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治疗的分析

罗忠伟

关键词:老年心脏病, 非心脏手术,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对老年心脏病患者实施非心脏病手术时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实施非心脏手术的老年心脏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治疗并分析.结果 在实施老年心脏病患者的非心脏手术时,有效的风险规避可以降低患者循环不稳定发生的几率,并可以减少患者心肌缺血的发生.结论 在老年心脏病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中,有效的术中风险规避可以减低患者心肌缺血等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于患者康复有一定的意义.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及其与脑卒中关系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病人动态血压的特点及其和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年龄分为非老年组100例与老年组120例,再在这个基础上分为老年脑卒中组与老年非脑卒中组,各60例;非老年脑卒中组与非老年非脑卒中组,各50例.分析患者血压特点和脑卒中之间的关系.结果 老年脑卒中组患者的日平均收缩压以及夜平均舒张压明显低于非老年脑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全天平均的舒张压、日平均舒张压以及夜平均舒张压与非老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血压昼夜的节律性明显比非老年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只有充分掌握患者动态血压变化的特点,了解血压变化和脑卒中间存在的关系,才可以提高患者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敏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合理使用

    在当今临床药物的应用中,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药物,目前经多项临床研究证明,选择性地环氧化酶-2 (COX-2)抑制剂会一定程度地引发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其中包括心肌梗死、心衰以及高血压等,此类不良事件尤其好发于有心血管疾病史患者.对此类患者,在无其他可代替的药物时,可使用COX-2抑制剂,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采取小剂量,且不可持续使用过长时间,因此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中,非甾体类抗炎药的运用需慎重.

    作者:李淑红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尿毒症并发左心衰患者的护理心得与体会

    目的 探讨尿毒症并发左心衰患者的护理心得与体会.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并发左心衰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尿毒症、左心衰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在尿毒症康复得分、左心衰康复得分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症并发左心衰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疗效与护理质量,值得临床选择和全面推广应用.

    作者:胡红波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 老年冠心病患者康复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护理干预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循环系统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普通组,各60例.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普通组给予普通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复发率为15%,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1.3%.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如果能够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够对老年患者的康复起重要的影响作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赵丽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通脉养心丸与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通脉养心丸与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性室性早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性室性早博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患者给予通脉养心丸的同时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单纯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实际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通脉养心丸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性心脏病的效果要好于单纯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振强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西医结合治疗MI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MI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结合组61例和控制组60例,结合组采用西医及中医疗法,控制组仅采用西药治疗.结果 控制组MI患者的有效率为76.67%,结合组MI患者为90.16%,控制组的有效率明显低于结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改善MI的疗效.

    作者:葛汝青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重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短期营养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重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短期营养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于急性加重期采取胃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于急性加重期采取胃肠内、外营养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87,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93,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92,P>0.0S).结论 对于重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于急性加重期短期采取胃肠内、外营养联合治疗疗效显著,能够增强患者营养,控制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疗效;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周春玲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微创穿刺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微创穿刺治疗术与钻孔引流治疗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疾病患者120例,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将其平均分为穿刺组与引流组,结果 穿刺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率为8.3%,低于引流组的35%;穿刺组患者的健康康复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8.3%;穿刺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为1.6%,低于引流组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硬模下血肿疾病采用微创穿刺治疗技术相比较采用钻孔引流治疗方法更加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秀和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型腹膜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型腹膜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结核性渗出型腹膜炎患者13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67例和对照组6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乙胺丁醇、链霉素、吡嗪酰胺、利福平、雷米封等西药进行常规抗结核治疗,并根据患者具体需求给予腹腔穿刺抽取腹腔积液;研究组患者加用我院针对结核性渗出型腹膜炎拟定的腹水散结汤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腹水吸收时间、治疗期间抽腹水次数.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78.8%,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型腹膜炎的疗效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腹水吸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抽腹水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刺,可有效改善结核性渗出型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疗效,值得广为推进.

    作者:崔书梅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T型钙通道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进展

    T型钙通道存在于心血管、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其在心脏自律性、细胞生长和心脏重塑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心脏患有某些疾病时T型钙通道的表达增多,因此充分了解T型钙通道及其调节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和病理意义.此外对T型钙通道阻滞剂的进一步研究,可对心脏疾病的治疗起到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雁飞;李斌;潘一龙;李晓东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臂丛神经损伤规范化康复治疗的临床探究

    目的 分析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7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组采取规范化康复治疗,观察比较其疗效.结果 试验组再生神经电位22例(81.5%),高于对照组的14例(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臂丛神经功能评分提高、VAS评分降低,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康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疗效确切,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贾博;梁英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探究小儿高血压合并肺炎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小儿高血压合并肺炎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体会.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肺炎患儿3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肺炎相关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喘憋、咳嗽、哮鸣青、湿音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其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合并肺炎的患儿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疗效,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郭燕玲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分娩期护理、产后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变化情况、产妇分娩情况及胎儿分娩结局.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压水平较护理前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情况及胎儿分娩结局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中,可取得显著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产妇分娩情况及胎儿分娩结局,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娟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尿激酶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尿激酶和左旋精氨酸联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STEMI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溶栓治疗手段,治疗组采用尿激酶与左旋精氨酸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STEMI患者,采用尿激素与左旋精氨酸联合治疗,能够很好的保护损伤的心肌,减少不良反应情况.

    作者:赵井民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冠状动脉系统相关川畸病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小儿川畸病的临床特点,加强认识,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川畸病患儿2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川畸病患儿均有发热,球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杨梅舌、手足硬肿脱皮、皮疹及颈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多见.实验室检查早期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均明显增高,血小板早期正常,以后增多,C-反应蛋白增高,血沉增快.超声心动图检查部分患者提示冠状动脉扩张.所有患者均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体温多数于48 h内得到控制,1例72 h后体温仍未控制,予二次丙球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出院时复查心彩超冠状动脉未见扩张或已扩张的冠状动脉明显回缩.结论 小儿川畸病早期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球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杨梅舌、手中硬肿、皮疹、颈淋巴结肿大等,结合实验室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早期做出诊断,早期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治疗,可有效控制患儿体温,预防或减轻冠状动脉受损情况,改善预后.

    作者:赵海霞;柴向军;王巧芳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阿替洛尔治疗小儿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小儿心脏神经官能症实施阿替洛尔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心脏神经官能症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基础疗法,观察组在基础疗法的条件下重点实施阿替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状态.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AMA评分、HAMD评分上,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小儿心脏神经官能症患儿,实施阿替洛尔治疗有显著疗效,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曲桂香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索还原型谷胱甘肽和瑞替普酶两种药物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瑞替普酶治疗,观察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瑞替普酶两种药物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结果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发现,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分别是80.4%与97.5%,这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更佳.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较低,相对于对照组的31.71%的不良反应发病率,观察组仅为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和瑞替普酶两种药物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作者:赵仁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并心律失常老年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51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早搏次数.结果 研究组心率及QT离散间期度(QTD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搏相关次数均此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心律失常,不仅能有效减少患者早搏次数,而且还可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金巧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冠心病治疗中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造成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3例.A组冠心病患者采取40 mg/d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B组冠心病患者采取20 mg/d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持续8周之后,对两组冠心病病患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组23例冠心病病患中出现2例肌肉疼痛,2例消化系统异常,3例肝功能异常;B组23例冠心病病患中1例肌肉疼痛,1例消化系统异常,5例肝功能异常.两组冠心病病患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冠心病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

    作者:殷江明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对症治疗和常规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训练前后认知状态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观察组训练后1个月、2个月的MMSE、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认知障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行超然;采英 刊期: 2015年第3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