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在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张文辉;刘凤霞;王春雷

关键词:循证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 术后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综合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意识障碍发生率、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早期溶栓治疗,于溶栓前、溶栓中、溶栓后加强护理,并针对常见并发症进行预防护理。结果所有患者经及时救治及护理,完全符合冠脉再通标准26例,再通率为81.25%,余者6例中,未达再通标准住院继续接受治疗5例,出现急性左心衰竭抢救无效死亡1例。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早期溶栓治疗的基础上,需加强临床护理干预,以保证溶栓效果,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谢明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6月收治的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的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蔡和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2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114例和对照组11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效果,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结果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6.49%,高于对照组的75.22%,SAS评分和SD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海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心脉隆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14例和对照组113例。对照组采取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脉隆注射液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22%,射血分数和心脏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朝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慢性脑供血不足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以及血浆比黏度下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感冒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感冒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感冒患儿20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101例和对照组100例。研究组给予感冒清颗粒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后退热率、咽喉红肿痛消失率、咳嗽消失率、鼻塞流涕消失率及住院天数。结果研究组患儿退热率、咽喉红肿痛消失率、咳嗽消失率、鼻塞流涕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感冒疗效明显,可以显著控制小儿感冒症状,减少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卞艳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23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16例和对照组115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采用硫酸镁联合中医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先兆流产、剖腹产、新生儿合并症、围产儿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较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谢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影响

    目的:分析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效果、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丽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观察CD36缺陷影响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目的:观察CD36缺陷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变化和相应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以明确脑出血过程中CD36的功能。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99例,利用PCR-SSP技术进行CD36缺陷的筛查,收集患者临床及头颅CT资料,并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HS)评分,评价脑出血后血肿吸收速度。结果 CD36缺陷型患者血肿吸收速度减慢,NIHSS评分明显增高。结论 CD36缺陷患者血肿吸收速度减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加重。

    作者:郭淼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心脏外科手术麻醉护理技巧的分析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手术麻醉的护理技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麻醉过程中对其进行优质全面的护理,结束后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通过护理后,30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完成,在后续治疗后均得到了痊愈。结论心脏病的患者在手术时,情况多变,在手术前,护士应做好各项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同时也要和手术持刀医生配合紧密,护士与医师同心协力更能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

    作者:王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观察组肠鸣音恢复、症状消失、住院及肛门排便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明显提高疗效和护理效果,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刘金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中介入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探讨全程介入护理干预在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治的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全程介入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血脂指标与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3.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7%;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介入护理干预在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英娟;吕晓菲;柴炜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4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定期健康教育。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体重控制、合理膳食、戒烟、限酒、体育锻炼及情绪状态6个方面,均高于观察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遵医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知识了解程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增强其治疗信心,改变其生活方式,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秀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37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19例和对照组11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较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于兴兵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87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94例与参考组93例。试验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参考组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62%,参考组的总有效率为76.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较为显著,生物利用度较高,且作用时间较硝酸甘油延长,安全性较高,可作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较为理想的治疗药物。

    作者:王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人工机械瓣与人工生物瓣行三尖瓣置换术的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随访观察采用两种不同人工瓣膜进行三尖瓣置换术治疗后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机械组48例和生物组50例。机械组采用人工机械瓣进行手术,生物组采用生物瓣进行手术,并对两组患者术后进行随访检查,比较两种人工瓣膜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机械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生物组的18%;机械组随访率为95.83%、手术成功率为91.7%及存活率为85.42%,明显优于生物组的88%、82%及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人工瓣膜比较,人工机械瓣术后效果更佳,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生物组,且死亡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军;梁法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服用相同的抗高血压的药物,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压达标28例(93.3%),对照组患者血压达标20例(66.7%);护理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SBP、DSP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SF-36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增强高血压患者的遵医治疗能力,更有效的防治高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淑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冠脉搭桥术后患者低氧血症护理

    目的: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低氧血症护理,分析护理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进行冠脉搭桥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患者100例,并对其进行有效护理。结果低氧血症患者中有轻度低氧血症93例(93%);中度低氧血症5例(5%);重度低氧血症2例(2%)。经护理和对症治疗患者均痊愈。结论对冠脉搭桥术后发出低氧血症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防止低氧血症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作者:张东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实验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能巩固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淑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分流断流联合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分流断流联合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单独采用断流术,研究组采用分流断流联合术,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自由门静脉压(FP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采用分流断流联合术治疗的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刘岩;董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