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丽娟教授治疗冠心病经验介绍

李宏艳

关键词:治疗冠心病, 治疗心血管疾病, 中医医院, 临床经验, 经验总结, 老中医, 国家级, 专家, 出诊, 北京
摘要:黄丽娟教授是北京中医医院著名的心血管专家,是国家级老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有丰富的、独特的临床经验。我有幸跟随其出诊半年,收获颇多,现把黄教授治疗冠心病的部分经验总结如下。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心血管超声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心血管超声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9月收治的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进行心血管超声检查并与后的病理确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所有患者均被检查为肺动脉栓塞,与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结论心血管超声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诊断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韩天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元胡承气汤辅助常规西医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3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29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49例与对照组1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元胡承气汤进行治疗。治疗7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元胡承气汤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军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西医对高胰岛素血症性闭经的认识与治疗概况

    闭经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症状,其中包括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II型中的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可引起排卵障碍,从而导致闭经。大部分人还可合并有肥胖、多毛、痤疮、不孕等症状。现将2004~2014年中西医对高胰岛素血症性闭经的认识与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周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慢性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引起的Kounis综合征

    由过敏反应引起的Kounis综合征(KS)已有许多文献报道,但由慢性自身免疫性荨麻疹(CAU)诱发的KS尚鲜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31岁的女性,其患有慢性荨麻疹近3年,近一个星期加重,每次荨麻疹恶化,均伴有心脏症状。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检测显示患者是不常见的过敏原过敏,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和血清抗高亲和力IgE受体抗体阳性表明患者患有CAU。其冠状动脉病变由心电图的动态改变、心肌肌钙蛋白T(cTnT)检测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该病例提示急诊科和心内科医生,当间歇性发作的慢性荨麻疹伴心脏症状反复发作时,应考虑KS,并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

    作者:刘伟;亓树莹;康尔恂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探究分析其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分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的SAQ量表的各个方面的指标明显低于观察组的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临床护理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赵美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观察心脏彩超应用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效果

    目的:对心脏彩超应用于高血压心脏病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心脏彩超进行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记录患者的检测阳性率。结果对所有患者采用心脏彩超进行检查,其心脏病的阳性率为75%,阳性率较高,诊断结果较为准确。结论对于患者采用心脏彩超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早期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客观地反应患者高血压心脏病的情况,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推广使用。

    作者:姚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老年病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在给予积极对症治疗的同时,配合护士给予综合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包括生活起居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预防感染等,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52例患者,经给予积极治疗和护理措施干预后,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血糖水平稳定,患者满意度高,综合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出院。结论积极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孟笑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心房粘液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心房粘液瘤的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2014年我院治疗的心房粘液瘤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心房粘液瘤25例,右心房粘液瘤2例,双心房粘液瘤1例。结果1例患者为术前巨大左心房粘液瘤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治疗无效死亡,其余27例患者均在体外循环手术下治疗,无死亡,且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对患者进行随访,均无复发。结论对于心房粘液瘤患者在确诊后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根据患者的瘤体特点在操作的过程中要认真仔细,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晓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加强优质护理对改善老年心肌梗塞患者预后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心肌梗塞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使用组传统护理模式护理,研究组使用优质护理模式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相应的临床护理之后,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肌梗塞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有效的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效果。

    作者:陆豫;王芳;单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措施和效果,为临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采用非心脏手术治疗冠心病患者72例麻醉处理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回顾性分析,患者根据其临床症状和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结果跟单纯全麻或单纯硬膜外麻醉相比较,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有血压保持平稳、脉搏波动较小、镇痛相对完善、患者苏醒快、苏醒期病情平稳等优势。结论进行非心脏手术治疗冠心病对患者有较大的危险性,应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测,保证患者的安全,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作者:曾煜霖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观察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治疗的疗效

    目的:观察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将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07%,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14,P=0.013)。结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急诊内科治疗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疗效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马迎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浅谈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防治的护理干预方案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预防性护理方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效果。

    作者:吴纯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4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124例和对照组1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冠脉通痹汤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可改善心肌的缺血状况、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建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西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5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6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135例与对照组1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则给予中药方剂新加阳和汤以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6.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加阳和汤较单纯常规西药治疗可迅速缓解患者整体不适,同时无不良反应,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高海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分析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干预前后神经功能EDS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在感染、消化道出血、中枢性高热及压疮等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E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评分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亚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

    目的:观察治疗冠心病(CHD)快速型心律失常中使用胺碘酮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2年5月~2014年12月治疗的CHD并发快速型心率失常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奎尼丁组与胺碘酮组,分别给予两种药物。结果奎尼丁组中有效48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76.19%;胺碘酮组中有效57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90.48%,胺碘酮组的有效率高于奎尼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CHD并发心律失常时应用胺碘酮可改善疗效。

    作者:赵献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7天后,采用超声检查及测定。各项心脏超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检查,发现对照组患者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相比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非常显著,且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王福荣;王治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护理工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138例与对照组137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护理组给予特殊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5%低于对照组的18.98%,家属满意度为99.28%高于对照组的7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给予特殊护理,不仅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及家属较为满意。

    作者:李爱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用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对症护理用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12月收治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27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护理组138例和对照组13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护理组给予对症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9.28%高于对照组6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症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给予的综合有效护理,可加速患者的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及进一步完善。

    作者:王晓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目的:评价分析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与中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口服甲泼尼龙片,观察组采用静脉滴注甲泼尼龙,并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氧分压(PaO2)、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测试量表(CAT)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PaO2、FEV1、MMRC评分、CAT评分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3.33%显著高于观察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中药和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均能获得良好的疗效,其中静脉滴注并发症发生率少,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王湘雨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