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仁
目的 探究痔疮患者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接受痔疮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围手术期药物干预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160例和实验组140例.实验组接受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对照组不接受抗菌药物预防治疗,仅单纯接受痔疮适宜手术治疗联合换药及中药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住院药费、术后感染率和重返手术率.结果 对照组的住院费用、药费均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时间、感染卒、重返手术率的指标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性.结论 对痔疮患者施行痔疮手术治疗联合换药及中药外用治疗方案,可以降低患者的总药费和住院费用,而感染率和重返手术率无明显增高,且住院时间无明显延长,故值得在今后的痔疮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管理中不断进行临床实践与总结.
作者:刘丽;吕孟;杨乐;蔡钧玲;邓波;彭华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对心脑血管病中药注射剂的药理发展、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为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心脑血管疾病中运用中药注射剂的相关病例,对中药的成分、价格、安全性等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结果 心脑血管疾病使用中药注射剂具有较好的疗效,在销售金额上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使用康艾注射液、血栓通、丹红注射液的用药频率较高.结论 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加大对中药注射剂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疗效,加强用药的合理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斯琴;郭素红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仅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钾、血镁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频发室性早搏应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的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5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医方法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强化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宝军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对糖尿病肾病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终测定两组患者接受治疗3个月内的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此来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治愈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分别为(11.04±2.33)mmol/L, (5.89± 1.43) m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分别为(10.56±2.07) mmol/L,(7.87±1.68)mmol/L.通过对接受治疗的所有患者的血糖、血脂等关键指标测定后发现,实验组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其疗效更加明显,治疗有效率为90.4%,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3% (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更加有效,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丁秀敏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并心律失常老年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51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早搏次数.结果 研究组心率及QT离散间期度(QTD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搏相关次数均此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心律失常,不仅能有效减少患者早搏次数,而且还可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金巧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两组患者心绞痛的改善程度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心绞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法的使用更加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作者:李峰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对房颤治疗中,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的应用效果作出评价.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房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法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种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合疗法治疗房颤,可有效控制患者的心率,心脏功能显著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荆凤云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延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延迟组30例与溶栓组40例,溶栓组予以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择期行PCI治疗;延迟组入院后即刻行PCI治疗;比较两组梗死相关动脉开通及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PCI前冠状动脉(IRA)分级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IRA分级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和延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5%和2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迟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尽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改善预后,可获得显著疗效.
作者:王洪雨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责任制护理在肠梗阻合并冠心病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IO)合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31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责任制护理模式,观察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评价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该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77%,并发症发生率为9.68%.结论在IO合并CHD患者治疗过程中行责任制护理模式能够提升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白国红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评价小儿心脏神经官能症实施阿替洛尔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心脏神经官能症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基础疗法,观察组在基础疗法的条件下重点实施阿替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状态.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AMA评分、HAMD评分上,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小儿心脏神经官能症患儿,实施阿替洛尔治疗有显著疗效,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曲桂香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黄芪参脉汤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22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5例和对照组114例.对照组采取美托洛尔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黄芪参脉汤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9%,心肌功能异常率较对照组低,良好预后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参脉汤用于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治疗中有助于促进心功能改善,利于良好预后,效果显著.
作者:杨京美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血浆置换在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中的疗效及临床护理的配套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血栓性TTP患者13例为研究对象,采取血浆置换治疗,并对其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前后各生化数据进行数据记录.在治疗的过程中加之有效的护理干预,评估患者的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好转出院12例(92.3%),转院1例(7.7%).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TTP疗效确切,积极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闫争艳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针灸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降压与心率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经门诊确诊为一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决定实施为期6周的针灸隔天治疗,之后就患者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和坐位血压及心率进行比较.结果 70例患者,经针灸治疗后,有61例血压发生显著下降(P<0.05),有效率为87.14%;与治疗前心率(77.4±6.1)次/分相比,治疗后,患者24 h平均心率降低到(71.9±5.0)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治疗高血压患者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将对中药注射剂静滴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所表现出独特的疗效和强大的优势进行分析,并了解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药注射剂的用药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1月~9月我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观察组使用中药注射剂静滴的方式,对照组使用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和阿司匹林肠溶液.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患者满意度评价中,观察组也取得更多的信任.结论 中药注射剂静滴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实践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素红;斯琴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6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病情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汤宏媛 刊期: 2015年第35期
心功能不全是老年冠心病常见的一种症状,由于心肌长时间的缺血、缺氧,会逐渐加重,甚至导致死亡.常规的西医对症治疗,往往效果欠佳.研究发现参脉注射液具有改善左室舒缩功能,减轻缺血心肌细胞钙超载和抗氧自由基的作用[1].黄芪注射液能增强心脏收缩力,扩张冠状血管、肾脏血管[2].因此,我们将两者联合应用于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欣昌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对冠心病治疗中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造成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3例.A组冠心病患者采取40 mg/d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B组冠心病患者采取20 mg/d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持续8周之后,对两组冠心病病患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组23例冠心病病患中出现2例肌肉疼痛,2例消化系统异常,3例肝功能异常;B组23例冠心病病患中1例肌肉疼痛,1例消化系统异常,5例肝功能异常.两组冠心病病患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冠心病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
作者:殷江明 刊期: 2015年第35期
医院的急症科在医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衡量一个医院的服务质量的重要窗口.护理人员在这一部门中的合理调配是会直接影响到心脑血管科的工作效率.所以心脑血管室的医护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值得我国加以重视的管理项目.笔者将根据以往的经验,对如何进行心脑血管患者就诊特点对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进行研究与探讨.
作者:丁圆圆;李娜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评价短暂性脑缺血采取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的价值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MRI检查,观察组实施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作期阳性检出率为98.33%、缓解期阳性检出率为95%,明显要比对照组的71.67%、70%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三个星期病灶阳性检出率为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6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年脑卒中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于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采取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有显著意义,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于风华 刊期: 2015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