难度,临床不良反应少,且长期服药不易产生耐药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文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C.专著中析出文献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目[文献类型标志]//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目.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页码.例如: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基础上采用综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各项临床指标情况,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1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8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8.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动脉硬化指数、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综合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动脉硬化情况,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红贤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