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泌尿外科疾病合并冠心病围手术期的护理

刘海华

关键词:泌尿外科, 冠心病, 围手术期的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疾病合并冠心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泌尿外科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泌尿外科疾病合并冠心病围的患者进行传统护理;观察组针对泌尿外科疾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13.28±2.32)天,术后并发症概率为12%,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8±1.48)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促进泌尿外科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就诊的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子以人性化护理方式,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4.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内科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能够有效增强对患者的全方位服务水平,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缩短住院时间,其护理效果十分显著,获得了较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邢利芳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芨芍愈疡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溃疡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芨芍愈疡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芨芍愈疡汤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芨芍愈疡汤联合奥美拉唑相治疗慢性胃溃疡的疗效明显,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周长生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脑血管疾病谱的变化

    目的 了解新的医疗形势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脑血管疾病谱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神经内科诊断为脑梗死(CI)、脑出血(CH)、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循环缺血(PCI)的住院病例3320例,按脑血管疾病种类分组,探讨不可变因素年龄、性别对脑血管疾病谱的影响.结果 脑梗死(CI)、脑出血(CH)、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循环缺血(PCI)这五种疾病分别占总病例数的50.29%、3.22%、0.3%、2.56%、43.6%;脑梗死(CI)随年龄增长比例逐渐升高,后循环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随年龄增长比例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脑梗死(CI)、脑出血(CH)比例高于女性,女性后循环缺血(PCI)比例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患者脑血管疾病谱上后循环缺血(PCI)在青、中年人群患病率较高,且随年龄增大增长比例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女性更容易患后循环缺血(PCI),男性则易患脑梗塞(CI)、脑出血(CH).

    作者:韩淑辉;张文召;张钦昌;王振焕;周红平;雷云;曹栋;梁斐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监测和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监测和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测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监测护理措施上采用全面监测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快速型心律失常发生率、缓慢型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清醒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全面、有针对性的监测护理措施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缩短患者清醒时间.

    作者:杜俊芝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229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114例和试验组1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肺功能异常率和心肌功能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良好预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有助于促进其心肺功能改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跃龙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科手术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评价

    目的 分析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患者接受骨科手术后出现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对该种治疗疗效进行评估与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骨科手术而出现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评估,两组患者的病症表现、平均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经过相应的治疗,两组患者疾病均有所好转,实验组组患者的病症缓减时间平均为(1.23±0.42)天,对照组患者的病症缓减时间平均为(3.07±1.12)天,实验组病症缓减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2%.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因骨科手术后出现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疗效显著,可以大程度的缩短病程,值得推广.

    作者:刘秀萍;董雪;赵萍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急救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三种药物有硝酸甘油、多巴胺、以及呋塞米,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联合性的药物急救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急救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进行急救治疗是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之上,加上三种药物有硝酸甘油、多巴胺、以及呋塞米,进行联合性的药物急救治疗.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急救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急救疗效相比于常规组患者的急救疗效更加显著,急救消耗的时间、心电图检查正常恢复的时间、以及心肌梗死消失的时间都更加短,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药物有硝酸甘油、多巴胺、以及呋塞米,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联合性的药物急救治疗疗效非常显著,更加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以及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值得在进行推广.

    作者:孙伦魁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和维护

    目的 探究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价值及维护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救心搏骤停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接受徒手心电复发、给氧等常规抢救方式治疗的患者纳为对照组,接受自动体外除颤仪治疗的患者纳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抢救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65.7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动体外除颤仪在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抢救率,挽救患者的生命;为保障自动体外除颤仪能在抢救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应加强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保障其工作性能.

    作者:刘希明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自拟中药祛瘾消疹汤口服治疗,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 经过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痊愈41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痊愈24例,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8.26%;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王丽媛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心衰合并贫血的疗效及相关表现.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理衰竭患者合并贫血患者16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慢性心衰常规治疗方法,采取铁剂治疗贫血,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临床表现.结果 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贫血好转程度大于对照组患者好转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有效改善慢性心衰竭患者的贫血状况,并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心功能,从而综合治疗慢性心衰合并贫血患者,降低患者心衰发生率和复发住院率,保证患者疗效,提高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雪芸;于洁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综合性护理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效果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 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肺炎合并心功能不全患儿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功能不全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岩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治疗,探究其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66例,随机分为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组给予传统的支气管哮喘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给予支气管哮喘西药加上中药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对比分析,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西药治疗加上中医治疗的联合方案对患者的疗效更加确切,患者的康复率比较高.结论 相对于传统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联合中药的方式更加适合,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李建友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LVEDD、LVESD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LVEF、LVEDD、LVESD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作者:尹亚娜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雾化吸入辅助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哮喘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对雾化吸入辅助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哮喘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儿均接受相同的雾化吸入和中医外治法,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接受特殊护理,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IgA、IgG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情感等生活质量评价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积极有效的特殊护理措施可进一步提高雾化吸入辅助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同时对于患儿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郭翠翠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非高危胎儿产前心脏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非高危胎儿产前心脏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非高危胎儿200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高危胎儿300例作为对照组,这2300例均处于孕20~ 24周,对这两组胎儿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所有胎儿进行随访,对比两组胎儿心脏筛查情况以及随访情况.结果 实验组非高危胎儿心脏畸形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危胎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高危胎儿产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心脏畸形筛查的准确率为92.3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非高危胎儿产前心脏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其诊断的特异度以及敏感度均较高.

    作者:齐娟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飞扬肠胃炎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飞扬肠胃炎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4月收治的急慢性胃肠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口服飞扬肠胃炎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飞扬肠胃炎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可以提高疗效,且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李坎友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心脏超声造影在心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心脏超声造影在心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脏占位性病变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超声心动图及超声造影检查,观察患者心脏占位性病变的类型、位置、形态、大小、与临近组织的关系及内部回声等.结果 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验后发现,占位性病变类型为血栓26例,肿瘤20例;心脏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结果与心动图诊断结果一致,20例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15例,恶性肿瘤5例.结论 心脏超声造影检查在诊断心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准确观察到患者病变位置、形态、大小、内部回声情况及与临近组织的关系等,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参考.

    作者:赵平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应用运动康复护理的观察

    目的 探索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应用运动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 2015年10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运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射血分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射血分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衷患者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颖杰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多种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对高血压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价值

    目的 探究多种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对高血压肾损害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高血压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单纯性高血压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高血压肾损害患者20例作为实验组,对这两组患者实施尿β2-微量球蛋白、血清光抑制素C、尿N-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血清肌酐等指标检测,对比两组高血压患者相关生化指标检验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尿β2-微量球蛋白、血清光抑制素C、尿N-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血清肌酐等指标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种生化指标联合检测高血压肾损害的阳性率明显优于单独生化指标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种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早期诊断率,为患者接受有效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哈伟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综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与高危因素的预防价值探讨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与高危因素的预防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8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25例.并分别进行传统护理与综合性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冠心病高危因素的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综合性的护理管理指导可明显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荐采纳.

    作者:刘照芹 刊期: 2015年第2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