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曲美他嗪治疗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李振中

关键词:曲美他嗪, 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采用硝酸酯类等常规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在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舌下硝酸甘油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减少,但观察组减少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运动总做功呈显著增加,运动总时间出现延长, ST段压低在运动后大幅度减少,运动至ST段压低1 mm时间也发生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运动高峰心率、静息心率、率压积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便秘2例(5%);对照组心悸3例(7.5%),均无需停用药物.结论 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采用曲美他嗪药物治疗,可使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运动耐量提高,硝酸甘油量降低,且耐受性良好,无不良反应,有较高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养血清脑颗粒与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使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探讨采用养血清脑颗粒与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使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3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使用盐酸贝那普利片或养血清脑颗粒与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用药后,比较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下降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失眠状况均有一定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与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衍梅;尚玉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②

    B.专著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页码.例如: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氧化应激与高血压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氧化应激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随机收集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9月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内皮细胞在AngⅡ与AngⅣ的影响下,p22phox中mRNA与蛋白表达的增加明显,但对mRNA的影响较小.MDA测定中,pACE2会抑制患者MDA水平,减少Ang Ⅱ的生成,维持平衡性,减少对患者血压的影响.结论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作为调控血压稳定的两大系统,两者为拮抗关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是人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同族物,其能生成血管紧张素(1-9)、水解血管紧张素Ⅰ等,在调节机体水盐代谢、氧化应激、血容量和血管张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廉亚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急性冠脉综合症左室心肌应变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上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左室心肌应变.方法 采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正常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植入术前、术后一个月、两个月左室心肌纵向应变曲线.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心肌应变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后一个月、两个月后心肌应变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可用于评估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心肌应变情况.

    作者:林晨晖;韩俊愈;万晓群;林开敏;郭拥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药凉血解毒汤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所致放射性口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凉血解毒汤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所致放射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放射性口腔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自拟凉血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pH值变化及缓解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治疗后pH值分别为(6.61±0.53)、(5.51±0.74),口腔炎缓解时间分别为(6.85±1.42)、(10.74±2.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中药凉血解毒汤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致口腔炎疗效明确,能明显改善患者口腔pH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惠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人性化医护在心血管病内科护理过程中对心血管疾患者促进效果.方法 在某院选取心血管患者120例,按照不同病症进行分组,分别给予对照组和实验组不同程度医护,观察患者身体康复状况和心理状态.结果 采取人性化护理方式的实验组患者,整体上的恢复情况比对照组要好,住院时间也比较短,对于医院以及护士的满意度普遍比较高.结论 人性化心血管内科护理极大提高和改善患者治疗效果,预防并控制心理衰竭并发症复发和增强患者对生活的信心.

    作者:刘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全程优化护理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全程优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全程组,各24例,前者给予常规措施护理,后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全程优化护理干预.结果 全程组患者的进出急诊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护理组患者心肌梗死复发率及二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治疗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优化护理是一种有效的心肌梗死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时效性,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梁爱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将入院治疗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259例分为治疗组130例和对照组129例.对照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85%与对照组患者的77.52%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可有效的减少患者每次排便所需的时间,及缓解排便难度,临床不良反应少,且长期服药不易产生耐药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文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模式在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82例肺心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1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56%,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7.80%,实验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心病患者的住院期间,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可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减少护患纠纷事故发生,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实践.

    作者:徐晓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血管内科患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心血管内科患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表现,针对该问题,对心血管疾病提供一定的治疗理论基础.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相应的糖代谢检测,在空腹的条件下对患者进行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心血管患者的糖代谢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的糖代谢结论.结果 从200例诊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中,糖代谢明显受损的为80例,占总数的40%,而糖尿病患者为60例,占总数的30%.结论 在相对空腹测量患者血糖的情况来说,血糖耐性实验的诊断更加的准确,及时发现心血管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对于防治患者的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伟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微创穿刺与小骨孔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评价

    目的 对比分析微创穿刺与小骨孔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穿刺以及小骨孔开颅进行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 微创穿刺治疗方法的平均住院时间小于小骨孔开颅治疗的平均住院时间,微创穿刺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血肿情况较小骨孔开颅治疗手段相比,效果较差.结论 微创穿刺治疗方法能够缩短住院的时间,且造成较小的创伤,但在血肿清除率方面,应用小骨孔开颅术疗效较优.

    作者:米万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措施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其心理护理的措施.方法 选自2012年12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率71.1%,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率52.6%.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通过结合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实现了对患者的科学护理.

    作者:尚玉秀;杨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连朴饮联合枸橼酸铋钾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18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和对照组83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铋钾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连朴饮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0%高于对照组的7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朴饮辅助枸橼酸铋钾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枸橼酸铋钾起效快,连朴饮药力持久,二者合用,相辅相成,可提高疗效,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鼎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鲁南欣康联合通心络治疗心绞痛的疗效

    目的 探讨鲁南欣康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1例,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给予鲁南欣康以及心络胶囊.观察组仅给予鲁南欣康治疗,对比观察并记录心电图ST-T变化、症状体征改善情况,1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鲁南欣康单用和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鲁南欣康联合通心络胶囊口服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鲁南欣康单独使用.

    作者:王云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其中A组予以服用依那普利,B组予以服用硝苯地平,C组予以联合服用依那普利和硝苯地平两种药物.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DBP)与收缩压(SBP)均有所下降,A组与B组幅度下降不明显,C组相较于A、B两组幅度下降效果显著.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银杏叶片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在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时应用氨氯地平同银杏叶片联合的治疗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伴有高血脂症状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获得了患者本人以及患者家属的同意后对患者进行临床实践治疗与研究.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氨氯地平同辛伐他汀联合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氨氯地平同银杏叶片联合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采取同样的护理方法并对其临床降压与降脂的效果以及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浆总胆固醇与平均动脉压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降压的总有效率为87%,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降脂的总有效率为74%,低于观察组患者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浆总胆固醇以及平均动脉压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高血压伴有高脂血症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应使用氨氯地平同银杏叶片联合的治疗方法,其有着十分理想的疗效,值得应用并对其大力地推广.

    作者:何永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在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总结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采取正常药物是采用一般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取正常药物是采取精心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结果 采取精心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论 对于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采取全方位精心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基础上采用综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各项临床指标情况,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1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8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8.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动脉硬化指数、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综合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动脉硬化情况,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红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微创左腋下直切口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微创左腋下直切口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动脉导管未闭患儿6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微创左腋下直切口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患儿治疗情况.结果 67例患儿均未出现死亡.患儿在术后心脏杂音均全部消失,术后均给予患儿1~4天抗生素治疗,留置胸管24 h,共引流胸液10~80 mL.67例患儿中,出现并发胸腔积液2例,抽出积液约130 mL,并发胸膜外积液1例,并发左下肺不张2例.结论 采用左腋下直切口对小儿动脉导管未闭进行治疗,疗效较好,手术创伤较小,术后创口美观,需要手术器械简单且手术费用低,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金中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AMI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在给予积极抢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包括一般护理、病情监测、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疼痛护理等.结果 本组30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1例死亡,29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情绪稳定,顺利康复出院,抢救成功率达96.67%.结论 积极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AMI患者的救治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致死率.

    作者:曹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