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发股骨头骨折

付振彬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 风湿性心脏病, 股骨头骨折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并发股骨头骨折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并发股骨头骨折患者2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进一步分析评价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后经3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患者21例均恢复良好,自主生活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水平.手术时间为(80.5±4.1) min、术中出血量为(189.6±13.4) mL、术后住院时间为(18.6±2.3)天;髋臼松动1例、髋关节感染1例、脱位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结论 对于风温性心脏病并发股骨头骨折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显著,能够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但在手术期间同样需要做好并发症的防治工作,以此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速度,进一步为获取更为优质的手术疗效提供有效保障.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评分显著低于照组,对照组总满意率为65.59%,实验组总满意率为9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模式可使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不仅能够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而且还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和谐关系,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拉孜依拉·达里汉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骨科围手术期合并心血管疾病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骨科围手术期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特点,进一步制定并实施有效处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骨科围手术期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了解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特点,进而制定有效处理措施,以此使患者的生存治疗得到有效改善.结果 合并高血压12例(40.00%);合并不稳定心绞痛8例(26.67%);合并心力衰竭5例(16.67%);合并心肌梗死3例(10.00%);合并病态窦房综合征2例(6.67%).结论 骨科围手术期合并心血管疾病种类诸多,患者临床特点特殊,需加强术前监测、术中评估以及术后监测等,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进一步使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于会祎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心脏多排螺旋CT的进展及临床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多排螺旋CT已经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心脏多排螺旋CT常用于冠心病的检查,对于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心脏多排螺旋CT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就此展开综述,并探讨心脏多排螺旋CT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希明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循证护理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6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效果方面和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医疗花费以及并发症都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降低患者的住院天数及治疗费用,改善了护理工作效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相学园;张慧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初治继发性肺结核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初治继发性肺结核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知晓并且愿意配合治疗,运用前瞻对照等分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化疗治疗,以此作为基础,研究组应用中药(清肺抗痨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肺部病灶吸收情况以及痰涂片转阴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9%,肺部病灶吸收率为90.9%,痰涂片转阴率为93.9%;对照纽总有效率为72.7%,肺部病灶吸收率为69.7%,痰涂片转阴率为72.7%,经比较,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比对照姐高(P<0.05).结论 联合中西医对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明显,可行性强,价值高,推荐运用.

    作者:赵静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时期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5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血脂检验,对比分析二者检验结果.结果 和对照纽比较,研究组患者脂蛋白A1和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要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常规血脂检验,对于疾病检查诊断可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应用价值高.

    作者:刘慧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胆结石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并发症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胆结石急性胰腺炎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由统计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法对胆结石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夏云兰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滋阴潜阳活血方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滋阴潜阳活血方用于治疗冠心痛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6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81例和对照组84例.观察组(滋阴潜阳活血方)和对照组(西药)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高血压、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9%、83.95%;对照组则分别为78.57%、71.43%;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痛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中药滋阴潜阳活血方疗效确切,有助于促使患者血压水平的平稳,减轻心肌缺血状况,提高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迎新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研究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42例,参照组38例.参照组采取西医治疗的方式,研究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再继续进行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和各项临床指标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症状疗效有效率以及心电图疗效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心绞痛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可以快速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同时还能够明显减少硝酸甘油的总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风雷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264例疗效观察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脏病,心律失常的病因十分复杂,有器质性和功能性之分[1].选取2008年6月~2013年1月在门诊内科就诊的心律失常患者26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伊犁尼勒克县人民医院中医内科统计的心律失常患者114例疗效观察统计.264例患者的查心电图确诊各种心律失常后,拟定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稳心颗粒治疗,疗效确切,药价实惠,值得推广.

    作者:唐多效;陆冠翔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超声斑点追踪显像评价高血压左心室心肌肥厚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

    目的 研究高血压左心室心肌肥厚患者采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左心室心肌肥厚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60例纳入到对照组.对两组受检对象采用二维超声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测量(LVEF),然后对两组受检对象采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进行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的测定.结果 两组患者的二维超声检查结果(LVEDD、LVESD、LVEDV、LVESV、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中,观察组受检对象的收缩末扭转、等容舒张末扭转明显增大,达解旋峰速时间明显延长,解旋率、5%舒张期解旋程度、15%舒张期解旋程度、30%舒张期解旋程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用于评价高血压左心室心肌肥厚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是可行的,能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

    作者:李红梅;原丽萍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康复治疗技术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运用研究

    目的 探索康复治疗技术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运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 ~9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动态随机化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治疗技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治疗技术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郭银秋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β-受体阻滞剂在慢阻肺合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β-受体阻滞剂在慢阻肺合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心力衰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与实验组慢阻肺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及常规治疗+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慢阻肺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化情况、有效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64.00%,明显低于实验组的88.00%,且两组慢阻肺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心率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阻肺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周云侠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常规及生化特征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常规及生化特征.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7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液常规检查,比较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液生化特征.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常规参数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发作4h、12 h、24 h、2天的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LDHL、谷草转氨酶(AST)以及4天的cTN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常规及生化特征具有一定的特点,在该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潘宁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临床上的高危疾病,也是常见病和高发病,据调查,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率在2.02%左右,同时伴有其他并发症,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发展期,对患者其他脏器器官造成损伤,甚至是诱发更为严重的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较大的威胁.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1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4例,采取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全血还原黏度、全血黏度比、纤维蛋白、血小板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症状改善快,该种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张立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为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和实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静脉血栓导管栓溶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尊重患者的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设计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以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康复时间、治疗满意度作为评估临床护理效果的参数,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入院时间显著减少;研究组患者术后平均康复时间比对照组患者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总结并构建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临床护理路径,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康复时间,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可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建立和推广应用.

    作者:尚淑艳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除了常规药物的使用外加以尿激酶应用,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心室收缩症状以及C-反应蛋白的产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过程中,尿激素的恰当应用,对于患者症状的改善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作者:李峰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及内科治疗

    目的 分析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及内科治疗.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5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5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诊断以及治疗,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内科药物治疗对于改善全身以及心血管功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若条件成熟或是内科疗效不明显应实施外科手术.结论 内科治疗对于缓解缺氧状态、改善心肺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预防感染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张建国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参麦注射液在心内科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回顾性研究

    目的 分析心内科使用参麦注射液的情况,并对临床中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及总结.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月 ~2015年8月收治的心内科使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的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与实验组28例.实施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定的时间为2014年10月,对照组管理前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实验组管理后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参麦注射液合理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0%明显高于实验组的1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的心内科患者实施合理应用的效果良好,能显著减少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出现,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姜青君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脑钠肽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目的 分析脑钠肽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于术前对患者的脑钠肽水平进行检测,将脑钠肽浓度≥100 pg/mL的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将脑钠肽浓度<100 pg/mL的患者66例作为对照组,评价两组患者手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在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为24.19%,明显要比对照组的3.2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之前进行脑钠肽浓度水平检测,能够预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手术后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情况,进而为作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决策.

    作者:贺志忠 刊期: 2015年第34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