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氧化应激与高血压的关系

廉亚洁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氧化应激,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 血管张力
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氧化应激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随机收集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9月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内皮细胞在AngⅡ与AngⅣ的影响下,p22phox中mRNA与蛋白表达的增加明显,但对mRNA的影响较小.MDA测定中,pACE2会抑制患者MDA水平,减少Ang Ⅱ的生成,维持平衡性,减少对患者血压的影响.结论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作为调控血压稳定的两大系统,两者为拮抗关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是人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同族物,其能生成血管紧张素(1-9)、水解血管紧张素Ⅰ等,在调节机体水盐代谢、氧化应激、血容量和血管张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曲美他嗪治疗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采用硝酸酯类等常规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在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舌下硝酸甘油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减少,但观察组减少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运动总做功呈显著增加,运动总时间出现延长, ST段压低在运动后大幅度减少,运动至ST段压低1 mm时间也发生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运动高峰心率、静息心率、率压积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便秘2例(5%);对照组心悸3例(7.5%),均无需停用药物.结论 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采用曲美他嗪药物治疗,可使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运动耐量提高,硝酸甘油量降低,且耐受性良好,无不良反应,有较高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振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院前急救治疗措施对脑出血急救病例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治疗措施对脑出血急救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出血急救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4例实施了院前急救措施(观察组),70例未进行院前急救,直接行院内急救(对照组),对比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10天,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入院时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急救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王毅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病室患者的临床影响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病室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有心血管疾病并且在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护的患者.随机对其分组,实验组50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基本护理,比较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心血管病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100%,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66%,实验组心血病患者在心血管事件以及不良情绪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的心血管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缓解,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对重症监护室的心血管患者病情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建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措施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其心理护理的措施.方法 选自2012年12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率71.1%,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率52.6%.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通过结合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实现了对患者的科学护理.

    作者:尚玉秀;杨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神宁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心神宁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方法 72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服用帕罗西汀,治疗组服用心神宁联合帕罗西汀,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HAMD、SAS及SDS量表评分均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88.8%,不良反应发生率5.6%,对照组有效率69.4%,不良反应发生率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神宁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为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自拟中药胸痹3号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胸痹3号联合抗血小板药物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的冠心病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中药胸痹3号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数据显示,采用自拟中药胸痹3号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85.7%明显高于采取常规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自拟中药胸痹3号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冠心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常杏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对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在给予综合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护理干预包括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用药护理等措施,并观察总体效果.结果 本组48例患者经治疗和临床护理干预后,显效33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92%.结论 临床护理可有效提高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微创穿刺与小骨孔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评价

    目的 对比分析微创穿刺与小骨孔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穿刺以及小骨孔开颅进行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 微创穿刺治疗方法的平均住院时间小于小骨孔开颅治疗的平均住院时间,微创穿刺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血肿情况较小骨孔开颅治疗手段相比,效果较差.结论 微创穿刺治疗方法能够缩短住院的时间,且造成较小的创伤,但在血肿清除率方面,应用小骨孔开颅术疗效较优.

    作者:米万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行为对心肌耗氧量及血压的影响分析

    心力衰竭(HF)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心肌细胞作为一种不可重生细胞,临床发生结构变化时难以逆转,在其治疗上已有各种规范治疗指南,因此,本文另辟蹊径从HF患者的日常临床行为上研究其对心肌耗氧量、血压等常见心血管指标的影响,以了解其基本原理,并辅助临床用药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海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在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总结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采取正常药物是采用一般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取正常药物是采取精心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结果 采取精心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论 对于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采取全方位精心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银杏叶片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在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时应用氨氯地平同银杏叶片联合的治疗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伴有高血脂症状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获得了患者本人以及患者家属的同意后对患者进行临床实践治疗与研究.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氨氯地平同辛伐他汀联合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氨氯地平同银杏叶片联合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采取同样的护理方法并对其临床降压与降脂的效果以及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浆总胆固醇与平均动脉压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降压的总有效率为87%,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降脂的总有效率为74%,低于观察组患者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浆总胆固醇以及平均动脉压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高血压伴有高脂血症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应使用氨氯地平同银杏叶片联合的治疗方法,其有着十分理想的疗效,值得应用并对其大力地推广.

    作者:何永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AMI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在给予积极抢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包括一般护理、病情监测、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疼痛护理等.结果 本组30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1例死亡,29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情绪稳定,顺利康复出院,抢救成功率达96.67%.结论 积极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AMI患者的救治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致死率.

    作者:曹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与护理质量要点分析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和护理质量的特点规律.全面回顾我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2014年的护理工作实践,分析主要特点,探索主要规律,提出提高护理质量举措.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基本符合护理规范、适应科室特点、发挥了主要功能作用,但在如何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和现代医疗新特点,不断满足患者的新要求、促进护理工作质量新发展上还存在差距和不足,需下更大功夫.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应积极适应形势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强化人文关怀,不断推进护理工作走向人性化、专业化、规范化.

    作者:梁凤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正确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是否对患有高血压症状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方法 挑出我院的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认真分析并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对立面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分别对每个组别进行有关高血压的正确认知教育、心理暗示与沟通、饮食方面的建议、运动方面等一系列健康及护理教育.对比分析高血压患者被健康与护理教育干预和正常状态下的患者在身体及身心等一系列方面的表现.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我院高血压患者的对比分析,试验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管理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正常状态下管理.可以认为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都有一定的改善.

    作者:卫晓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aaMAPK信号通路与缺血再灌注心肌关系的研究进展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信号通路是细胞内主要的信息传递途径之一.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心肌I/R损伤成为临床工作中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MAPK家族在心肌I/R损伤中起重要作用,通过调控MAPK家族信号通路活性表达,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本文就MAPK与心肌I/R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希;赵建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将入院治疗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259例分为治疗组130例和对照组129例.对照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85%与对照组患者的77.52%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可有效的减少患者每次排便所需的时间,及缓解排便难度,临床不良反应少,且长期服药不易产生耐药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文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100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析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急性冠脉综合征老年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60~70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高龄老年组)与对照组的基线特征情况,观察组进行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照组仅进行氯吡格雷疗法,比较两组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年龄、心率、血压水平、血糖水平、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高危风险因素之一为高龄,与患者的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密切相关,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显著提升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死率,促进患者身心早日康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孟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教学技巧

    目的 总结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教学技巧,为临床的治疗和护理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2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护理内容包括食物选择技巧、控制患者体重、健康指导等方面.结果 经护理,所有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均得到纠正,通过给予药物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结论 指导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饮食、控制体重、补充营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控制患者病情的关键,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减轻各项临床症状.

    作者:明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 将289例流行性腮腺炎随机分为治疗组145例和对照组患儿144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注射,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6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能够减少利巴韦林耐药性,同时提高抗病毒的功效,对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具有确切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翠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目的 对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的药物动力学进行分析.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对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在狗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 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在狗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满足双室模型,血药浓度表现为吸收快、消除慢.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在体内的消除速度慢、过程较长,在体内的作用时间较长,对其药物动力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