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aMAPK信号通路与缺血再灌注心肌关系的研究进展

王希;赵建力

关键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心肌缺血再灌注
摘要: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信号通路是细胞内主要的信息传递途径之一.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心肌I/R损伤成为临床工作中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MAPK家族在心肌I/R损伤中起重要作用,通过调控MAPK家族信号通路活性表达,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本文就MAPK与心肌I/R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病室患者的临床影响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病室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有心血管疾病并且在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护的患者.随机对其分组,实验组50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基本护理,比较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心血管病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100%,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66%,实验组心血病患者在心血管事件以及不良情绪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的心血管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缓解,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对重症监护室的心血管患者病情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建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疗效得到有效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广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和应对措施

    目的 分析心内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原因、特点,探讨应对措施.方法 抽取我院2014年8月~2014年10月心内科护理人员36名,发放问卷调查其工作压力的来源及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护理人员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抑郁量表的变化.结果 在本次调查中,护理人员主诉工作压力大的原因多的是工作任务重及夜班加班多,所占比例分别为91.67%及83.33%;在干预后,护理人员的HAMA及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起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因素较多,针对护理人员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能够改善其焦虑及抑郁症状,缓解其工作压力.

    作者:周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微创左腋下直切口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微创左腋下直切口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动脉导管未闭患儿6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微创左腋下直切口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患儿治疗情况.结果 67例患儿均未出现死亡.患儿在术后心脏杂音均全部消失,术后均给予患儿1~4天抗生素治疗,留置胸管24 h,共引流胸液10~80 mL.67例患儿中,出现并发胸腔积液2例,抽出积液约130 mL,并发胸膜外积液1例,并发左下肺不张2例.结论 采用左腋下直切口对小儿动脉导管未闭进行治疗,疗效较好,手术创伤较小,术后创口美观,需要手术器械简单且手术费用低,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金中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复脉汤治疗心脉痹阻型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心脉麻痹阻型心律失常患者服用复脉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心脉麻痹阻型心律失常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级与对照组,各2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为中医复脉汤治疗,对照组为常规西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不同药物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脉汤治疗心脉麻痹阻型疗效显著,能有效地调节血脉与神智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杨新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aaMAPK信号通路与缺血再灌注心肌关系的研究进展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信号通路是细胞内主要的信息传递途径之一.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心肌I/R损伤成为临床工作中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MAPK家族在心肌I/R损伤中起重要作用,通过调控MAPK家族信号通路活性表达,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本文就MAPK与心肌I/R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希;赵建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100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析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急性冠脉综合征老年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60~70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高龄老年组)与对照组的基线特征情况,观察组进行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照组仅进行氯吡格雷疗法,比较两组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年龄、心率、血压水平、血糖水平、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高危风险因素之一为高龄,与患者的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密切相关,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显著提升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死率,促进患者身心早日康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孟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自拟中药胸痹3号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胸痹3号联合抗血小板药物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的冠心病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中药胸痹3号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数据显示,采用自拟中药胸痹3号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85.7%明显高于采取常规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自拟中药胸痹3号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冠心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常杏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分析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对比分析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8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94例,术前观察组进行硬膜外麻醉,对照组进行全身麻醉;术后观察患者睁眼时间、语言恢复时间及药物用量,并观察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睁眼时间、药物用量及语言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在术后短期认知功能评分方面,两组患者麻醉后6 h、12 h、24 h、48 h的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永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其中A组予以服用依那普利,B组予以服用硝苯地平,C组予以联合服用依那普利和硝苯地平两种药物.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DBP)与收缩压(SBP)均有所下降,A组与B组幅度下降不明显,C组相较于A、B两组幅度下降效果显著.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将入院治疗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259例分为治疗组130例和对照组129例.对照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85%与对照组患者的77.52%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可有效的减少患者每次排便所需的时间,及缓解排便难度,临床不良反应少,且长期服药不易产生耐药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文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内科护理对策

    目的 探究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患者在急诊内科进行护理时的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在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44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资料中所反映的护理情况进行整理总结,找到合适的护理对策.结果 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后,全部康复出院,再入院的患者为2例,对院方提供的护理服务的满意人数为42例,占总人数的97.67%.结论 重症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入院后,在急诊内科接受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减少了死亡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改善,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杨秀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不同中医症候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灸甘草汤加减治疗中医症候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自我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心肌炎患者45例,根据中医辨证法进行分型为:邪气侵袭组21例,气阴两虚组15例和心气虚弱组9例,采用中医辨证论作为指导,对其进行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心肌酶谱的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乳酸脱氢酶三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的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乳酸脱氢酶比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尤其是邪气侵袭组的各项指标的下降幅度相比较其他两组更为显著.三组患者之间的血清心肌酶指数变化较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炙甘草汤针对心肌炎患者进行加减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清心肌酶状况,缓解患者表现症状,起到良好的疗效,临床上可对其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院前急救治疗措施对脑出血急救病例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治疗措施对脑出血急救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出血急救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4例实施了院前急救措施(观察组),70例未进行院前急救,直接行院内急救(对照组),对比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10天,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入院时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急救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王毅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诊疗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急诊心肌梗塞临床诊疗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依据循证护理配合方案进行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护理工作人员评分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工作当中可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爱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治疗心力衰竭的新药及新技术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地兰;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普钠.记录两组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血压、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均较之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硝普钠可获得更为理想的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韩林海;莫利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究中西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

    目的 探究中西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7例,予以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克拉霉素胶囊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治疗;实验组4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养胃汤.计算两组患者胃胀满、嗳气、口干、胃痛及乏力等症状的积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情况均有所改善,实验组患症状积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能够明显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多种症状,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周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多巴酚丁胺联合利尿剂治疗低血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多巴酚丁胺联合利尿剂治疗低血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诊的低血压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5例,其主要接受多巴酚丁胺联合利尿剂治疗并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早期在我院接诊的64例患者,其主要单纯接受利尿剂等基础治疗,并将其设为对照组.调查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在接受不同治疗的情况下,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8.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31, P<0.05).结论 通过对低血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多巴酚丁胺联合利尿剂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梁普博;郑云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利喜定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利喜定静脉注射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方法 36例高血压急症患者予利喜定 25 mg于5 min内静脉注射,然后以0.1~0.2 mg/min静滴,测定用药前后的血压、心衰改善情况.结果 用药10 min后血压明显下降,30 min达到高峰,60 min后稳定,有效率达100%,此过程心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高血压急症的治疗中利喜定起效快,疗效明显、稳定、副作用少.

    作者:王伊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血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拔管反应.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心血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7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直接拔管,观察组在局部麻醉的方式下进行拔管,观察两组患者心率情况及拔管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拔管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出现拔管反应的13例患者进行相应处理(介入治疗、药物治疗、CABG)后均恢复,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介入治疗后进行局部麻醉后再行拔管,能够有效减少拔管反应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能够提高恢复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