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涛;姚晓聪;刘道君;陈亿明
目的评价带远端瞄准器的交锁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特点.方法对采用带远端瞄准器的交锁髓内钉通过闭合复位穿钉技术治疗的26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手术过程分析.结果远端锁钉放置顺利21例,放置困难经查找原因并改正后放置成功4例,失败1例.结论使用带远端锁钉定位装置的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可减少术者及患者暴露于X线下的次数及时间.只要操作中正确使用定位装置,减少髓内钉插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减少钉的变形,即可顺利放置远端锁钉.
作者:胡海量;沈惠良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桡骨远端塌陷粉碎性骨折属高能量损伤,稳定性极差,复位及固定难度大.近年来,超关节外固定架的应用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1].但对于伴有明显塌陷者,效果不明显.自1998年7月~2003年6月共收治桡骨远端塌陷粉碎骨折26例,在应用超关节外固定架的基础上,依骨缺损范围支撑植骨,恢复桡骨长度、关节面平整、掌倾角、尺偏角,均获良好疗效.
作者:张双喜;顾方瑞;彭永利;朱广明;付江;卢俊岳;王江涛;刘章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自2001~2003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治疗效果.现对使用DHS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成功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马绪巍;史景超;钱列民;黄常福;赵英焕;金鹏宇;李铭;白绪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20岁,四楼高处坠落致腰腹双上肢外伤疼痛活动障碍30 min于2003年11月21日入院,查体:BP90/60mmHg,神清,贫血貌,腹部稍膨隆.上腹壁有擦伤痕,上腹肌紧张,有压痛、无跳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腹穿抽出不凝血,双肩、左肘,左腕掌肿胀畸形,局部压痛,可触及骨擦音、活动受限,L1棘突局部压痛,腰椎旁肌痉挛,双下肢无感觉运动障碍.
作者:陈敏;白龙;陈秀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自1997年9月~2004年3月采用闭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8例新鲜重度肩锁关节脱位,报告如下.
作者:应锦河;吕国强;柳育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检验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设计和强度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并就其临床应用和改进提出合理建议.方法分别建立人全股骨及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静力型固定股骨干横形和粉碎性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全股骨模型和两种骨折模型进行垂直加载,了解各模型的应力分布和应变特点.结果①在承重载荷下,全股骨模型的股骨干中下1/3处的应力大,两种骨折模型的股骨干应力集中部位位于距主钉末端4 mm的远侧部位.②两种骨折模型在垂直载荷≤700N时,其应力分布与全股骨模型相似.③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钉体应力集中于中下1/3处,而锁钉孔周围部位无明显的应力集中.结论①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②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静力型固定股骨干横形和粉碎性骨折,患者在术后早期患肢可部分负重.
作者:汪金平;杨天府;杨小奇;钟凤林;殷光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年来,可吸收螺钉在临床上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其中绝大部分用于松质骨部位的固定,并取得了公认的效果[1].将可吸收螺钉应用于皮质骨,临床上未见报道.我院自2001年10月~2003年5月,应用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Poly-DL-lactid acid,PDLLA)可吸收螺钉联合,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和肱骨干骨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曹立海;曲家富;彭义;李绍光;杜晓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院地处青藏高原,海拔2808 m,1994~2003年我科共收治胫骨远端平台骨折(Pilon骨折)8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云兵;王海峰;邓江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对膝关节股骨髁间窝狭窄的临床意义和治疗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本组27例经关节镜或开放手术确诊有股骨髁间窝狭窄,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关节伸屈障碍及反复关节积液.在处理原发病的基础上,全部施行了髁间窝扩大成形术.结果随访时间6~23个月.优22例(占81%),良4例(占15%),中1例(占4%).结论股骨髁间窝狭窄是引起膝关节疼痛及伸膝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术中应常规检查.对于已出现或可疑发生的患者,均应行股骨髁间窝扩大成形术.
作者:刘浩江;刘安庆;张世权;鄢宏;陈慕芬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自2002年1月~2004年3月,对8例股骨颈骨折、1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应用无柄人工股骨头进行置换术.并与同期有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5例比较.近期结果表明,股骨颈骨折行无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疗效满意.
作者:端木群力;殷浩;刘新功;黄东辉;赵琦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自1990年7月~2002年12月共行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38例,对其中因并发症严重而再手术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琦;吴德文;袁泉;杜成林;文凯;王磊;邓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57岁,农民.以跌伤致右肩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2 d为主诉入院.患者从2 m高楼梯上跌落,右肩关节着地,即感疼痛渐肿胀,活动受限.伤后曾在院外摄X线片检查,诊为右肱骨外科颈骨折.予以闭合复位夹板固定,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疗效不佳转来我院.入院查体:右肩关节夹板固定,右上肢屈肘内收位放置.拆除夹板后见右肩关节肿胀明显、压痛,扪及骨擦感,活动受限,桡动脉及肘肱动脉搏动稍弱于健侧.
作者:郑永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aap锁骨钩钢板和Wolter钢板治疗肩锁关节疗效相似,aap锁骨钩钢板相对损伤较小、操作更简单快捷.自2000年5月~2003年10月用此两种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42例.报告如下.
作者:马海涛;姚晓聪;刘道君;陈亿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CPC)的不同用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强度和硬度的影响,明确恢复椎体强度及硬度所需的小骨水泥用量.方法取5具老年女性(65~73岁)48个脊椎标本(T6~L3),分解后压缩并测量其强度和硬度,将3、5、7 ml PMMA和CPC注入压缩后的椎体,再测其强度和硬度,并与原来的强度和硬度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椎体注入骨水泥后强度都得到恢复,注入5 ml、7 ml骨水泥后强度明显增加;注入PMMA后硬度都得到恢复,而注入CPC 5 ml、7 ml才能恢复椎体硬度.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注入骨水泥可有效恢复椎体的强度和硬度,此结果可有利于指导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田云虎;刘亚;邵连芹;朱兵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对踝关节的影响,比较分析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方法.方法自1997年7月~2002年7月共收治下胫腓分离87例,合并踝部骨折69例.手术方法有:①单纯下胫腓联合复位,松质骨钉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37例);②腓骨骨折钢板螺丝钉固定,经钢板松质骨钉固定下胫腓联合(34例);③下胫腓联合分离复位,取部分腓骨长肌腱修复下胫腓联合韧带,松质骨钉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16例).结果本组87例获2年以上的随访,优55例(63%),良18例(21%),可14例(16%),差0例(0%).结论下胫腓联合对维持踝穴的完整及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需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采用腓骨长肌腱修复下胫腓韧带术治疗是非常有效的.
作者:白晓东;杨传铎;邢更彦;姜川;王振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显像设备的进步和骨显像检查技术的提高,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适应证进一步的扩展.除在诊断和鉴别诊断骨的良、恶性病变能力上进一步增强外,在骨科疾病的早期诊断上具有更重要价值,能在影像学诊断之前检测出成骨细胞活力的改变,为骨肿瘤、骨愈合、骨髓炎、应力性骨折、关节炎等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临床依据,也使骨显像在核医学和综合影像学领域的地位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作者:刘晓梅;李增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磷酸钙骨水泥(CPC或CPBC)是一种自固型非陶瓷型羟基磷灰石类材料,1985年由Brown和Chow首先研制出用于骨移植和修复[1].它是一类以各种磷酸盐为主要成份,在生理条件下具有自固化能力及降解活性、成骨活性的无机材料.它还具有高度的生物相容性,可任意塑型,固化过程等温性等特点,是目前唯一既能自行固化又能产生骨传导效果的骨修复材料.1991年CPC获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同意用于临床.近年来随着对CPC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和展开,取得了许多成果.现对其特点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赵辉;倪才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随着交通及工伤事故的增加,距骨骨折并脱位在临床上逐渐增加,由于距骨骨折脱位并发症较多,且较严重,应及时可靠的复位固定,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自1998年6月~2003年6月共收治此类病人1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兵;李玉宝;芈吉强;于锡欣;崔斌昌;谭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常见的骨折,我院自1998年2月~2003年2月采用双侧小切口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严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37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勇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