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术前访视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后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的影响

蒋悰

关键词:ICU病房, 术前访视, 遵医行为,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术前访视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后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ICU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51例.研究组给予术前访视,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遵医行为.结果 不同方式后,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以及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ICU病房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术前访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提升整体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的检验结果对冠心病患者诊治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到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取两组研究对象早晨空腹静脉血液,经化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小板分布(PDW)、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心肌肌钙蛋白(cTn)、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指标,得出结论.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的PDW、PLF、MPV、PCT、CTN、CK-MB等血液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液检测后可知,血小板参数以及血液中红细胞分布情况能够对患者的康复情况和预后情况进行准确断定;诊断患者的心肌是否受损时,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心肌钙蛋白数值的变化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张照阳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美国强生颅内压监测在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脑出血手术中美国强生颅内压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手术指征明确的脑出血患者126例,将其按照随机方法分为颅内压监测组和对照组,各63例.给予颅内压监测组术中美国强生颅内压监测,并按照颅内压的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未接受颅内压监测,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治疗,对患者的意识和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结果 两组患者的脱水药物应用时间及使用剂量对比,与对照组比较,颅内压监测组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低于颅内压监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压监测组患者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出血早期临床治疗过程中,强生颅内压监测可尽早了解患者的病情的变化,有利于临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随时制定治疗方案,可大大降低并发症,有效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俊;罗东;袁凌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舒适护理在妊娠合并心衰患者行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妊娠合并心衰患者行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表患者10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结果 观察组妊娠合并心衰患者的焦虑情况、抑郁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妊娠合并心表患者行剖宫产手术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效果显著.

    作者:周红艳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中西医结合加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索中西医+心理干预在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上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科收治的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瑞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的早期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的症状表现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并探讨患者的疗效.结果 经严密的手术监测,患者的急性脑积水症状都被及时发现,通过对患者进行了饮食护理、引流管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等,痊愈出院患者52例,痊愈率达94.55%,其余3例中发生单侧肢体功能障碍2例,语言障碍1例.结论 严密监测颅脑术后患者的症状表现,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对急性脑积水及时发现和处理,同时采取精心、全面的护理措施来服务于患者,能促进抢救成功率的提高,防止后遗症的发生,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丁蜓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控制血压、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脑保护等常规治疗并选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瑞舒伐他汀钙片.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作出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和E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ADL上升的水平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ESS下降水平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死,能明显改善患者病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梁辉;李万英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脑肿瘤患者的疼痛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对肿瘤患者的疼痛护理,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止痛方法.方法 选取201 1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脑肿瘤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并归纳出护理体会.结果 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的疼痛程度分别为:无痛21例(37.50%),轻度疼痛28例(50%),中度疼痛4例(7.14%),重度疼痛3例(5.36%).实施护理后显效34例(60.71%),有效17例(30.36%),无效5例(8.93%),总有效率为9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脑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疼痛等级,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曦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术前心理护理与术后镇痛对老年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对老年心脏病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镇痛对其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心脏病患者15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76例与实验组7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心率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84%明显高于实验组10.81%,且两组患者之间对比的心率变化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心脏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林秀花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咳喘宁胶囊辅助常规西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咳喘宁胶囊辅助常规西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4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72例与对照组7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咳喘宁胶囊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呼气峰值流量(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肺功能指标.结果 研究组气喘、哮鸣音、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70.4%,咳喘宁胶囊辅助常规西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EF、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肺功能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咳喘宁胶囊辅助常规西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可促进各种临床症状的消失,改善肺功能,具有较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欣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早期急性ST段上抬性心肌梗死及择期冠脉造影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上抬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进行研究,患者均于发病后静脉推注瑞通立18 mg,30 min后,再静脉推18 mg,应缓慢静脉内推注2 min/次以上.观察患者胸痛缓解情况,心电图及心肌酶等变化情况.待血液动力学稳定后行冠脉造影.结果 静脉溶栓成功率100%.冠脉造影结果血流通畅,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2~3级.结论 瑞通立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通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明显降低病死率,可以作为急性ST段上抬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许勇;陈小玲;冯仕勇;叶丹;张同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风险评估及防范用于心内科护理工作中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风险评估及防范用于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7月心内科收治的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加强风险评估与防范,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0.7%高于对照组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内科采用风险评估和防范方法应用于护理过程中,可显著降低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郭晓晶;商临萍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37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4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两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丽波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心内病区护理质量指标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影响及效果分析

    目的 主要针对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心内病区护理质量指标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入住我院心内病区的患者54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本院常规的护理管理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的新模式.将两种护理模式的质量水平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投诉率等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心内病区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当中的效果非常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及推广.

    作者:秦秀会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重型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 观察重型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2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社会能力、个人卫生、社会兴趣、抑郁等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社会能力、个人卫生、社会兴趣以及抑郁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重型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优化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抑郁、个人卫生等情况,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玉兰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阿司匹林抵抗对预防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的影响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抵抗对预防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231例,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99例与对照组132例.单因素分析并观察患者服用药物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比例、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饮酒、吸烟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试验组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率5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出血、心肌梗死及其余原因引发死亡因素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阿司匹林抵抗对预防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具较大影响.结论 阿司匹林抵抗对预防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的影响较大,临床上应实施个体化方案治疗.

    作者:张向君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6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81例与对照组8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降血糖治疗、增加运动量,给予维生素B、甲钴胺注射液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进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评分(神经症状、神经反射、感觉功能等)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评分(神经症状、神经反射、感觉功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方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评分均较低,表明疗效较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76.3%,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素娟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方法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方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预见性护理方式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殷丽颖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中医药疗法治疗育龄期月经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药疗法治疗育龄期月经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育龄期月经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中医药例疗法进行治疗.为患者调配中药胶囊,并且设立专人对患者进行记录和观察,明确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结果 月经不调治疗有效率为94.3%,单纯性痛经治疗有效率为92.7%,间接月经治疗有效率为88.9%,月经延迟治疗有效率为87.5%,无不良反应.结论 在育龄期月经病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药疗法,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安全性很高,因此,应在临床中不断推广和使用该方法.

    作者:任才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出现的急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1月~12月急性心绞痛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氯吡格雷药物治疗.对两组的疗效、发病情况及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发病的频率、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心血管内科的急性心绞痛患者,治疗中增加氯吡格雷药物,疗效更加显著,且患者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朱明燕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高血压危象患者社区急救措施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高血压危象患者社区的急救措施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首诊于我中心的高血压危象患者14例,就诊后迅速明确诊断、给予急救治疗,同时配合护士给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及用药护理等措施进行干预.结果 本组14例患者经给予急救措施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一定的控制,血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未出现高血压性脑出血等危重症,全部顺利转诊至上级医院.结论 针对高血压危象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予急救措施及护理措施干预,可有效稳定病情,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兰晓辉 刊期: 2015年第29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