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永明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运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诊治的16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操作中运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观察组8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顽固缺血状态、新近梗死以及少量出血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运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的疗效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而且具有安全性高、耐受性好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克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析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急性冠脉综合征老年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60~70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高龄老年组)与对照组的基线特征情况,观察组进行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照组仅进行氯吡格雷疗法,比较两组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年龄、心率、血压水平、血糖水平、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高危风险因素之一为高龄,与患者的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密切相关,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显著提升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死率,促进患者身心早日康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孟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治疗措施对脑出血急救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出血急救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4例实施了院前急救措施(观察组),70例未进行院前急救,直接行院内急救(对照组),对比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10天,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入院时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急救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王毅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分析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8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94例,术前观察组进行硬膜外麻醉,对照组进行全身麻醉;术后观察患者睁眼时间、语言恢复时间及药物用量,并观察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睁眼时间、药物用量及语言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在术后短期认知功能评分方面,两组患者麻醉后6 h、12 h、24 h、48 h的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永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析胺碘酮医治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32例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采取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比较组,各16例.比较组采取慢心律实施治疗,0.15 g/次,3次/d;研究组服用胺碘酮实施治疗,0.2 g/次,3次/d,心律不齐症状得到一定程度控制后,更改为0.2 g/次,2次/d,持续医治14天,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后,逐渐减少药量,剂量0.15 g/次, 1次/d.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15/16),比较组的总有效率为62.5%(10/16),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比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2例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比较组有5例产生不良现象,如呕吐、恶心等.结论 胺碘酮医治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现象的效果良好,使用后较少发生不良反应,安全性、稳定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运用.
作者:杨振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其中A组予以服用依那普利,B组予以服用硝苯地平,C组予以联合服用依那普利和硝苯地平两种药物.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DBP)与收缩压(SBP)均有所下降,A组与B组幅度下降不明显,C组相较于A、B两组幅度下降效果显著.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疗效得到有效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广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患者在急诊内科进行护理时的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在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44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资料中所反映的护理情况进行整理总结,找到合适的护理对策.结果 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后,全部康复出院,再入院的患者为2例,对院方提供的护理服务的满意人数为42例,占总人数的97.67%.结论 重症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入院后,在急诊内科接受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减少了死亡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改善,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杨秀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微创左腋下直切口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动脉导管未闭患儿6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微创左腋下直切口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患儿治疗情况.结果 67例患儿均未出现死亡.患儿在术后心脏杂音均全部消失,术后均给予患儿1~4天抗生素治疗,留置胸管24 h,共引流胸液10~80 mL.67例患儿中,出现并发胸腔积液2例,抽出积液约130 mL,并发胸膜外积液1例,并发左下肺不张2例.结论 采用左腋下直切口对小儿动脉导管未闭进行治疗,疗效较好,手术创伤较小,术后创口美观,需要手术器械简单且手术费用低,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金中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上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左室心肌应变.方法 采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正常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植入术前、术后一个月、两个月左室心肌纵向应变曲线.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心肌应变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后一个月、两个月后心肌应变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可用于评估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心肌应变情况.
作者:林晨晖;韩俊愈;万晓群;林开敏;郭拥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灸甘草汤加减治疗中医症候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自我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心肌炎患者45例,根据中医辨证法进行分型为:邪气侵袭组21例,气阴两虚组15例和心气虚弱组9例,采用中医辨证论作为指导,对其进行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心肌酶谱的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乳酸脱氢酶三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的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乳酸脱氢酶比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尤其是邪气侵袭组的各项指标的下降幅度相比较其他两组更为显著.三组患者之间的血清心肌酶指数变化较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炙甘草汤针对心肌炎患者进行加减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清心肌酶状况,缓解患者表现症状,起到良好的疗效,临床上可对其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经新闻出版总署行政审批同意(各刊均有书面批件),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从2013年起陆续创办了4种原创的以CD-ROM和DVD-ROM为载体的连续型电子出版物,形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电子版系列杂志.该电子版系列杂志均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主办、出版,是一组原创版权,应用文字、表格、图像、音频、视频、动画及幻灯所组成的多媒体连续型电子期刊.
作者: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系列杂志办公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全程优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全程组,各24例,前者给予常规措施护理,后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全程优化护理干预.结果 全程组患者的进出急诊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护理组患者心肌梗死复发率及二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治疗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优化护理是一种有效的心肌梗死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时效性,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梁爱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鲁南欣康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1例,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给予鲁南欣康以及心络胶囊.观察组仅给予鲁南欣康治疗,对比观察并记录心电图ST-T变化、症状体征改善情况,1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鲁南欣康单用和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鲁南欣康联合通心络胶囊口服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鲁南欣康单独使用.
作者:王云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中西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7例,予以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克拉霉素胶囊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治疗;实验组4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养胃汤.计算两组患者胃胀满、嗳气、口干、胃痛及乏力等症状的积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情况均有所改善,实验组患症状积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能够明显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多种症状,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周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信号通路是细胞内主要的信息传递途径之一.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心肌I/R损伤成为临床工作中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MAPK家族在心肌I/R损伤中起重要作用,通过调控MAPK家族信号通路活性表达,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本文就MAPK与心肌I/R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希;赵建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AMI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在给予积极抢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包括一般护理、病情监测、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疼痛护理等.结果 本组30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1例死亡,29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情绪稳定,顺利康复出院,抢救成功率达96.67%.结论 积极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AMI患者的救治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致死率.
作者:曹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将入院治疗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259例分为治疗组130例和对照组129例.对照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85%与对照组患者的77.52%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可有效的减少患者每次排便所需的时间,及缓解排便难度,临床不良反应少,且长期服药不易产生耐药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文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方法对于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2009年3月~2012年7月我科室82例冠心病患者采取中医辩证分型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 本组82例患者显效58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1%,显效率71.6%,疗效十分理想.本组患者出现腹泻1例,恶心1例,经调整用药后消失.结论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方法对于冠心病患者有着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史焕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采用养血清脑颗粒与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使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3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使用盐酸贝那普利片或养血清脑颗粒与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用药后,比较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下降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失眠状况均有一定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与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衍梅;尚玉金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