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38例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赵纯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 心理护理, 症状护理, 教育护理,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对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收治的76例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即针对患者的病情采取心理护理、症状护理和健康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38例患者中显效患者24例,有效患者11例,无效患者3例,护理的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38例患者中显效的患者13例,有效的患者17例,无效的患者8例,护理的总有效率78.9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针对临床症状以及心理状况采用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方法能够明显的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SD大鼠附睾尾部上皮原代细胞不同培养方法的研究

    目的:为获得生长状态佳,精子少的附睾上皮原代培养细胞。方法采取两种方法,取SD大鼠附睾上皮组织,均以酶消化为主,制成细胞悬液,进行培养。结果方法一:制成的细胞悬液中有较多的精子存在,培养的细胞中成纤维细胞占较大比例;方法二:培养结果比较好,精子少或无,培养的细胞中绝大部分为上皮细胞,且生长速度较快。结论获得生长状态佳,精子少的附睾上皮原代培养细胞,为研究附睾上皮中与精子功能成熟和受精相关的关键分子功能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作者:赵文珍;何颖红;王云涛;杨勇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子腔内后装加外照射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护理

    目的:探讨中子腔内后装加外照射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行中子腔内后装治疗加外照射治疗,治疗过程中进行护理的记录和工作分析。结果72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治疗计划,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中子腔内后装治疗加体外照射治疗中,积极有效的全面护理,对于减少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计划,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观察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疗效

    目的:对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0例患有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儿,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利福平;对照组30例患儿,给予口服阿奇霉素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为3.35±1.20d,咳嗽消失时间为4.10±1.25d,啰音消失时间为4.30±1.51d;对照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为5.65±1.38d,咳嗽消失时间为6.50±1.37d,啰音消失时间为6.17±1.46d;可以看出,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啰音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30例患儿,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30例患儿,总有效率8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此外,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人数少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湿啰音消失时间快,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于我院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实施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在SAS与SDS评分下降水平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7.37%VS73.68%),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舒适度,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肖凤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颅脑损伤的C 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其临床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和优势。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月救治的5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就诊后立即采用全身螺旋CT扫描机常规轴位扫描进行CT检查层厚、层距均为8mm,待患者病情稳定后24~48h进行MRI检查。结果本文50例患者权组织损伤40例,发现头皮下金属异物3例,CT和MRI均显示帽状腿膜下血肿19例,均表现为头皮新月形异常信号影或密度增高影,多跨越骨缝。发现原发性出现46例,包括脑内及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CT和MRI形态相符,硬膜外血肿主要表现为"双凸镜样"异常信号影,但不跨越颅缝,T1、T2及FLAIR信号降低。发现颅骨骨折34例,其中粉碎性骨折16例,线样骨折18例,CT和MRI均能正确诊断,线样骨折表现为颅骨骨缝明显增宽,MRI显示为T1、T2及FLAIR信号降低。粉碎性骨折主要表现为颅骨骨折处伴有游离的碎片。结论,CT可作为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首选检查手段,只诊治过程中,可结合MRI可以联合诊断,达到二者的互补,更能准确的做出诊断。

    作者:张文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云南白药粉对于宫颈活检术后止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云南白药粉对宫颈活检术后止血的疗效观察。方法分析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门诊取活检的患者,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宫颈活检部位喷云南白药粉后纱布压迫及活检后直接纱布压迫止血,对比两种方法的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29例,24小时取出纱布有2例少量渗血,有效率达93%,对照组29例,24小时取出纱布有5例还出血,有效率达82%。结论采用云南白药粉外喷加纱布填塞对于宫颈活检后的止血,对于基层医院是一种既经济又方便且止血效果又好的方法。

    作者:王海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内镜下切除技术对食管胃连接部胃肠间质瘤的治疗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内镜下切除技术对食管胃连接部胃肠间质瘤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选取某院胃肠间质瘤患者共计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8例患者,干预组18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干预组给予内镜下切除治疗。对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18例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18例患者随访期间未发现有复发以及远端转移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切除技术能够大限度的保留患者食管胃连接部的完整性,安全可靠,远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律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卒中患者家属护理知识现状的调查与健康教育思路构建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家属护理知识现状的调查与健康教育思路构建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4月间与我院出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家属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家属护理知识现状给予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对两组家属给予健康教育前后对疾病护理知识了解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脑卒中患者家属对于疾病护理相关知识了解较差,而给予相应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家属疾病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更好,P<0.05。结论在了解脑卒中患者家属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能改善其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玲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静脉留置针套管置入长度与留置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比较静脉留置针套管置入长度与留置时间的关系。方法对胸外科2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成人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为两组,均使用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的22 G ×25 mm型号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一组将套管全部置入皮肤,另一组不完全置入,套管外留2 mm左右,用配套的3 M透明敷贴固定,标记穿刺时间。分别记录每位患者的使用时间,比较并分析原因。结果套管不同置入长度,与留置针留置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留置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静脉留置针套管外留2 mm者,留置时间明显延长。

    作者:董朔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诊常见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通过对常见静脉炎发生原因的分析,总结相关防治护理措施,以达到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头皮针三种穿刺方法比较分析

    目的:对三种不同头皮静脉穿刺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佳方法。方法将150例患儿随机分为A组(研究一组)53例、B组(研究二组)55例和C组(对照组)42例。A组:以10°左右的角度将针进入,先平推,再稍抬针,然回平推沿静脉方向刺入;B组:采用抽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连接头皮针穿刺;C组:采用输液器上的头皮针,沿静脉向心方向平行刺入。比较三组的回血率、穿刺成功率、疼痛率。结果研究组的穿刺回血率及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组所采用的穿刺方法,能使穿刺成功率得到有效提高,减轻患儿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何嘉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不同疾病引起的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有多种病因及高危因素,其发病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引起的异常炎症。护理应从针对性的治疗护理,如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氧疗等着手,亦应重视患者心理护理,平时康复锻炼,饮食营养,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延缓患者疾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彩玲;陈晓君;何双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轮状病毒肠炎幼儿的护理措施体会

    目的:总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案,降低论证病毒肠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36例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36例幼儿均痊愈出院。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护理质量,提高轮状病毒肠炎幼儿的治愈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隆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药物综合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突发突止心动过速,心慌,胸闷,感觉重量轻,由于血流动力学障碍和头晕,甚至意识丧失。由于不成熟的生理功能儿科心脏传导系统的发育尚不完善和植物神经不稳定,心律失常。

    作者:赵兴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T和X线检查对慢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的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研究并探讨CT和X线检查对慢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确诊收治的40例慢性肺气肿患者,同时选择同期非慢性肺气肿4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同时采用CT以及X线检查。结果研究结果显示,X线诊断仅能从肉眼中分辨慢性肺气肿患者的影像情况。而 CT 扫描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 TLC 指标以及其他肺功能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扫描对于慢性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检查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汤志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社区产后访视对母婴保健的作用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社区公共卫生的内容在不断地拓展,产后访视是医护人员对产妇及新生儿在出院后健康状况的延续性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好围产期保健的重要工作内容,产后访视直接关系到产妇康复,婴儿健康成长和母乳喂养的成功。

    作者:何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感染后出现咳嗽时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法所达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3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感染后咳嗽患儿120例,将其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人数相等。对照组患儿采用孟鲁斯特进行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取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溴铵的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患儿在第3天、第5天、第10天间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儿在第3天、第5天、第10天间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在感染后咳嗽时联合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成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补阳还五汤加味结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结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来我院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20例,20例患者均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结合高压氧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20例患者有11例患者治疗显效,8例患者治疗有效,1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结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的提高治疗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琳;陈立早;汤守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88 l例小儿肺炎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为肺炎患儿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肺炎患儿88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两组肺炎患儿应用常规方法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儿氧化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统计两组肺炎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为治愈、有效、无效的例数为300例、100例、91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P<0.05)。结论实验组肺炎患儿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是治疗小儿肺炎的有效方法,值得各级医院应用。

    作者:周燃;周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同仁眼科中心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眼科专业学术电子期刊。本刊为双月刊,以DVD-ROM光盘附导读形式出版发行,实现了传统纸载体与电子媒体的结合,具有图文声像并茂、负载内容多样性的特征。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