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分析

刘金凤

关键词:急性粘连性肠梗阻, 直肠癌, 中医护理,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观察组肠鸣音恢复、症状消失、住院及肛门排便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明显提高疗效和护理效果,值得应用及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外科手术麻醉护理技巧的分析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手术麻醉的护理技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麻醉过程中对其进行优质全面的护理,结束后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通过护理后,30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完成,在后续治疗后均得到了痊愈。结论心脏病的患者在手术时,情况多变,在手术前,护士应做好各项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同时也要和手术持刀医生配合紧密,护士与医师同心协力更能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

    作者:王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早期溶栓治疗,于溶栓前、溶栓中、溶栓后加强护理,并针对常见并发症进行预防护理。结果所有患者经及时救治及护理,完全符合冠脉再通标准26例,再通率为81.25%,余者6例中,未达再通标准住院继续接受治疗5例,出现急性左心衰竭抢救无效死亡1例。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早期溶栓治疗的基础上,需加强临床护理干预,以保证溶栓效果,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谢明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的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心脏彩超检查与心电图检查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心脏彩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观察左心室肥厚、左房增大、左心室增大、升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弹性减退、舒张期二尖瓣血流E/A值及心肌缺血、心率改变等指标,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价值。结果心脏彩超检查的左心室肥厚诊断率为35.56%,高于心电图的2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心脏彩超相比于心电图检查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臧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23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16例和对照组115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采用硫酸镁联合中医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先兆流产、剖腹产、新生儿合并症、围产儿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较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谢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观察CD36缺陷影响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目的:观察CD36缺陷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变化和相应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以明确脑出血过程中CD36的功能。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99例,利用PCR-SSP技术进行CD36缺陷的筛查,收集患者临床及头颅CT资料,并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HS)评分,评价脑出血后血肿吸收速度。结果 CD36缺陷型患者血肿吸收速度减慢,NIHSS评分明显增高。结论 CD36缺陷患者血肿吸收速度减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加重。

    作者:郭淼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消化不良患儿209例,依据入院顺序编号将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105例与对比组104例,对比组常规给予思密达、莫沙必利口服,研究组在对比组治疗基础上,服用中药消食消胀汤。观察两组患儿的病情控制效果及用药治疗总时间。结果研究组病情控制有效率为96.19%,对比组病情控制有效率为78.85%,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计用药治疗时间,研究组为(5.06±1.03)天,对比组为(8.32±2.00)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疗效较为显著,治疗时间缩短,加快了消化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艳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影响

    目的:分析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效果、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丽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高血压患者行个体量化健康教育对自我护理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行个体量化健康教育对自我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个体量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自我护理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自测血压、规律运动、按时按量服药、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定期检查等自我护理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量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依从性,认识到自我护理的重要性,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张亚娣;皮寒寒;户艳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老年肺部感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早期护理措施

    目的:研究老年肺部感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早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肺部感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加强早期护理措施的实施,预防肺部感染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早期护理后,老年患者的生存率为95%,护理满意度为96.7%;其症状缓解,减少并发症,逐渐恢复健康。结论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早期护理,有利于老年肺部感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孙华;常晨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5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行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微创穿刺,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生存13例,死亡3例;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Ⅰ~Ⅱ级生存率为25.0%,病死率为18.8%。观察组生存15例,死亡1例;ADLⅠ~Ⅱ级生存率为62.5%,病死率为6.3%。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颅骨钻孔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创伤小、生存率高、病死率低,是更为理想的治疗术式。

    作者:韩桂保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冠脉搭桥术后患者低氧血症护理

    目的: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低氧血症护理,分析护理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进行冠脉搭桥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患者100例,并对其进行有效护理。结果低氧血症患者中有轻度低氧血症93例(93%);中度低氧血症5例(5%);重度低氧血症2例(2%)。经护理和对症治疗患者均痊愈。结论对冠脉搭桥术后发出低氧血症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防止低氧血症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作者:张东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分流断流联合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分流断流联合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单独采用断流术,研究组采用分流断流联合术,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自由门静脉压(FP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采用分流断流联合术治疗的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刘岩;董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结果实验组患儿的疼痛评分、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疼痛程度,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苏圣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肾绞痛患者24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21例与对照组120例,两组均给予黄体酮肌内注射40.0 mg,试验组同时给予2%的利多卡因进行穴位封闭加中药口服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绞痛,安全有效、快捷,痛苦小,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应用与研究。

    作者:高慧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优质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治疗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1.42%,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且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武琳蓓;史若楠;王夏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大量高压性脑出血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

    总结大量高压性脑出血患者42例PICC置管的护理,包括置管前的宣教、置管时的配合、置管后的维护等,提高了护理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认为PICC置管是大量高压性脑出血治疗过程中的佳输液通路。

    作者:周立英;刘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综合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意识障碍发生率、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文辉;刘凤霞;王春雷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风险评估

    目的:分析风险评估办法对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和应对措施。结果针对各项风险深入分析,主要由患者本身、护理人员疏漏、客观条件简陋等方面造成,为改善护理效果,降低风险,可通过制定良好的科室护理制度,合理安排护理人员调休时间及各项人、物力资源,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结论通过分析临床上潜在风险及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雪莲;徐杏安;魏洁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观察组肠鸣音恢复、症状消失、住院及肛门排便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明显提高疗效和护理效果,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刘金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9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层法分为观察组99例与对照组98例。所有患者均口服辅酶Q+维生素C+肌苷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并给予常规扩张血管、强心、利尿治疗;观察组加用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缩短分数(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减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增大,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参麦注射液与常规西药结合用于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射血分数,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三班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