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江;刘安庆;张世权;鄢宏;陈慕芬
自2002年1月~2004年3月,对8例股骨颈骨折、1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应用无柄人工股骨头进行置换术.并与同期有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5例比较.近期结果表明,股骨颈骨折行无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疗效满意.
作者:端木群力;殷浩;刘新功;黄东辉;赵琦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透视图像导航技术在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连接在标准扩髓股骨交锁髓内钉器械上的适配器,透视图像导航可辅助完成手术中的髓内通道的入点选择、髓内钉置入、近端及远端锁钉的置入.结果16例股骨干骨折的应用结果令人满意.平均手术时间为48.8 min,平均X线图像采集5.5次,平均出血量160 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6.8周.手术中和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肯定了透视图像导航技术在扩髓股骨交锁髓内钉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手术中只需1次X线成像就能做出虚拟的手术环境和路径;导航的瞬时追踪功能,使术者的手术工具做到实时监测,减少了X线照射量、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髓内钉置入的准确度、减小了手术创伤.
作者:张忠;王臻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肩锁关节脱位临床十分常见,对于Allman Ⅲ度完全性脱位,比较一致的意见是采用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方式也比较多,也各有优缺点.我院自2000年10月~2003年8月,采用肱二头肌短头腱重建喙锁韧带聚苯乙烯线固定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24例,经随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东;黄涛波;金才益;陆金荣;徐阿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院地处青藏高原,海拔2808 m,1994~2003年我科共收治胫骨远端平台骨折(Pilon骨折)8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云兵;王海峰;邓江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自1997年9月~2004年3月采用闭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8例新鲜重度肩锁关节脱位,报告如下.
作者:应锦河;吕国强;柳育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自1997年3月~2002年6月,应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8例,其中28例应用微创原则固定,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董小雄;戴守达;栾修荣;张洪师;王永宏;张耘;周正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32P-磷酸铬胶体放射性滑膜切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远期疗效和放射性损害.方法对1986~1988年间用32P-磷酸铬胶体作放射性滑膜切除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远期疗效、复发、放射性损害进行随访、总结.结果患者远期疗效好、复发少、无明显放射性损害.结论32P胶体放射性滑膜切除是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行方法.
作者:梁熙;王因希;柯银强;安洪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提高带锁髓内钉的治疗效果,减少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方法自1998年10月~2001年10月用带锁髓内钉治疗的160例股骨干骨折,随访6~18个月.结果股骨颈骨折2例,主钉折断2例,锁钉折断2例,锁钉松动退出3例,术后感染4例,骨折延迟愈合6例.结论带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干骨折较好的治疗方法,分析产生合并症的原因后采取各种防治措施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涛;庞桂根;王捷;忻大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对踝关节的影响,比较分析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方法.方法自1997年7月~2002年7月共收治下胫腓分离87例,合并踝部骨折69例.手术方法有:①单纯下胫腓联合复位,松质骨钉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37例);②腓骨骨折钢板螺丝钉固定,经钢板松质骨钉固定下胫腓联合(34例);③下胫腓联合分离复位,取部分腓骨长肌腱修复下胫腓联合韧带,松质骨钉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16例).结果本组87例获2年以上的随访,优55例(63%),良18例(21%),可14例(16%),差0例(0%).结论下胫腓联合对维持踝穴的完整及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需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采用腓骨长肌腱修复下胫腓韧带术治疗是非常有效的.
作者:白晓东;杨传铎;邢更彦;姜川;王振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显像设备的进步和骨显像检查技术的提高,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适应证进一步的扩展.除在诊断和鉴别诊断骨的良、恶性病变能力上进一步增强外,在骨科疾病的早期诊断上具有更重要价值,能在影像学诊断之前检测出成骨细胞活力的改变,为骨肿瘤、骨愈合、骨髓炎、应力性骨折、关节炎等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临床依据,也使骨显像在核医学和综合影像学领域的地位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作者:刘晓梅;李增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磷酸钙骨水泥(CPC或CPBC)是一种自固型非陶瓷型羟基磷灰石类材料,1985年由Brown和Chow首先研制出用于骨移植和修复[1].它是一类以各种磷酸盐为主要成份,在生理条件下具有自固化能力及降解活性、成骨活性的无机材料.它还具有高度的生物相容性,可任意塑型,固化过程等温性等特点,是目前唯一既能自行固化又能产生骨传导效果的骨修复材料.1991年CPC获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同意用于临床.近年来随着对CPC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和展开,取得了许多成果.现对其特点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赵辉;倪才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喙锁韧带修复结合可吸收螺钉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喙锁韧带修复及可吸收螺钉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56例.结果获随访48例,其中2例术后出现可吸收螺钉折断,按Karlesson疗效评价标准,优良率达95.8%.结论应用喙锁韧带修复结合可吸收螺钉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是较理想方法之一,并且无须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的优点.
作者:王裕辉;黄俊文;梁惠钦;胡曙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带远端瞄准器的交锁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特点.方法对采用带远端瞄准器的交锁髓内钉通过闭合复位穿钉技术治疗的26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手术过程分析.结果远端锁钉放置顺利21例,放置困难经查找原因并改正后放置成功4例,失败1例.结论使用带远端锁钉定位装置的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可减少术者及患者暴露于X线下的次数及时间.只要操作中正确使用定位装置,减少髓内钉插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减少钉的变形,即可顺利放置远端锁钉.
作者:胡海量;沈惠良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成人髌骨脱位的病理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对平均手术年龄为36岁的7例9侧髌骨脱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人采用手术治疗,在外侧松解和内侧紧缩的同时,为了增强髌骨内侧的拉力,用股内侧肌头向髌骨外移位缝合以及半腱肌经髌骨移位术.结果本组随访平均2.6年(2~5年),其中8例临床结果良好,无髌骨再脱位情况,无髌股关节炎和疼痛,关节功能近于正常.1例因膝外翻未予矫正而屈膝略受限.结论成人髌骨脱位建议采用手术治疗.在外侧松解和内侧紧缩的同时,结合股内侧肌髌外侧移位术和半腱肌经髌骨移位术的三合一方法,髌股力线恢复确实,术后效果良好.
作者:邓磊;李治斌;陈京峰;刘沂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经验,探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方法本组130例(141足)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根据修复方法分为游离皮片、局部皮瓣、带血管蒂轴形皮瓣、交腿皮瓣和游离皮瓣移植;按创面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分为:优,创面一期愈合、功能恢复良好;良,创面有少许水疱坏死,通过换药自行愈合;一般,坏死的比例在10%以下、植皮封闭创面;差,坏死比例在10%以上,需重新考虑创面封闭.结果游离植皮优良率91.68%;局部皮瓣优良率91.30%;小腿带血管蒂轴形皮瓣优良率90.91%;游离皮瓣优良率90.00%;交腿皮瓣优良率93.33%;五种封闭创面方法优良率经Sas统计软件包作χ2检验,P>0.05,差别没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应根据创面及其周围情况选择适宜的修复方法.
作者:卢耀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aap锁骨钩钢板和Wolter钢板治疗肩锁关节疗效相似,aap锁骨钩钢板相对损伤较小、操作更简单快捷.自2000年5月~2003年10月用此两种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42例.报告如下.
作者:马海涛;姚晓聪;刘道君;陈亿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总结髋部外展支架治疗Perthes病的效果,分析其生物力学原理.方法用髋外展支架治疗214例、222髋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参照廖前德法按优、良、可、差4个等级评价治疗效果.建立股骨上段三维有限元模型,测定髋外展时股骨头内部和股骨颈的应力.结果所有病例经过2年以上的随访,优202髋,良18髋,可2髋.力学分析髋外展时,股骨头内部的应力逐渐缩小;股骨颈的内、外侧方的应力值则逐渐增大.结论用髋部外展支架治疗Perthes病是一种较好的方法,髋外展可改变应力由股骨头经股骨颈的传导.
作者:史风雷;张美超;高中华;袁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年来,可吸收螺钉在临床上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其中绝大部分用于松质骨部位的固定,并取得了公认的效果[1].将可吸收螺钉应用于皮质骨,临床上未见报道.我院自2001年10月~2003年5月,应用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Poly-DL-lactid acid,PDLLA)可吸收螺钉联合,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和肱骨干骨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曹立海;曲家富;彭义;李绍光;杜晓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以Gross治疗原则和第一代骨水泥技术的骨水泥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翻修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1995年2月~2001年10月因人工髋关节松动而行翻修术的23例,了解按Gross治疗原则翻修者与以骨水泥填充骨缺损者Harris评分、影像学差异.结果①术中所见与术前Gross分型相符.②翻修术后患者Harris评分平均为82.7±8.3分,较术前增加18.9分.③X线片复查按Gross治疗原则翻修者假体无松动或移位,未见植骨块吸收或塌陷,未见骨溶解;以骨水泥填充骨缺损者有2例3处出现骨溶解加重或新的骨溶解.结论①Gross治疗原则对轻中度假体周围骨溶解的术前评估、全髋翻修术式提供很好的指导意义.②单纯以第一代骨水泥技术的骨水泥填充骨缺损者疗效欠佳.③随诊时Harris评分与X线片相结合,有助于发现早期骨溶解.
作者:卢伟杰;廖威明;余楠生;白波;林志雄;吴景明;严广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对膝关节股骨髁间窝狭窄的临床意义和治疗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本组27例经关节镜或开放手术确诊有股骨髁间窝狭窄,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关节伸屈障碍及反复关节积液.在处理原发病的基础上,全部施行了髁间窝扩大成形术.结果随访时间6~23个月.优22例(占81%),良4例(占15%),中1例(占4%).结论股骨髁间窝狭窄是引起膝关节疼痛及伸膝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术中应常规检查.对于已出现或可疑发生的患者,均应行股骨髁间窝扩大成形术.
作者:刘浩江;刘安庆;张世权;鄢宏;陈慕芬 刊期: 2005年第05期