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体会

杨彩玲;陈晓君;何双英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 治疗, 护理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不同疾病引起的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有多种病因及高危因素,其发病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引起的异常炎症。护理应从针对性的治疗护理,如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氧疗等着手,亦应重视患者心理护理,平时康复锻炼,饮食营养,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延缓患者疾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试论药物半衰期与合理用药

    药物的半衰期又称为药效减半期,一般是指药物在人体内发挥的作用减半所需要的时间。主要反应药物在体内转化、排泄的速度,代表药物在体内的时间与血药浓度的关系,主要决定给药剂量和次数,药物半衰期长的则表示该药物在体内排泄的慢,给药时间则间隔长些,转化排泄快的药物,则给药时间间隔短些。如药物的半衰期长,给药时间间隔短,剂量大,则会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如药物的半衰期短,给药时间间隔长,剂量小,则会由于体内血药浓度过低,达不到治疗效果。因此,掌握没种药物对半衰期,合理用药非常重要。

    作者:张玉婷;许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50例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老年心律失常疾病的临床特征以及疾病特点。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检查,分析患者情况以及检查结果,同时分析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以及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5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中,有32例患者存在胸闷症状,所占比例为64.00%;共有11例患者存在头晕情况,所占比例为22.00%;有30例患者存在心悸症状,所占比例为60.00%;17例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所占比例为34.00%;有4例患者存在晕厥情况,所占比例为8.00%。共有3例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所占比例为6.00%;有6例患者存在糖尿病,所占比例为12.00%;有35例患者存在高血压,所占比例为70.00%;有28例患者存在冠心病,所占比例为56.00%;有9例患者存在舒张功能减弱方面的疾病,所占比例为18.00%;有1例患者存在肺心病,所占比例为2.00%。结论心律失常主要体现为心跳节律不够整齐,一般患者都会存在头晕、胸闷、胸痛、心悸以及晕厥等情况。对于老年心率失常患者的治疗,调整患者心率状态、改善心肺功能、避免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并发症等是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心率失常的发生与人的年龄有着较大的关系。早期的预防非常关键,掌握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相关的疾病特点,重视老年人基础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出现心律失常的几率。

    作者:顾汉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内镜下切除技术对食管胃连接部胃肠间质瘤的治疗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内镜下切除技术对食管胃连接部胃肠间质瘤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选取某院胃肠间质瘤患者共计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8例患者,干预组18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干预组给予内镜下切除治疗。对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18例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18例患者随访期间未发现有复发以及远端转移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切除技术能够大限度的保留患者食管胃连接部的完整性,安全可靠,远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律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以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小儿患儿25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护理措施,研究护理效果。结果本组25例患儿经过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后,治愈15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6.0%。结论在小儿急性肺炎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中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徐瑞霞;王琰琰;陈维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芪仙颗粒对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芪仙颗粒治疗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寒凝血瘀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50例,给予芪仙颗粒口服。西药组48例,给予弥可保皮下注射。疗程12周,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流变及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比较。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6%.西药组总有效率为58.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芪仙颗粒能明显改善 DPN 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与综合治疗方法的探讨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表明该病的发病因素有胆道、肠道、生活因素、手术损伤等有关。对该病的治疗措施也在不断地完善中。结论对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对其治疗方案应采取综合治疗方法。

    作者:吴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角膜异物剔除180例体会

    目的:观察研究在角膜异物剔除术后使用左氧氟沙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角膜异物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标准角膜异物剔除术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使用金霉素眼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角膜异物剔除术后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能够明显缓解疼痛、异物感等临床症状,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适宜临床上大范围应用。

    作者:金金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文关怀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手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6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6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的血压、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7.22%VS69.44%),且在SAS评分下降水平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给予人文关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满意度,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肖凤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药防治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中药防治小儿高热惊厥的效果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9月~2013年6月期间,门诊部所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以西医干预,干预组患者以中医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防治小儿高热惊厥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李蓓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轮状病毒肠炎幼儿的护理措施体会

    目的:总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案,降低论证病毒肠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36例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36例幼儿均痊愈出院。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护理质量,提高轮状病毒肠炎幼儿的治愈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隆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手术压疮的护理研究与预防进展

    压疮是因机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不畅,组织缺乏营养而使皮肤功能受损所引发的局部组织坏死或组织破坏。患者在发生压疮后,不仅会在生理上忍受更多的痛苦,同时也会降低生活质量,若压疮长期不愈,还可能引发严重感染,导致全身衰竭、死亡等严重后果。长期以来,压疮预防、护理都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大难点,压疮的发生不仅会给病人家庭增加经济负担,浪费医疗资源,同时也会延迟疾病康复,所以临床上应对压疮的预防、护理工作引起充分的重视,积极探讨压疮防护的有效措施。本文现就手术压疮的危险因素、临床预防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合性医院心血管内科神经症100例诊治

    目的:深入探究综合性医院心血管内科神经症的诊断方法、治疗方式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月6月~2013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心血管内科神经症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应用药物配合心理疏导的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哌嗪吨美利曲辛治疗。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重点比较二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8%,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血管内科神经症需综合精神症状诊断,其常规治疗有一定效果,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上氟哌嗪吨美利曲辛片剂的治疗方式,能更有效的改善精神症状,提高治愈率,不良反应小,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牟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于我院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实施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在SAS与SDS评分下降水平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7.37%VS73.68%),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舒适度,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肖凤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药物综合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突发突止心动过速,心慌,胸闷,感觉重量轻,由于血流动力学障碍和头晕,甚至意识丧失。由于不成熟的生理功能儿科心脏传导系统的发育尚不完善和植物神经不稳定,心律失常。

    作者:赵兴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28例股骨远端骨折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情况,对照组总优良率为71.43%;观察组为100.00%(P<0.05);骨性愈合时间、股骨髁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为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为2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李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管道安全管理对于ICU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管道安全管理对于ICU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2年9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院内转运的ICU危重病人1200例,将他们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管理组,每组600例,分别给与一般管理和管道安全管理,比较两组不同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数据显示,管理组静脉输液患者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动静脉置管患者出血的发生率、留置胃管的患者胃内容反流的发生率、气管插管者呼吸困难的发生率、各种管道移位脱落的发生率(2.00%、2.67%、2.14%、1.60%、2.74%)均低于对照组(29.17%、31.25%、27.20%、33.33%、30.06%),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管道安全管理能降低不同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确保转运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在ICU危重病人的院内转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靖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ISO9001:2008标准第7.5.2款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以下简称ISO 9001标准)[1],作为世界性重要的标准管理规范之一,在我国已经被企业广泛采用。我国医疗行业也有逐渐采用ISI 9001质量管理体系代替原有医疗行业规范的趋势。本文针对ISO 9001标准第7.5.2条款,分析护理工作中的特殊过程,针对这些特殊过程提出了相关控制措施,对维护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素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慢性躯体疾患与抑郁心理障碍关系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躯体疾患与抑郁心理障碍关系及护理对策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为90例老年慢性躯体疾病患者作抑郁症筛选严重程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患者患抑郁症发病率为42.2%,健康老年人抑郁症发病率为6.9%,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患者抑郁症发病率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较为明显的心理障碍是老年慢性躯体疾病患者的共同点,老年慢性躯体疾病在接收综合护理干预之后,能够明显提高康复率。

    作者:刘乐娥;孙娜;孙萍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颅脑损伤的C 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其临床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和优势。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月救治的5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就诊后立即采用全身螺旋CT扫描机常规轴位扫描进行CT检查层厚、层距均为8mm,待患者病情稳定后24~48h进行MRI检查。结果本文50例患者权组织损伤40例,发现头皮下金属异物3例,CT和MRI均显示帽状腿膜下血肿19例,均表现为头皮新月形异常信号影或密度增高影,多跨越骨缝。发现原发性出现46例,包括脑内及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CT和MRI形态相符,硬膜外血肿主要表现为"双凸镜样"异常信号影,但不跨越颅缝,T1、T2及FLAIR信号降低。发现颅骨骨折34例,其中粉碎性骨折16例,线样骨折18例,CT和MRI均能正确诊断,线样骨折表现为颅骨骨缝明显增宽,MRI显示为T1、T2及FLAIR信号降低。粉碎性骨折主要表现为颅骨骨折处伴有游离的碎片。结论,CT可作为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首选检查手段,只诊治过程中,可结合MRI可以联合诊断,达到二者的互补,更能准确的做出诊断。

    作者:张文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脂肪肝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发生于肥胖患者,脂肪肝病程长,发病隐匿,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因此给诊断、治疗脂肪肝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困难。早期诊断疾病对于治疗脂肪肝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首先介绍脂肪肝的基本内容,然后介绍脂肪肝的主要诊断方法,主要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中医学检查三种方法,后阐述脂肪肝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饮食治疗,药物治疗包括中药和西药两种不同方法,在治疗疾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辅助以加强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有助于恢复身体健康。

    作者:丁晓明;孙勤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