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蔡云虹

关键词:个体化延续护理, 高血压, 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 探索高血压患者应用个体化延续护理的效果以及对生存质量提高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的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延续护理模式用于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可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定眩汤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定眩汤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就诊的美尼尔氏综合征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定眩汤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愈15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结论 定眩汤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红丽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头部CT检查在脑血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头部CT应用于脑血栓临床诊断中的具体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头部CT技术应用于脑血栓临床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 43例患者中18例(41.86%)为基底节血栓,15例(34.88%)为额叶梗塞血栓,6例(13.95%)顶叶梗塞血栓,4例(9.31%)颞叶梗塞血栓;将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发现CT的诊断准确率为97.67%,与病理诊断的100%对比,盖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P> 0.05).结论 头部CT诊断脑血栓的临床价值高,有利于及时发现脑部梗塞病变范围,且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具备临床上推广应用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高原福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风险的规避

    目的 分析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风险规避.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5年10月年我院收治的实施非心脏手术的心脏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用适合的麻醉技术,适合的药物以及特殊的检测方法.结果 选用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心肌缺血的状况,有效预防因缺血而导致的不良后果.结论 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选择正确的手术时间,进行正确有效的检测方式,手术方法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的疗效,并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王延召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活血温阳汤合针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活血温阳汤合针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活血温阳汤合针灸治疗,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慢性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活血温阳汤合针灸疗效明显.

    作者:张宇涛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发股骨头骨折

    目的 分析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并发股骨头骨折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并发股骨头骨折患者2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进一步分析评价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后经3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患者21例均恢复良好,自主生活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水平.手术时间为(80.5±4.1) min、术中出血量为(189.6±13.4) mL、术后住院时间为(18.6±2.3)天;髋臼松动1例、髋关节感染1例、脱位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结论 对于风温性心脏病并发股骨头骨折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显著,能够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但在手术期间同样需要做好并发症的防治工作,以此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速度,进一步为获取更为优质的手术疗效提供有效保障.

    作者:付振彬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诊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0月就诊于我院急诊科的心肌梗死患者1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急诊护理手段,实验组患者使用个性化护理手段,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急救的成功率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的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的急诊具有积极意义,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以及缩短了急救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玉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探究在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中常见的问题,并分析合理用药,保证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用药问题,并针对存在的常见问题,提出合理用药的策略.结果 48例患者中存在用药问题5例,所占比例为10.42%,其中用药不合理的问题分别为配伍用药不合理、应用抗茵药物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诊断及用药不符及用药禁忌症被忽略.结论 针对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中存在的常见问题,给予相应的解决对策,是提升心血管内科临床合理药物的关键,以保证用药安全性.

    作者:殷江明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康复治疗技术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运用研究

    目的 探索康复治疗技术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运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 ~9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动态随机化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治疗技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治疗技术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郭银秋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低位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循环系统影响观察

    目的 探究分析低位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行下肢及盆腔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有无长期正规服用降压药物将其分为用药组和未用药组.另外,再选择术前不曾患有高血压合并症的下肢及盆腔手术患者65例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行以低位硬膜外麻醉,并记录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低频、高频等临床指标.结果 三组患者麻醉之后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低于麻醉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未用药组各时间点的临床指标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硬膜外麻醉对高血压老年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有一定影响.

    作者:耿峰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263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1.8∶1),>60岁发病率高,寒冷季节发病率高,6:00~10:00为发病高峰,高血压病是急性脑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病死率高,与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多,应加强对急性脑血管病的防治.

    作者:赵荣华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利胆排石汤预防性治疗取石术后胆道结石复发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利胆排石汤防治取石术后胆道结石复发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9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微创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的消炎、止痛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的利胆排石汤进行预防性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胆囊收缩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比较,并对其进行两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复发率.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胆囊收缩功能恢复情况等指标,均可见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两年的随访,并行彩超复查可见,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结石复发率分别为2.27%和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结石患者在行腹腔镜下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给予利胆排石汤进行预防性治疗,不仅能促进其胃肠功能和胆囊收缩功能的恢复,而且术后胆道结石的复发率大大降低,有利于微创手术疗效的提高,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贾宝全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胆结石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并发症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胆结石急性胰腺炎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由统计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法对胆结石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夏云兰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生脉散加味结合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生脉散加味结合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9月我院收治的充血性心表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在常规心表治疗基础上服用美托洛尔,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生脉散加味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疗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步行距离.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明显高于对照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hs-CRP水平、LVEF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脉散加味结合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衷,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卢迎春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则给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与替米沙坦等药物相比,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艳华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β-受体阻滞剂在慢阻肺合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β-受体阻滞剂在慢阻肺合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心力衰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与实验组慢阻肺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及常规治疗+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慢阻肺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化情况、有效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64.00%,明显低于实验组的88.00%,且两组慢阻肺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心率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阻肺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周云侠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神经内科综合治疗干预对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综合治疗干预对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的一般脑出血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神经内科综合治疗干预的方法,对两组的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 观察组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神经内科综合治疗干预的方法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使其尽快恢复健康,保证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刘拥军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静脉溶栓治疗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静脉溶栓治疗联合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为了提高老年急性脑梗患者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静脉溶栓治疗的同时,建议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

    作者:张晓艳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为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和实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静脉血栓导管栓溶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尊重患者的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设计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以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康复时间、治疗满意度作为评估临床护理效果的参数,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入院时间显著减少;研究组患者术后平均康复时间比对照组患者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总结并构建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临床护理路径,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康复时间,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可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建立和推广应用.

    作者:尚淑艳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头痛宁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头痛宁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服用头痛宁胶囊、美托洛尔片和布洛芬缓释胶囊,对照组服用美托洛尔片和布洛芬缓释胶囊.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 应发生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痛宁联合西药治疗偏头痛优于单用西药,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绍明;高云丽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塞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心源性脑梗塞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源性脑梗塞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中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P>0.05).结论 心源性脑梗塞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5年第34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